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2020-01-31 16:40:17)
分类: 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南沿村总校大慈联校  李丽娜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本单元要求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简要复述能力。这篇小古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学生讨论交流、朗读感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学情分析: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不足之处是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不强,缺乏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能很好的独立阅读课文。尤其对文言文接触较少,对于断句和停顿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教法:朗读感悟、小组合作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文章。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章。

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简介故事主人公——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明过人,讲述王戎观虎故事。

一、导入揭题。

1、刚才小主持人简单介绍了王戎,并讲述王戎小时候发生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关于王戎的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分析题意

3、课题质疑。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字音

2、检查几个字词的朗读:王戎  诸小儿   多子折枝  竞走    取之   信然

3、播放范读,明白:读小古文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能读出节奏。

4、老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学生练读。

5、指名读,注意断句,

1)这篇短文共有几句?在课文中标出句子的序号。

2)那我们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准确、通顺吗?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比赛朗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朗读,重在以点带面,通过典型个例,再次纠正发音和语句读法。)

三、理解文意,读出韵味。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了解这个故事的意思了吗?结合注释,仿照我们理解课题的形式,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提示: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师生交流。

A、文中出现三个“之”,谈谈你对他们的理解。

B、这是一颗怎样的李树?学生尝试描述李树的样子,在描述中领会“多子折枝”的意思。

C、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D、评价你心中的少年王戎。

(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E、学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动。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要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四、熟读成诵

1、正因如此,长大后的王戎才学过人,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竹林七贤”之一,而且做了尚书令、司徒相当于后来的宰相这样大的官。让我们带着对王戎的敬佩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则古文吧!

2、指导背诵:理解了文意,我相信同学们的朗读肯定会有所进步,那么谁能把它背下来?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理解文言文,熟读成诵。)

3、写作方法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才智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比)   (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联系实际讲对比:对比的手法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而且经常用。 生活中这样的对比还很多,以后注意在作文中也多运用。

五、拓展延伸

1.智者自有惊人之举。历史的长河里,有一些少年,小小年纪聪明智慧,领大人望尘莫及,古代像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孔融让梨”“曹冲称象”…… 就《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被古人用了短短的49个字记录下来,我想记录这个故事的人也不一般!值得我们学习!

2.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不妨去读一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或在网上搜集更多的《世说新语》的故事视频,其中的人物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通过文字你定能感受文字经典的魅力。

3、拓展学习《司马光》

 

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看李子——不摘李子——猜李子——李子苦

 

勤于观察   善于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