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杂文:解读历史背后的真实 |
红楼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读红楼你会发现很多值得研究和深思的疑团。如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死后,林家的钱去了哪里?
贾家的权势自不必说,而林家的背景虽然和贾家无法比拟,但也不会太差。林家祖上也是开国元勋,也曾袭过列侯,但一代一代传下来,到林如海这代也只徒有虚名了,因此林如海想要做官就必须要参加科举。
林如海家经过五代传承,别的不好说,但钱是肯定有的,至于有多少虽无法探究,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林家虽比不上贾府富贵,但也绝不缺钱,家业也很是荫厚。后林如海中了探花,科举第三名为探花,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金科前三甲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通常都不会混的太差,当然林如海也不例外。为官多年后林如海被皇帝钦点为巡盐御史,俸禄丰不丰厚咱暂且不论,就对这一官职而言,这可是个大大的肥差啊!
自古盐是归官营所有的,但盐是海水晒出来的,大海就在那又搬不走,你不让人家贬卖私盐可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虽然历朝历代都严厉打击私盐私子,到隋唐时,贬一石私盐就要被杀头,但通常高危的职业也高利,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甘愿以身范险,这也是私盐一直无法杜绝的原因。然而这些私盐贬子为了能更安全,减少被告发的机率,他们必然会贿赂当地的政府官员,更何况是盐运使呢?自然是市庭若市,收钱收到手软,这样不出几年的时间林如海便会积累起更加丰硕的家业。
再加上林如海的妻子贾敏是贾母的宝贝女儿,贾府家大业大,自然不会亏待她,按照古代习俗,在贾敏出嫁时,定然会给她准备好丰厚的嫁妆和一生的用度所需的金钱手饰。这一大笔钱财自然流入了林家,使林家的家业更加富硕。
林家支脉不盛,子孙很少,因此做为家中独子的林如海是一脉单传的,因为没有嫡系宗亲,林家的家产自然是由林黛玉一人继承。那么在林如海死后,林家的万贯家财去了何处?又为何下落不明呢?
林黛玉只在林如海死后回去过一次,此后再也没有回去过,难道家财没有随着黛玉带回贾府吗?在黛玉对宝宝钗的谈话中可以知道钱并不在黛玉的身上。“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买卖土地,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可见财产并不在黛玉那儿,不然她就不会这样说了。
既然钱不在黛玉这儿,那又该在哪呢?世人皆知贾母最爱之人无非是两个玉儿,黛玉虽只是她的外孙女,但在贾母待她胜过亲孙女。平日里,对黛玉极为关心爱护,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黛玉所住潇湘馆里笔墨纸砚\应俱全,细致入微,可见黛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和份量。如此宠爱黛玉的贾母又怎么会让嫡亲的外孙女的家产落入他人之手呢?
在古代女子在婆家的身份地位是靠娘家的家业和陪嫁的嫁妆所决定的。贾母虽不屑于林家的家产,但也会为了黛玉而将其珍藏起来,等到她出嫁之时再拿出来当作嫁妆,让她风风光光的嫁入婆家。
在贾府败落后,林家的财产想必也随着贾府淹没于风尘之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