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入站人员张野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于《人类学学报》2019年11月的论文《古DNA的新发现支持现代人东亚起源说》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和数据公然造假问题。《人类学学报》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野伙同其导师黄石(该论文的第二作者)为了迎合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吴新智院士为代表主张的东亚人本土起源说,炮制出这篇应景之作。为了支持他们预设的本土起源假说,该论文不惜篡改已被国际分子人类学领域公认的现代人类线粒体单倍群分化树。
上图是该论文中绘制的线粒体系统发育树。在没有任何基因生物学证据的前提下,该图将线粒体L0~L6单倍群绘制于R*的下游,并将N系也绘制于R*下游。该论文认为的R系早于N系的观点也是依据不充分的,所谓R系的分化时间早于N系,不过是样本覆盖度不够和共祖时间的计算误差造成的。
上图是被国际公认的线粒体单倍群分化树,L1~L3位于人类线粒体单倍群分化树的根部,而N系也位于R系的上游。
这是国内知名的基因检测公司源基因使用的线粒体单倍群分化树,上图出自源基因的官方网站。人类母系线粒体L0单倍群位于所有线粒体单倍群的上游,这棵分化树是全球各国生物学家近几十年在大量基因检测样本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并得到业内相关学术机构和商业公司的公认。
张野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由来已久。早在吉林大学攻读博士的时候,张野就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北方新石器到青铜时期农业人群迁徙和扩张》中,将甘肃东灰山遗址的年代标注为5000至3770年前。如果张野下了功夫,不会不知道东灰山遗址有两个测年时间,一个是5000年前早期的仰韶文化遗存,一个是3770年前晚期的四坝文化遗存。前者只有一些动植物的遗存,未发现墓葬,东灰山遗址测得的M122(旧O3)只可能出自3770年前的四坝文化时期。显然,这样的年代标注是不严谨的,很有打擦边球的意味。当然,张野同学这么做,也是为以后意淫黄帝是F5埋下伏笔。
张野作为第三作者,2017年在BMC Evolutionary Biology上发表了论文《Ancient DNA reveals
genetic connections between early Di-Qiang and
Han
Chinese》。文中提到,对磨沟遗址编号为M633人骨标本碳14测年校正后年代为距今3526~3336前。由于这个时间不符合作者们对齐家文化位于4200~3600年前的预设,该文还煞有介事地在M633人骨标本后的括号内附上一句“slightly
more recent than specimens collected for this
study(比本研究采集的标本稍晚一些)”,并在论文摘要、图表和结论中都将磨沟遗址都标注为~4000年前。M633人骨标本测年中位数的3431年比4000年晚了足足569年,仅仅用“稍晚一些”就可以轻描淡写地忽略吗?笔者查阅到,剑桥大学Jenna
M. Dittmar作为第一作者,2019年10月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pathology》的论文《Skeletal evidence for violent trauma from the
bronze age Qijia culture (2, 300-1,500 BCE), Gansu Province,
China》中,明确了磨沟遗址齐家文化放射性碳年代测定为公元前1750至1400年间,而M633人骨标本的测年基本落在这个区间内。由此可见,磨沟遗址齐家文化的上限为3750年前,下限为3336年前,远远达不到4000年前。笔者注意到,《Ancient
DNA reveals genetic connections between early
Di-Qiang and Han Chinese》的第一作者Jiawei
Li也来自吉林大学,习惯性地篡改数据难道是吉林大学的传统?
来到中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张野(第一作者)和黄石(第五作者)又撰写了《Ancient DNAs and the
Neolithic Chinese super-grandfather Y haplotypes
》(《古DNA和新石器时代中国超级父系Y单倍型》)一文,于2018年12月5日公布于冷泉港实验室主办的生命科学预印本在线存档和分发服务网站bioRxiv。该论文仍然沿袭复旦大学李辉的错误观点,认为彭头山遗址和高庙遗址与伏羲有关,庙底沟遗址与黄帝有关,红山和夏家店文化与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关,因此黄帝可能是F5。然而,该论文的观点没有考古和史料的对证,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臆断和意淫色彩,国内分子人类学爱好者普遍不认同,最终沦为笑柄。文中还首次披漏了夏家店上层文化大山前遗址测得F5的下游Oα1-F2137。极为讽刺的是,夏家店上层文化是游牧文化,一般认为与东胡或山戎有关,而大山前的古DNA提取自战俘墓地。此文也披漏了甘肃临潭磨沟遗址也测得Oα1-F2137,在阐述磨沟遗址齐家文化的年代时仍然写的是约4000年前。张野的老毛病还没治好,一如既往地篡改数据。令人欣慰的是,好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不像国内的《人类学学报》如此把关不严,西方人也不知道颛顼是谁,该论文至今仍然是预印本,未通过同行评审认证。
以上追溯的论文不严谨之处,尚可以认为是学术论争,无伤大雅。但笔者没有想到,张野同学在错误的意淫道路上竟然越走越远,敢于公然在线粒体单倍群分化树上造假了!
近年来,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很多教职人员为了评职称,在读研究生为了拿到学位,炮制了大量低水平低质量的论文。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尚且如此,非专业的公众们将被误导到何方?这些劣质论文的泛滥,不仅拉低了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而且像《古DNA的新发现支持现代人东亚起源说》一样,向公众灌输了大量伪科学知识,严重妨碍了国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强烈质疑《人类学学报》的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审稿能力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学术水平!强烈谴责中南大学的张野和黄石肆意妄为地篡改数据,公然学术造假的行为!
中国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落后于西方?一个14亿人口的国度,建国70年了,为什么只获得一个本土诺贝尔科学奖?还是沾了老祖宗发明的中医的光!因为我们的学术界不求上进,抄袭成性,造假成风,学术败类层出不穷,学术不端比比皆是!必须像铲除毒瘤一样,铲除学术队伍中像张野和黄石这样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中国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发展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