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心得体会
(2019-03-31 17:41:06)《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心得体会
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沿村总校
数学知识以书本形式出现,结论现成了,论证也现成了,不经过什么思维就能直接获得数学知识,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照本宣讲,造成了对现代数学课程论所强调的科学数学知识结构不单是内容相似的无视。数十年来,教材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任何教师都不得擅自改动教材的课时及内容的编排,于是出现了几代的学生按照同样的顺序学习同样的知识的现象。这种大同现象忽视了社会的日新月异,也忽视了学生的群体差异及个体差异,同时也忽视了教师的教学个性。现在的学生比过去任何时候的学生都厌恶教师照本宣科式的讲解,他们更渴望能通过自己对新知识的探索,渴望自主建构起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注意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了解与分析,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认知特点,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的处理,使之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一种理念:即教材的编排只是一个参照,教师应是教材的二度加工者。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及数学知识具有模块化的特点,重视知识的联系性、系统性及整体性,根据学生情况,通过对教材的课时重组和教材内容优化,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有效地建构起自己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铺路架桥。如整合冀教版三下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P14例1及四下《两位数乘三位数》P14例3为一节课。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经过教学实践及后期检测,学生对这一知识块掌握较好,这样的教材处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算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对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进行再度调整,渗透单元整合,可以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