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教师,不回答这个问题说不过去。从初中升入高中,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些孩子处于青春稳定期,有些孩子刚好处于青春期。所以了解自己心理特点很重要,根据自己心理特点来条件自己学习方法。
记住,每一门课,都有自己学习方法,所以多跟任课老师沟通,对于高一物理,胖哥已经写了很多篇了。
下面我们谈谈高一转型期一个心理问题。因为高一,进入一个知识广度和深度都变大了,你处于一个“爬坡”阶段。
因此高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是焦虑。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会经验到焦虑的情绪状态。
高一新生是产生焦虑情绪比较集中的一个群体。有两个原因:
第一、第一次必须住读,你的感情出口没有了。初中时,你出现一些问题还可以和父母交流,此时,你隔离家庭,除非有一个倾听你的“闺蜜”。
第二、学习压力突然加大,你突然会觉得你一无是处。所以认同感降低,于是你会莫名焦虑。
高一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身心发展都还不成熟,自己调节心理能力也还不强。笔者作为一名在三个层次都教过的教师,发现高一是学生焦虑最焦虑一个时。高一年龄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由于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缺乏高中应有的自学能力,用功但不得法,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成绩。学习不适应。
焦虑造成一些后果
1、产生自卑感。
高一学生从初中步入高中,学习的课程难度加大,学习量增加,成绩下滑,从而产生自卑感。竞争的激烈。身为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时,基本都是所在班级、年级的佼佼者,但一进入高中,高手云集,人人都有危机感,人人都鼓足了劲,想找回自己在初中时的位置。但常常事与愿违,理想与现实形成的差距使他们失落、无助、自卑。生活不适应。初中时,是走读,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都是由父母代劳,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独立生活的能力。进入高中,寄宿生活中有着重重困难需要他们自己去克服,无处求援,这使他们常为无法完成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而垂头丧气,懊恼万分。
2、学习效率低下
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不适应,他们常常不愿意向家长、老师和朋友诉说,只好闷在心里,苦闷不堪。而学习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慢慢来,这一切使他们心理负担加重。对新环境、新教学内容、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对学习没兴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情绪消极,学习效率低下。在学习方面和其他别的方面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不愿和别人交往,有话也没处说,很容易情绪低落。
3、缺乏耐心,心情烦闷。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从前,做任何事都缺乏信心,生活中不喜欢交际,性格内向。不堪学习和生活的重负,常有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常常无端的感到心情压抑,情绪低落。面对学习产生了消极、逃避心理,常为一些小事烦恼,不能自解,情绪不稳,沉默寡言,意志消沉,对什么事都缺乏信心,常常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和做事,生怕别人取笑自己。孤僻离群,喜欢独处,远远看着别人说笑做事,不愿和同学在一起。
既然焦虑会这样 ,那么作为一名高一新生你该怎么做呢?
1、看清焦虑
混乱是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如果一个人以一种很超然、很客观的态度去寻找事实的话,他的焦虑会在知识的光茫下消失的无影无踪。换句话说,你必须承认自己面临的事实,认清到自己正处于焦虑的状态之中。有了这个认识,你别担心,这是一种正常人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首先从态度上不要当做一个很普遍新心理现像,不要给自己造成恐怖心理
2、分析你焦虑地方。是学习难度加难了,还是离开家庭你感情缺失,还是不能跟同学融成一片。还是你对自己突然发育产生一种担心。总之,你要分析出自己焦虑原因。如果自己分析不出,你可以去学校心理咨询室,让专业老师帮你分析。
3、找出解决办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焦虑原因,所以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很关键。
4、积极参加锻炼。因为焦虑不要紧,长期焦虑可能导致忧郁。因此,我们在平时多参加锻炼,让自己片刻焦虑在你喜欢锻炼中消失。其实,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多跟班主任沟通,多和自己“闺蜜”交流。
总之,高一是人生爬坡阶段,所以暂时困难是肯定的。你巧借外力,只有爬上了坡,风景在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