教育,是一个复杂工作。一切改革,必须承认教师是有专业性的。
最近,在宜昌市某个区,开学后出现了戏剧化结构。甲学校为了完成区要求,把学校唯一地理老师落聘了,结果乙学校落聘是历史。后来在第二轮竞聘后。甲学校的地理老师到乙学校,这样出现了一个尴尬局面。
一个从来没有地理知识,开始从事地理教学。每天在办公室面对几个地理问题,成了苦逼学习的人,但依然出现了很多知识性的错误。不知道这种完成任务式落聘,真正的意义在什么?这样教下去,后果大家可想而知。
因为教师都有专业,即使交流也好,落聘也罢。教育改革本事是让每个老师得到发展,学校师资更加平衡,这应该是国家出台这项制度初衷,可惜现在这种结果,许多老师改变专业,改变学段,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么?
据说,还有些教师早已跟比较好的学校沟通好,在一个相对差学校报专业时故意由语文报数学,这样落聘就是必然。然后经过操作,顺利调入一个教好学校。
改革,是为了教育公平。结果出现这些现象,很明显是故意设计的。最终开学,让各个学校安排课程的人员做了难,因为专业不对路,没有办法只会一个坛子一个盖子
虽然看似玩好无封,最后还是害了学生。
希望,我们教育改革不要模仿行政那样,因为专业技术人员,他是有一定特殊性。采用行政那套,确实行不通。到时候,把教育折腾成出一个乱摊子,耽误学生,应该是一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