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说动词问出初心

(2018-06-09 19:50: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戏说动词
戏说动词问出初心

         “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这是云门宗创始人云门文偃禅师问自己信徒一句话,结果还是他自己回答了:“日日是好日”。
        尽管佛教讲前世今生,但更注重未来――当下的修行,虽也能补救过去,更多的,还是寄望未来。这样的观念,在禅宗那里,更强调“ 当下” ,因为“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我们的生活,说到底,都只在“当下”。
        问,一日ask,动词,不耻下问,自然中学问多,对于不是自己关注事情,我们应该多请教一切专业人士,从而完善自己知识体系。在物理学里,问就是观察和实验,从自然现象中洞察着自然的秘密。在中国传统私塾里,一问一答,老师就把他的思想和理念传给自己学生,但是最终弟子修行的高度还是靠他自己,这也是另一种程度的“当下”。(写到着,想起教育界中一句神话,没有教育不好学生,只有教育不好老师。不想过多评价这句话对错,只是完全忽视学生个人“当下”,一味放大教育作用,也是最近几年改革中荒谬地方)。
        其实,问在英语中还有mean,明白的意思。云门文偃禅师就是这样,所以道理都明白,他是自言自语,不过他是布道,先把问题抛给弟子,让他们有个发言权力,然后再表达自己看法,让弟子从中发现自己不足。
        因为一直以教职谋生,也曾思量过这个问题。教学中,设问技巧尤为重要。问题必须根据学生“当下”,让孩子有话可说,又要不走偏。一堂课精彩,完全在于施教者能力,自然而然,恍然大悟就达到最高层次。哥纯粹以教吃饭,加上学术地下,一直不得发。因此达不到妙笔生花高度。
       不过云门文偃禅师在这个问不是目的,不是是让弟子活在当下。说实话,这辈子一种没有走出这个高调,当年被动选择,以致后来一让再让,职业和婚姻都一一失败。本质上性格所致,深层次还是一个没有自我的意识。
人活着,首先要知道自己需要,更有知道自己兴趣点在什么地方。小时候一直希望设计一个东西,能让自己飞出去。可是现实残酷性,不仅没有飞出去,在地上摔得都遍身是伤。
        一切的一切都过往烟云,除了还有一些理念,保留着爱看书,喜欢思考问题的习惯。人一生没有理想,人到中年也是尘埃落定。不管外界多复杂,一定要平静下来。红利也罢,困难也好,能活着就很不错了。想想当年叱咤民国一个大知识分子也就那样,内心安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问的最高层次,是问自己。不问过去,也不问将来,只问当下。没有做一件开心的事,娱乐自己,让自己灵魂与身体同行。所以,日日是好日。
又想起在宋朝官驿边开茶楼时听过一句禅诗,很好的诠释了
云门文偃禅师的本质: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夏*早
后一篇:白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