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居然还是能稳稳抓住大明的江山?更牛逼的刘备,眼看自己要死了,还把那个乱摊子交托托孤给诸葛,假模假样还说可以诸葛可以替代自己儿子,使诸葛感恩刘备知遇之恩。为了自己理想,也为了实现老东家抱负,居然鞠躬尽醉,累死在北伐过程里!
在历史上文人的眼中,说穿江山其实之是姓某个人。譬如宋,当赵匡胤黄马甲加身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能让掉在自己手里的馅饼,再掉一次给了别人,于是杯酒释兵权事情发生了。这些曾经一起共事的兄弟们还算知趣,知道身份变了,曾经老大现在已经是东家了。都比较听话,拿着东家的俸禄交出兵权,退休回家养老去了。这也是一种馅饼哟
,呵呵,想想哥累死累活,还要被东家这儿扣一点那儿刮一点,不干活还拿工资是何等幸福!现在企业也这么干,几个联合创始人,后来家大业大了,东家本姓就出来了,几个不同意见的兄弟就被迫清算了,变个法让他们从企业退出去,成为退休的年轻人,曾经战场已经是东家的江山了。在今后,你想回来缅怀一下,还有看看东家的狗腿子,门卫的脸色。
东家和职业经理人,始终存在一个共同基础,把江山守住,还要把江山做大做强。还有一个问题,这江山是谁的?再蠢的东家,这本帐还是小九九,不能让江山改了姓。
于是,大家就能理解的朱元璋!之所以那么残忍,也是为了保住朱姓江山,建国后大肆杀戮忠臣也是情理之中,甚至连他CEO也没有放过,表面隐居山林,实质一杯毒酒而已!
历史,传说最厚道的东家就是刘备,到死还托孤。其实,笔者以为,《三国演义》把刘姓作为正统,尽量朝曹操身上吐粪,尽量黑死他
,还一个劲把刘备完全善良仁义的君主。但是在刘备托孤上,实际上他还还是耍了心机,把握了蜀国几个势力的平衡,保证自己江山不会姓诸葛。所有的帝王心中,自己打下江山,必须留给自己后人!
刘备临终,白帝城托孤,嘱托诸葛亮辅助刘禅,甚至跟他交代了自己的遗言。“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明白无误地告诉诸葛亮,在我死去之后,如果刘禅是一位明君,军师你可以用心辅佐他,如果刘禅昏庸糊涂,将他取代成为皇帝。看三国写到这里,大家都被刘备对孔明信任而感动,其实刘备还有遗嘱。
刘备第二句留言是留给赵云的,他对赵云说,如果有任何人对阿斗不利你皆可以进行诛杀,务必要保护好阿斗的人生安全。“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这十个字上,因为在刘备看来,诸葛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关羽、张飞去世之后,刘备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在蜀国之内能够有资历、有威望可以牵制住诸葛亮的老将,也只有赵云一人了,他希望赵云能够在刘禅受到伤害的时候保护他,其中甚至包括了如果诸葛亮有心取代时候的危险。这样的遗言看似托福诸葛,其实也是让他们互相制约。
刘备一生到死,也没有将自己的信任百分百交给诸葛亮,哪怕这个臣子一生都在为他的心愿奋斗。所以在好的东家,在江山归属上是毫不犹豫的。所以刘备给孔明说几句话,实际上是试探,也是一种提醒。江山管理权,我今天交给你了,但是刘禅在无能,那也是东家呀。呵呵,是不是这个意思。
刘备最高明的,托孤于诸葛,又托孤于赵云李严,赵云可保刘禅,李严可以维护荆州派不被川蜀派排挤,诸葛亮有才能主持军政大权,各方势力互相影响,让刘禅这个皇位坐的相当安稳。虽然在正史中刘备仅仅向诸葛亮和李严托孤,但是互相牵制策略依然很明显。
还有一个就是嘉靖帝朱厚熜,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居然东家和权利依然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即明世宗,他是一个我们湖北老乡,出生在今湖北钟祥(湖广布政司安陆州)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做了很多大事,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后期虽然好道教,然而依然牢牢掌控着朝廷官吏,也可以称得上是位有作为的皇帝。嘉靖帝在位期间巩固了明代的统治,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
嘉靖帝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也是明朝所有皇帝中最为任性和倔强的一位,据清人编纂的《明史》记载: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悟道修仙。为什么嘉靖皇帝可以二十多年不上朝呢?
其实,这位东家之所以这样强大,正是他认清了东家和职业经理之间平衡而已。下面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处理好这两方面关系的。
1、力革前朝时弊,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政治上集异纳谏,勤于政务,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贵族势力,大赦天下,诛杀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整顿朝纲,总揽内外大政,推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他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使朝政为之一新。
2、建立东家威信。历经三年半的大礼议,最后以君权的高压结束,之后嘉靖帝羽翼丰满,并且由议礼的过程体会到了如何行使皇权的无上威严,此后变得独断独行。大礼议加强了皇权专制,促成了嘉靖帝刚愎自用的政治作风。从此再也没有官员敢非议皇帝的意见,皇帝依然年轻,但是他的无上权威已经没人再敢质疑。从毫无根基的藩王到雷霆万钧的帝王,嘉靖帝转变得非常出色。
3、东家地位牢牢把控。嘉靖帝始终掌控着整个明朝的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虽然他不上朝,但不代表他不掌权。据史书记载:“(世宗)晚年虽不御殿,而批决顾问,日无停晷。虽深居渊默,而张弛操纵,威柄不移。”说明他对政事相当熟悉,而且每日批决,所以他对权力的掌握还是相当到位的。
4、职业经理制度化。嘉靖帝在位期间逐步完善内阁制,使得整个大明朝的官僚体系得以正常运转,虽然他不上朝,但所有的政事都可以有人负责。而且能够平衡各个职业经理人关系的,最终有几个内阁首辅集体决定。作为东家,在背后操控首辅即可。
5、掌控职业经理补充机制。嘉靖帝在位前期,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又任用了一批能吏,打下了好的基础,保证了朝廷运转的人才基础。
6、军队将帅都是亲信和能办事的人。军事上整顿军队团营,守兵东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任用了一批将才与帅才,保证了抵御外患,有人可用。
7、建立职业经理人奖励制度。嘉靖帝在用人上既付以大权又责以重任,官员把事情办好就能升官加赏,毫不吝惜,如果稍有差池,更是毫不手软,直接逮回北京下狱论死。这样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下,肯定会保证政治稳定,人才辈出。
嘉靖帝作为东家,建立一套高效职业经理人管理自己江山,这样他才会事必躬亲,又能掌握权力,用人有道,堪称家族企业有些董事长。
纵观历史,作为江山实际拥有人的皇帝,不是大事小事都要过问。生怕自己江山姓了别人,这样皇帝往往容不下人,反而江山容易失去。到是那些看似不怎么管,实际上是牢牢把控自己江山,通过一套职业经理人制度,把权力合理有效分解下去,实际上国家运转更加高效和富有生气,同是又解放了自己。实在是一步“妙棋”和“高棋”!
(2018年8月17日于宜昌市尚书巷弄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