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曹公学文化中国彼得大帝的一个“梦”

(2018-07-01 06:48:20)
标签:

杂谈

分类: 跟曹公学文化
跟曹公学文化中国彼得大帝的一个“梦”

     卜辞(一)
      癸巳卜◎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戚。乞至五日丁酉,允有来戚自西,沚△告曰[:土方征于我东啚,在二邑,邛方亦牧我西啚田。
       卜辞(二)
乙巳卜◎贞,王大令众人曰协,其受年?十一月。
         这是商王武丁留给我们是较早期的商朝甲骨文。第一则卜辞展示了较完整的程式(一片完整的卜辞通常由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构成),其内容反映了武丁时期商朝的方国状况。第二则卜辞的程式不完整,缺少验辞,其内容反映了商王朝组织民众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武丁的经历,与近三千年后的俄国彼得大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丁的父亲小乙是盘庚的四弟,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能继位为王。因此在武丁小的时候,小乙将自己的儿子武丁送到民间去生活。武丁没有向任何人吐露自己的王族血统,而是象一个普通人那样学习各种劳作和知识,象一个普通人那样经历各种疾苦,从而为他未来继位中兴王朝奠定了基础。也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得到了筑屋奴隶出身的傅说为宰相。在历史上由于他的第三人王后妇好过于璀璨,以至于人们忘记武丁的光芒。他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
         今天,我给大家说到故事,就是他如何宰相傅说的故事。故事来源是梦赍良弼图,出自明·张居正《帝鉴图说》,讲述商高宗武丁求贤若渴,于梦中得良臣傅说之事。
         故事大意是:武丁即位三年,由于父丧不能料理理朝中政事,他将政事交给大臣们处理,自己始终不说一句话。大臣们于是捉摸这位新君,但始终无法摸透他的心思。进谏道:“天子管理万邦,百官承受法式。大王的话就作教命,大王不说,臣下就无从接受教命。”但武丁依然沉默。
         一日,武丁梦见一个囚徒模样的人,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套着绳索,正在低头弯腰吃力地干活。武丁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此人,武丁把平时不说话,一骨碌全说给这个人听。那个囚徒听着武丁叨唠,提出许多治国计策,让武丁好不激动。武丁正要问那个囚徒的姓名时,却被一阵早朝的钟声惊醒。
        武丁告谕群臣说:“要我做四方的表率,?恐怕德行不好,所以不发言。我梦见上帝赐给我一位贤臣,他将代替我发言。”原来武丁不想说话,不是装傻发呆,而是“以观国风”——他在思索和等待,等待一位贤臣的出现。这是历史上最早“一鸣惊人”成语来历。
         朝堂上,据张首辅戏称,武丁依照记忆让人把梦中所见的囚徒肖像画刻画在木板上,并说这是他日思夜想的大贤,让群臣百官照着图像去各处寻访。大臣们历尽千辛万苦,在傅险,即傅岩的“版筑之间”,即从事土木建筑的奴隶中,寻访到一个与画像上的人面貌相同的?——奴隶傅说的出头之日终于来到了。
         当傅说被带到武丁面前时,武丁大喜道:“就是他啊!”武丁马上与傅说交谈起来,并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在一国之君面前,奴隶傅说也不胆怯,应答从容,条条切中要害,见解极其深刻。《尚书·说命》里记载说,武丁把傅说比做磨刀的磨石、渡河的舟楫、济大旱的霖雨,并希望他匡正自己,依从先王,追随成汤,来安定天下的人民。
         傅说对武丁说:“木从绳则正,君从谏则圣。君主圣明,臣下不须教命都将承意而进谏,谁敢不恭敬顺从我王的教导呢?”武丁听了很高兴,就任命傅说为相。他还把傅?比做开国名相伊尹,说:“手足完备就是成人,良臣具备就是圣君。从前先正伊尹使我的先王兴起,他曾说‘我不能使我的君王做尧舜,我的心惭愧耻辱,就像在闹市受到鞭打一样。’一人不得其所,他就说‘这是我的罪过。’他辅佐我的烈祖成汤受到皇天赞美,你要勉力扶持我,不要让伊尹专美于我商家。君主得不到贤人就不会治理国家,贤人得不到君主就不会被重用。你要让你的君主继承先王,长久安定人民。”傅说跪拜道:“请让我报答宣扬天子的美好教导。”
        这件事本事真相应该是武丁智慧一种表现,他被父亲送往民间,在民间隐姓埋名中认识当奴隶的傅说,跟他有着深厚的兄弟之情(否则后来也不会把江山涉及托付与他,个人以为当时武丁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商王,所以兄弟之情还是首位。)之所以涉及这么一个故事,主要是武丁的兄弟傅说身为奴隶,直接说出来大臣不会服气,肯定会遭到剧烈反对。所以,他老谋深算做了两件事,第一以父孝原因在朝堂上沉默,让大臣无法揣摩,帝王威严建立起来(因为他叔父儿子们意外后得到王位,估计其中还是有很大猫腻,只是没有相应资料来佐证,想想为啥小乙会把自己儿子送到民间,是不是阴谋不得而知)第二就是编故事,故意说了自己一个梦,让大臣们找,这样有了参与的过程,大臣就会欣然接受,并服从傅说的领导。想想,中国的彼得大帝智慧,不是一般得高。也难怪他后来抛弃前妻而选择妇好作为正妻,目的是妇好不仅漂亮,还能替他驰骋战场。(且听下回分解)
         梦到贤臣,这种天上掉馅饼故事三岁大奶儿也能分辨出来。历史上是怎么说这件事的呢?
         明朝的杨慎认为:这是为了强调武丁德行高尚,以至于感动了上天,神灵才给他托梦的。实际上这体现了武丁高超的政治手腕,身为皇子的武丁曾在民间待过很长时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设想,武丁在民间时就已经认识了傅说,而且知道他是位大贤,武丁即位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傅说,只是傅说出身低贱,如果贸然起用他,大臣们肯定不同意,所以武丁利用商人迷信鬼神的敬畏心理(《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把自己看中的傅说说成是上天派来的,这就封住了反对者的口,为自己建立不世之功打下了人才基础。
        不过,武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举措,博得后世的广泛赞扬,孟子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屈原在《离骚》也大声赞美到:“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参阅:
1、(译文参阅《中国历史文选》)
2、古军事人物(武丁)  新华网
3、《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4、明·张居正《帝鉴图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石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