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曹公学文化戏说中国古代爱情获取方式

(2018-06-15 21:57:17)
标签:

杂谈

分类: 跟曹公学文化
跟曹公学文化戏说中国古代爱情获取方式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是汉董文卓在《白头吟》里句子,把一个少女渴望爱情那份执着弄得微妙微翘。爱情,一种历朝历代人的一种向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得不到时绝望,得到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翻阅一部文学史,人类过程出来战争就是爱情,由于昨天听司马相如和董文卓爱情故事,听到潸然泪下。于是,傻傻想,在古代交往那么少年代,他们是怎样获得爱情的呢?
        当然,你可能笑话哥的幼稚么,难道就是媒妁之言么。其实,古代男女之间拿个八字,然后通过媒人提个亲,然后八抬大桥,一辈子就那么过了。有爱情么?当然几千年,这种方式得到爱情还是有的。比如民国胡适跟他相亲对象江冬秀就获得过比爱情还爱情的体验。但是更多是无可奈何,比如徐志摩和张幼仪,本来应该超过陈和江,但是就是因为相亲这一个行为不被徐认同,最后成了经典的失败案例。
       我草草的理了一下,总结出一些几种方式,娱乐自己,也笑对大家。如果赞同,你拍个手。如果决得荒唐,你也原谅一下,毕竟哥情感苍白。仅仅昨晚缺啥想啥的玩笑。
       第一青梅竹马
       一看到这个,大家都会想起陆游和唐婉。他们本是是表兄妹(只有表兄妹才可能,古不是随便能把到妹的,除非红楼里),二人从小一块儿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陆游20岁的时候喜结连理。结婚之后,他们俩人十分相爱,可是偏偏受到陆游母亲的强烈反对,最终母命难违,一纸休书休了唐婉。尽管二人被迫分散,却都余情未了。无奈,分开之后又各自成家。若干年后,陆游到沈园游玩,偶遇唐婉,唐婉差人赠以酒食。陆游感伤不已,于是写下了哀婉凄绝的《钗头凤·红酥手》。唐婉听说之后,也填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相和,感念于和陆游的恩爱,最后郁郁而终,而陆游也开始了漂泊半生的北上抗金之路。
        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刘秀是南阳新野人,他出自布衣之家,自小家里就很穷。而阴丽华则是名门闺秀,刘秀少年时经常跑到自己的姐夫邓晨家里。邓晨与南阳大族阴式来往甚密,刘秀就是通过这层关系认识了阴丽华。她长相非常美丽,给刘秀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刘秀来到长安求学,无意中看到执金吾盛大出行的场面时,说了句非常著名的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在立下昆阳之战的大功之后娶了朝思暮想的阴丽华。这是的刘秀既要南征北战,又收到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后来,刘秀建立了东汉朝,当了皇帝。按照他的意思,是要立阴丽华为后。不过阴丽华力辞后位。一来他没有生皇子,而另一位妃子郭圣通生了;二来郭圣通的亲属为东汉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力郭圣通为后对稳定刚刚建立的东汉朝廷意义重大。最终郭圣通被立为后,而阴丽华却得到了刘秀的心。不过,等到朝廷稳定之后,刘秀还是废了郭圣通,立阴丽华为后。阴丽华逝后,与光武帝合葬原陵。虽然刘秀征战一生还当了皇帝,可他与阴丽华缱绻一生的爱情故事依然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第二、情投意合
        李清照和赵明诚。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恩爱缠绵、至死不渝的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虽然他们的爱情总是流离在聚散离合之间。李清照与赵明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他们的父母都是当朝官员,两人才气都是彼此知道的。某些记载中他们是在一次花灯上偶遇,让他们彼此产生情素,然来才按照常规请了媒人说媒。但是主要还是彼此看对了眼,从他们的婚姻就可以看出情投意合。18岁与赵明诚结为连理。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砥钟鼎碑石。经常会有新奇感悟和发现。虽然当时夫妻两人家境都较宽裕,但是为了搜集名人书画和古董漆器,他们居然“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两人总要到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一带的市场上去寻访金石书画,然后倾囊买回家里。如此几年,积少成多,他们的书斋“归来堂”,单是钟鼎碑碣之文书就有两千卷之多。在赵明诚编纂《金石录》的时候,李清照给予丈夫全力支持,凭借广博的见识,出众的记忆力,每当丈夫对材料出处有所遗忘疑惑时,李清照总能很快说出出处。长此以往,夫妻之间就以谁说得准、说得快决胜负,确定饮茶先后,胜者往往举杯大笑,致使茶倾覆在衣衫上,反而喝不上。在那段日子里,他们相互鼓励,乐在其中。
