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走,致梦想》No.7基于英语教学活动观的个人研修总结

基于英语教学活动观的个人研修总结
高二年级英语


认真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要上好英语课,教师在课前必须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才能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多方的互动活动。努力创造与学生生活实际想接近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大声的用英语说话,在学生的说中不断熟练英语的发音和应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使用、学好英语。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他们会对课堂上老师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们没有弄清楚,就会一直对此存有疑惑,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在上课之前仔细备课,力求能够考虑到方方面面,多维度思考。作为一名新老师,我也有被学生问到下不来台,红着脸在讲台上说“这个问题能不能等老师下来查询资料后再来为你解答?”这样的窘境,可回过头来想了一想,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才会一直提醒我一定要认真备课吗?虽然辛苦,但是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充分准备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匪浅。
以饱满的精神上课,是上课的灵魂。每天都保持饱满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的气氛,认真做好教学组织,尽可能保持上课内容的丰富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并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图让学生学有所得,乐有所学。刚刚开始站上讲台的我,面对学生的打量时,紧张非常,总是不满意自己的上课效果。可我又错误的认为这是与我没备好课所致,优秀的前辈们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导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要以课上的情况为主,但我却总是不撞南墙心不死,结果却越来越糟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我终于“开窍”了,原来不是我备课不充分,而是因为我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没有上课的欲望,自然是不想学的。从那以后,我改变了我的上课方式,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以此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虽只是刚刚开始,但我却觉得效果甚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探索出更多的方法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听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精彩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我听课的主要对象是高二年级组的老师们,比如说刘卫老师、田先奎老师、李玉燕老师的课。通过听课,我的收获很大,初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一些技巧 。听完课后,我会把教师们上课时讲到的记录在我的听课记录本上,然后对我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他们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之后,我也学习到了优秀教师的对于课堂管理、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受益颇多。

本学期,在张莉老师的三次“基于学习活动观和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下,我浅显的明白了一些关于学习活动观的理论知识。三次的培训机会使我明白了何为英语学习活动观,何为深度学习。在这两个知识理论实践的过程中,要做到知识结构化、经历与体验(先有行动,才更容易有思考),最后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创造。接下来我学习到了张莉老师理解下的活动观:1.有一个一致的主题;2.有几个(3个左右)服务于活动的主题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做到活动与活动之间具有关联性(活动之间有逻辑),实践性(学生容易参与其中),综合性(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如果说第一次的培训只是对概念的理解,那么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英语深度学习活动观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在会上,通过张老师对几个英语深度教学案例的讲解,我对这一教学理论充满兴趣。随后,高一高二高三按年级分组讨论,每个年级出一个idea,高二年级组出了一个以手机为导入的同位语从句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老师,我在听的过程中就深觉为何英语组中有如此多的大牛,为何他们能够出口成章呢?最后,由我和我的小伙伴将高二英语组的智慧结晶书面化,将它完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小伙伴像是“写论文”一样,刘卫老师就是我们的导师,我们一遍一遍的修改,最终有了一个定稿。而后,我又代表我和我的小伙伴,将我们的成果在说课大赛中陈述出来,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合,心情很是紧张,最终拿到了二等奖。也算是为我在英语深度学习活动观第一次小小学习和实践中的一个圆满句号。

为实施好英语课堂目标需要有机整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以实现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融合统一,而英语学习活动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如何去利用它来组织好一节英语课堂。上次的小试牛刀是以“手机”为话题来展开的同位语从句的教学,教学活动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也成功地开展了同位语从句的学习,一举两得。这也引发了我对英语深度学习活动观的思考。与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相比,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也能更好,这就启示我应该将其多多的运用到以后的课堂上。同时,设计出这样的一堂课的背后,需要的是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仔细,因为每个活动与每个活动之间都要有联系,层层递进,且要使得学生容易理解,容易参与进去,还要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会出现什么状况,或是出现状况后,老师应该如何去应对,这些都是我应注意到的点。对于学生而言,对于这样的上课方式,他们也许会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后面的习惯,甚至会想下一节课上,老师又会以什么为例呢?英语的深度学习活动观也会这样一点点的渗透入他们的学习中去,加强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上班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有压力,有泪水,有遗憾,但是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取得了进步,有大大的笑脸,也有满满的成就感。期待下一个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