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朝圣之旅西藏自驾游记续十一天湖—纳木错湖

标签:
旅游文化 |
天路朝圣之旅
西藏自驾游记续十一
天湖—纳木错湖
第十三天 (拉萨—羊八井—当雄—那曲)
拉萨-堆龙德庆-羊八井-当雄-纳木错,全长222公里。其中,拉萨到当雄161公里,要翻越海拔462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口,平均海拔4000米;当雄到纳木错61公里,需翻越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平均海拔约4500米。
在这苍茫广袤的青藏高原上,神秘辽阔而人迹罕至的高原腹地,历史上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都曾经尝试打通一条通往高原与内陆之间的道路。然而,进藏难,难于上青天,那是一条人类几乎无法穿越的天路。如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同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青藏公路一道,成为西藏真正的生命通道,它承载了太多的世界之最:风火山隧道——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唐古拉车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车站;羊八井1号隧道——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隧道……,西藏铁路这一“可与长城媲美”的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正在把西藏与内地联系在一起,正在把西藏与世界联系起来。
经过两个小时到达拉萨市当雄县下属小镇羊八井。羊八井镇位于拉萨西北方,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下的盆地内。早在中学学习地理的时候就知道,这里是著名的天然地热城,有规模宏大的喷泉与间歇喷泉、温泉、热泉、沸泉、热水湖等,从地下汩汩冒出奔流不息的热水、日夜蒸腾热汽已经成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热点地区,也因为其丰富的地热资源使之成为世人皆知的地热城。
羊八井镇就是是一个位于10国道旁的小镇,海拔4200米,我们来到镇上许多店家还没有开门,这里很冷,我们下车后被阵阵冷风吹得直打哆嗦,于是大家纷纷打开行李将外套和较厚的衣服穿上。站在小镇抬头就可以看见横贯西藏中东部的念青唐古拉山上的皑皑白雪。
离开羊八井不久沿着念青唐古拉山脉一路朝北而行,一路播放着优美的《走进西藏》的歌曲,欣赏着沿途上雄伟多姿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及道路两侧的藏北草原、丘陵的风采,看着头顶上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与雪山、草原、牛羊这些沿途主要的藏北风光相伴而行。离开羊八井就进入念青唐古拉山脉了,路很好,坡度也舒缓,青藏高原上又一雄奇的山脉——念青唐古拉山逐渐出现在车的左侧,绵延不已。雪峰上的积雪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山脚下牛羊成群,在雪峰的背景映衬下一派雪域高原风光。海拔渐渐上升,当巍峨的雪山出现的时候,远处云烟缭绕着雪山,近处牧场上是悠闲吃草的牛羊。再驱车80公里就到了当雄县。

藏语意为“挑选的草场”
购票进入景区后就开始爬坡公里就来到海拔4300米的当雄县城。这里海拔5100米,遍布现代冰川和远古冰川活动的痕迹,坡陡路窄,远远就看到前面一座酷似富士山的雪山。


在距县城25公里处就爬上了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翻越那根拉山的路蜿蜒盘绕一路向上既险又窄,爬上那根拉山口,视野豁然开朗。
在一个弯道口,停了许多车辆,那就是那根拉山口。许多人爬上路边的光景台,在标有海拔高度石碑前合影留念。山口风很大,即使我们事先加穿了冲锋衣和秋裤后也被山口冷冽的寒风吹得直哆嗦。
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在这里可以眺望纳木错。这是一个景点,也是一个休息点。那根拉山口用石块铺就一片不大的场坪,中间立着一块用汉藏英文刻凿着“那根拉,海拔5190米”的石碑登高远望,刚才我们见到那座酷似富士山的雪山就在脚下,远处的冰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居高临下往下鸟瞰,盘山路蜿蜒崎岖,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在宽阔的草原,在草原的尽头,与蓝天相接的那就是纳木错湖。从山口向北望去,远远可以看到碧蓝碧蓝的纳木错。在山口远眺纳木措,美丽的圣湖,犹如一面宝镜嵌在天际。

