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开展姓氏文化研究的思考

(2019-06-22 11:28:01)
关于开展姓氏文化研究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姓氏是民族的血脉。

近闻,孔子世家族谱,历经13年艰辛,终于重修问世,共80余册,重量 125公斤,5000余万字,包含了约200万名孔氏族人。堪称中国姓氏族谱之巨鳄,令世人刮目相看。春秋末期,由孔子首创的儒学,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首。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忠恕”和“中庸”之道。在政治上主张“德治”、“仁政”与“王道”,同时,又十分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哲学便主导着中国思想史,作为精神象征的孔子竟千年不死,其经典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教条。
当今时代,我们虽然着重进行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但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和道德规范的忠言,孔孟学说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依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它折射着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熠熠光辉,连接着我们灵魂深处对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回望。可以说,一个人如果数典忘祖,对本国民族姓氏思想文化知之甚少,语焉不详,就不仅仅是爱国主义的思想缺失,而且有可能因中断了历史文化的传承而成为历史的罪人。所以,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盛世修谱则是时代的呼唤与要求。

(一)

吾族梅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奇葩,其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名人荟萃,灿若星辰,文化积淀可谓深厚之至。现今,国内外相继成立了诸多关于梅氏文化研究方面的民间组织。据悉,世界梅氏宗族总会、香港梅氏宗族会、广州汝南人士海外联谊会均已成立十多年,在开展梅氏文化研究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从姓氏文化研究的角度看,虽然也取得了若干进展和成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加快姓氏文化研究这一系统工程的建设。我以为,有关的工作宗旨和目标应该是:

一、联系同胞,增进友谊。成立社团组织的目的,应该以开展姓氏文化研究为主旨,故必须把吾族同胞广泛吸引到这一组织中来,共同为梅氏文化研究出谋献策。“众人拾柴火焰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应把寻根问祖、光耀门庭当作自家的大事来做。特别需要一批热心务实、甘于奉献的同志来从事姓氏文化方面的研究,共同把宗亲家族的大事办好。

二、传承文化,弘扬精神。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关乎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亡。文化在人类文明演进、企业及个人成长中的意义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一定要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深入发掘姓氏文化资源,传承先祖先辈的优良道德传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加强协作,博采众长,融汇贯通,打造出具有吾族独家特色的文化产品奉献给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文明作出不懈努力。

三、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因为创新是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发展的内涵。梅氏宗族事业的发展,既要有文化的传承,也要有经济的发展;既要有社会的明星,也要有企业的大亨;既要有名人志士,也要有布衣同胞。根本的是要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刚正不阿的勇气、弘毅进取的执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大力推进海内外文化经济交流合作,倡导和谐,先义后利,共谋家族的繁荣兴旺。

四、沟通信息,统修族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方志、族谱是民族姓氏文化的浓缩,是历史积淀的一种形式,是留给后辈的传统教材。任何一个人,如果不了解民族的历史,不了解本姓氏的源流,那就只能是思想文化传统方面的盲人。因此,有必要扩大宣传,加强沟通,信息共享,把大家族的族谱修好,其中的重点,一是要理清思路和脉络,弄清迁徒流向和路线,理清辈份和关联;二是要发掘名人先哲的思想道德文化;三是要了解本姓氏的经史学系,礼仪民俗,伦理道德,风土人情等等,修撰具有姓氏特色的族谱,以为后辈文化传承的教材。自然,这里不仅是要耗费钱财精力和时间,关键是要有一批乐于奉献、格物致知、潜心研究的文人志士,组成一支专业队伍,为家族立德、立功、立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从传统文化的深处发掘其内在的精神生命力,把历史固有的人文精神转化为现代民主与科学,对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现代诠释,并从文化史、思想史的角度去观察评价历史人物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从而撰写出一批弘扬民族精神、讴歌人民业绩,承继历史文化传统,能够给人们予精神鼓舞和道德修养的文化精品。

要完成上述工作目标,应该说是很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有力的举措。

一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众所周知,做好任何一件事的关键都在于领导。作为民间组织,尤其需要有一个亲和力、凝聚力都很强的领导班子。这就需要有一些乐于奉献,愿意为宗族同胞尽心尽力的有志之士。要由社会知名人士、商界精英、学界贤儒共同组成一个结构优化的班子,实行老、中、青三结合,把那些热心务实,愿意为传承文化精神作出奉献的积极分子团结到一起,共同完成宗族大事。

二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作为一个民间社团组织,人员经费都不足,但学术研究的工作又不能停顿,因此,要组成一些办事机构,如综合财务、组织联络、学术研究、合作发展等部门分别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要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义务与补贴相结合,妥善安排力量,认真管理内务,精打细算,保持会务活动的健康稳定发展,保证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是要建立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办什么事情,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作为民间社团组织,除了少量会费收入,还要依靠会员、有识之士和社会团体的赞助。因此,加强财务管理监督非常重要,同时还要以会养会,适当举办一些活动或兴办项目,合理合法地增加收入。同时,要把钱用在刀刃上,确保各项工作的成效。

四是要建立强有力的传媒阵地。可以通过办内部小报刊物、网站,广泛沟通信息,给会员有发表意见和开展学术交流、研究的平台。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有的可以撰写专集、传记、影视曲目等。比如,远东军事法庭大法官梅汝璈的爱国主义事迹,如能拍成一个电视电影片,就很有教育意义,同时又可联系协作单位,争取社会各方的资助。所以,思路要创新,产品要创新,方法也要创新。尤其要重视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新型通讯媒体的交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去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姓氏的兴旺发达,仅仅依靠血统相连是不够的,充其量也只能凝聚而得不到升华,更难以发展。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才能存理去欲、修齐治平,使家族的维系超越原始阶段,进入理性的境界。因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感召,不只限于感情的联系、血脉的驱动,而是思想的促进,道德的升华。只有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才能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成立各类姓氏文化研究的社团组织,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姓氏文化的研究交流,有利于宗族共同事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培植增强民族精神,构建和谐小康社会。

鉴于修撰姓氏族谱也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们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才能圆满完成我们的目标,这又特别需要一种团队精神。要在全国形成权威的学术研究组织,统筹各地社团的研究活动,紧密联系,经常沟通,形成工作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做出工作成效,才能不愧于列宗列祖对我们的期望。
(梅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