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跟曹公学文化 |

邂逅一个人
只需要片刻
爱上一个人
有一天,林徽因怏怏不快地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无所隐瞒,坦诚相告。梁思成自然无比痛苦,辗转反侧一夜,最终决定尊重妻子的选择: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就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都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震动异常,对她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你在清风,我在明月,愿你拂过的初枝一直繁花似锦。于是,在这场“三人行”里,他最终选择了成全。
从那以后,他们之间坦坦荡荡,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比邻而居,相互之间信任有加,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去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但是金心里一直割舍不下林徽因,默默注视着林终身未娶。55年林死后,金岳霖亲拟的挽联最契合林徽因的天资与神韵。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她的追悼会是在贤良寺开的,期间,金岳霖的眼泪一直长流不已.....
林徽因去世后多年,金岳霖已年逾古稀。一天,他忽然在北京饭店宴请众好友,这显然不符合一贯节俭的金岳霖的风格。席间,大家面面相觑,看着一脸落寞的金岳霖。他半晌才开口,语调低沉:“今天是徽因的生日。”每每想到这里,这是一个怎样的男人?
可能哲学家就是这样痴情,有时还能接纳精神的恋爱。还有一个更著名而且更痴情的哲学家,他就是自认为自己是人类“太阳”的尼采。
这家伙也是孤傲,他曾写信给友人,说考虑到自己未来十年中想干的事情,就只能忍受两年的婚姻。他觉得自己很难遇到情趣相投与之交谈的女子,所以宁愿将经营婚姻的时间转让给深爱的思辨工作。但是1882年4
月,尼采旅居罗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给他介绍了一个学生,跟他学哲学,这是一个极其聪慧,富有勉力的俄国少女,叫莎乐美。这一回,尼采真心堕入了情网。莎乐美也喜欢他,后来她这样描绘自己对他的印象孤独,这是强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当他谈话激动时,眼中会点燃一对动人的火花,然后渐渐熄灭,但是,如果他心情忧郁,他的眼睛便显得深不可测,流露出异常孤独的神情。他的举止给人一种内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时,他彬彬有礼,具有一种近于女性的温柔,待人态度友好,风度优雅。他们的结伴旅行有五个月之久。其间,尼采向她娓娓讲述往事,回忆童年,谈论哲学,感受到一种被理解的快乐。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碍他表露心迹,只好恳请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爱上了莎乐美。莎乐美拒绝了这两位求婚者。她尊敬和钦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导师,但她的感情还不是爱情。莎乐美也只愿意和尼采进行精神上交往,不想进一步深入。事实上,作为女权斗士的莎乐美一生都在拒绝不同的男子。直到发疯,尼采再也没有遇到能与自己相谈甚欢的女子。
这些男人,一生爱过一个人,他们就够了。木心说过: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林徽因是那么干净而通透的人,在哥对女性认知中到达这个高度还有一个就是张爱玲。此文不想提及,还是为这些率真男人而自豪,“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交代。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