回头仰望,一座褐红色的奇山伫立在山口一边。

在藏民心中,每个山口都是神圣之地,因此,山口挂满了经幡,以表现了对神灵的敬畏。山口的五色经幡,在蓝天、白云、雪山的映衬下,既鲜艳有庄严。

站在山口,遥望四野,你的心里顿时会涌起雄浑、苍茫、辽阔的感觉。



纳木错又称纳木湖、纳木措湖位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在历史文献上记载,此湖像蓝天降到地面,故称“天湖”;而湖滨牧民说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故称“天湖”。藏语中,"措"是"湖"的意思。当地藏族人民叫它"腾格里海",意思是"天湖"。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它位于西藏中部,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它位于西藏拉萨市,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纳木错”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景区的景色名不虚传,它那绵延起伏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特别是倒映在湖中的蓝天白云,叠叠雪峰,都给第一次来到这里人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天湖。


老天再一次特别的眷顾了我们,在行进的半道上天色还阴沉沉沉,这时候阳光毫不吝啬的洒向大地,在明媚的阳光下,纳木错湖正以她宽阔、宁静、湛蓝、清澈的容颜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从山口蜿蜒而下不久,就进入山脚下的河谷草原,宽阔的草原上一群群牛羊和马儿在路边的草地上悠闲的吃草,道路笔直的通向湖滨,雪山就在远处,湖水就在水天一线的天边。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将那无限风光和优美的画面尽数收进每个人的镜头。
来到湖畔后,大家顾不上刚才因为高反造成的身体不适,下车后就兴奋地向湖边奔去。这里的确太美了,一望无际的湛蓝色湖水和无比清澈透明的蓝天,令人无法分辨出哪里是湖水,哪里是蓝天。远远望去,蔚蓝的天空,湛蓝的湖水,似乎天连着水,水连着天,天蓝,水比天更蓝。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碧蓝的湖水浪花飞溅。放眼望去,蜿蜒巍峨的念青唐古拉雪山就在天边,与这里的草原和蓝天一道将那木错湖水拥抱在怀中。
在湖边的草甸和一个个水洼处,一群群牦牛在那漫步,在水天一色的远方,一群绵羊排成一线,正在哪里悠闲的吃草,真是一道难得一见的风景线。


一簇簇草甸和湿地中间,水渠蜿蜒,洁白的云彩和蔚蓝的天空倒映在水面上,勾画出一幅绚丽的画卷。浩淼的湖水轻轻的拍打着湖岸,一些藏民牵着牦牛在湖边邀请游客骑牦牛合影照相,好不热闹。

在湖水的拍打下,洁白的湖沙和五彩的石子,在阳光下色彩缤纷,犹如粒粒珍珠,颗颗宝石,有许多人俯身在湖边捡拾石子。

那木措,美丽、善良,并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这里无边无际的广袤草原,养育着在世代生息在这里的藏民。
那木措,清澈、纯洁、恬静,所以才会驱散人们心中的忧虑,抚慰人们冰封的心灵。

那木措,温柔和圣洁,所以才会不断地感化着人们似乎每一个人都希望把身边的美景定格在永恒的记忆里,铭刻在心灵上。

我看到过不少湖泊,同西藏纳木错湖相比,全都黯然失色,任何夸张的赞美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它那碧蓝晶莹的色彩和美丽,纵是用尽一切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足以形容其绝美。

纳木错不仅仅是湖,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纳木错草原,无不彰显出藏北那种天高地远的壮阔雄浑。草原上悠扬的牧歌、飞翔的雄鹰、奔驰的骏马还有那散落在草甸上的一顶顶帐篷,升起的的一缕缕青烟,无不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来到西藏,来到纳木错,我们仿佛是在追逐彩云,来到了天堂,站在念青唐古拉山雪岭下,徘徊在纳木错湖旁,面对净如洗的、情如醉、境如仙的诗画世界,你怎能不为之倾倒,怎能不想为它放歌。
那木措,一个洗涤人们灵魂的地方!
纳木错,一个让人永远留恋的地方!
纳木错,我心中的圣女,我永远向往的伊甸园。
我们怀着依依难舍的心情,告别那木措返回当雄县城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在县城吃完午饭后就一路驱车前往那曲,直到晚上八点多才抵达那曲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