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2北-F1756古DNA集锦

(2021-05-20 15:46:28)
标签:

分子人类学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分子人类学
C2北-F1756古DNA集锦

       最近公布的可萨汗国9例古DNA中有2例为C2北-F1756,至此,我总计收集到28例F1756古DNA。欧亚草原上的古DNA按数量排座次,可能的顺序是:最多的应是R1a1-Z93,其次是Q1b1-L330,Q1a1-M120大概能位列第三,C2北-F1756或许能排第四。目前我还没有仔细统计N北,不排除欧亚草原上存在一支非常成功的N北大系。井沟子墓地、鲜卑、柔然、元威墓、室韦等与东胡人相关的遗址中都测得C2北-F3918/F1756,业界普遍认为F1756指向的是东胡族群。夏家店上层文化龙头山遗址测得的一例F1756,可能证实了靳枫毅先生的判断:夏家店上层文化应属东胡文化遗存而非山戎。米努辛斯克盆地和蒙古国西北部青铜及早期铁器时代的奥库涅夫文化、门海尔汗文化、蒙冈-泰加类型、鹿石-克列克苏文化、乌尤克文化直至匈奴早期都未测得一例C2北-F1756古DNA,甚至未测得一例C系。蒙古国境内测得的距今超过3000年的I12977、I13957和I12975三例古样本都只测到C2北-F1699,他们未必是F1756,也有可能是F9992/Y11990或B77。匈奴晚期出现的4例F1756都未超过公元前50年,也就是西汉末年,他们可能是战国以后才定居于蒙古草原的。考虑最早的F1756古DNA(距今约5500年)发掘于吉林省白城市的后套木嘎遗址以及F1756与东胡的强相关性,我倾向认为匈奴晚期的F1756与被冒顿单于破灭后的东胡有关。《史记 匈奴列传》载“......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因此,东胡被匈奴所败后,部分东胡人自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一带被虏至蒙古高原中西部是很有可能的目前,合并可萨汗国的9例古DNA,可收集到17例突厥相关古DNA。其中,4例为F1756,3例R1a,2例J2a,2例N1a,2例Q,一例R1b,一例J1a,一例O1b1-F838,一例G2。考虑到F1756在突厥相关古DNA中的高频以及在蒙古草原的突厥人和顿河下游的西突厥可萨人中都存在,我认为,F1756应是突厥人的核心父系之一。黑龙江北岸测得的七世纪和雅库特测得的300年前的两例F1756古DNA,代表了F1756在晚近历史时期向东西伯利亚方向的衍布。综上所述,我推测,商周时期称雄的东胡王、魏晋以后崛起的鲜卑/元魏、柔然、突厥可能都在F1756的下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