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2019-10-02 17:35:46)| 分类: 教学设计 |
《认识比喻句》微课设计
邯郸市经开区南沿村总校 李丽娜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喻句的特点;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2、在活动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写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教学重点】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写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彩虹挂在雨后的天空。
2、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挂在雨后的天空。
同学们,这两个句子,哪个句子写得美呢?为什么呢?
二、深入探究
(一)什么是比喻句?
是的,像第二句这样的句子可以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将这样的句子称为比喻句。
比喻句俗称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食物之间的某种相似点来进行说明或描写。
(二)认识比喻句的结构。
1、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句子:“弯弯的月亮像一根香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恩。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弯弯的月亮像一根香蕉。”这句话中的月儿和香蕉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比喻句。
2、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句中本体、喻体必须种类不同,但是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那同学们请看这个句子:“树上的苹果就像一个个灯笼一样又大又红”。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请开动脑筋找一找吧!恩,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在这个比喻句中,苹果是本体,灯笼是喻体,像是比喻词。相似之处是大、红,但是二者本质不同。
3、通常把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联系“本体”和“喻体”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
“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在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孔雀,喻体大扇子,比喻词是像。
联系两者的关键词是比喻词,常用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犹如、如同、仿佛、成了、变为……
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呦!
“火红的太阳,远远看去像一个大火球。”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 );喻体是( );比喻词是( )?赶快写下来吧!同学们又答出来了,真棒啊!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太阳);喻体是(大火球);比喻词是(像)。
(三)判断比喻句
1、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
我们通过“三看一比”的方法。一看“本体”;二看“比喻词”;三看“喻体”;“一比”种类不同,只是相似。
2、巧用“三看一比”判断比喻句
同学们判断一下,这几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说说理由吧!
第一句解析:我和生病没有相似之处。不是比喻句。
第二句解析:本体是妹妹,比喻词是“像”,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第三句解析:他和爸爸都是人,种类相同。不能构成比喻句。
第三句解析:太阳和笑脸的种类不同,但有相似之处。是比喻句。
(四)比喻句有什么作用?
(1)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清楚明白。(3)使概括的东西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三、学写比喻句。
1、接下来我们试着写一写比喻句。首先做基础练习,观察两组事物,把相似的事物连一连。然后用通俗的语言把这两组事物连成一句比喻句。
银杏树叶
蘑菇
燕尾
比喻句:
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美丽的小扇子。
天上的蜻蜓像一架小飞机。
森林里的小蘑菇像一把雨伞。
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锋利的剪刀。
2、巩固练习。看图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红红的枫叶像(燃烧的火焰)。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四、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看到同学们能正确地把握比喻句,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小小的比喻句藏着很多的奥秘,今后要不断的探索,同时也要多练、多写比喻句才能是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令人赏心悦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