       第三、选妃
       都注定这个必须是皇帝和妃子的爱情。“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诗句都是出自里面,整首诗主要根据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传说来写,所以通过这种方式首推他们二人。
       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被诏进宫,天宝四年正式册封为贵妃,从此开始了与玄宗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专宠生活。“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高度概括。有人说玄宗之所以爱杨贵妃,那是因贵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玄宗看重的是色、是欲,对他们刚开始认识的那一段生活可以这样认为。事实上,在杨贵妃与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间(开元二十八年至天宝十四年),玄宗虽偶有拈花惹草,但对杨贵妃一直是比较专一的,可以说将其全部的感情、爱心都寄托在杨贵妃身上。如果仅从其美貌并不能说明问题,杨贵妃虽姿色出众,但后宫中的绝色佳人并非没有,何况玄宗已年过花甲,情欲的追求已非昔日可比,他之所以对杨贵妃如此醉心,应该说,主要的原因是两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第四、私奔。
       说得这里《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最有特点是董文卓连夜私奔司马相如情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户喻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大富豪。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某日,卓王孙在家晏请王吉,司马相如也在被请之列。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没办法,还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笔钱给他们。
        第五、购买。
        “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西江月》是苏轼写给如夫人王朝云,其实不是夫人,是比妾还低一等的“陪床丫头”。她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伎。但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之,购买回来纳为常侍,也就是现在流行的“陪床保姆”。不过他们却发生了爱情。有一个众所周知故事。
       明人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后来苏轼被贬时遣散众佳丽,唯独留下懂她的朝云,当夫人一样宠爱。
       六、赎身。
        大名鼎鼎的巾帼英雄梁红玉,18岁由于父兄参加方腊起义失败而成为歌姬。朝廷为将士们剿灭方腊叛乱的庆功宴,其他将士都在大吃大喝,非常开心欢乐,但是作为亲手生擒方腊的首要功臣韩世忠却显得闷闷不乐,其实不仅仅是这场庆功宴,韩世忠无论打了什么胜仗,或者立了什么战功,在庆功宴上都是显得很平常,这可能是韩世忠多愁善感的性格所致。只有梁红玉注意到他。同样,当梁红玉注意韩世忠时,韩世忠似乎跟梁红玉心灵相通,他也开始注意梁红玉,他总觉得这个歌妓跟其他歌妓不一样,在她身上一定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宴会结束后,韩世忠通过打听,终于得知了梁红玉的身世和遭遇,多愁善感的韩世忠决定为梁红玉赎身,梁红玉感其恩义,决定以身相许,嫁给了韩世忠,当时韩世忠的正室白氏已经去世,梁红玉成为韩世忠的正室,后来梁红玉还为韩世忠生下他的长子韩彦直。后来还成为抗金的民族英雄,夫妻双方都有一颗爱国的心。
        写的这儿,突然想起几个有名相亲节目,可惜古代太保守。除了秦淮河那样胭脂里可以选,但一定是那女的先看中你的才华,为此也诞生不少爱情,也算做古代的“桃花多多开”吧!(一笑,说实话那些女人还真不如古代歌姬,只是那些妓女还懂诗情画意。)。纵观所有爱情,不管是怎么样获得,但是彼此懂得,珍惜,有共同的爱好,女性还应忠贞(由于长期男权社会,男人不太可能专一,就是李和赵,司马和董都出现男方找三奶现象,不过有些被禁止住了,有些是容忍了。)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这就是爱情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意宜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