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行走,致梦想》No.1活动促教学,素养助育人(康姗姗)

(2021-01-19 10:51:08)

活动促教学,素养助育人

-----康姗姗2020-2021第一学期研修总结

《以行走,致梦想》No.1活动促教学,素养助育人(康姗姗)

   2020年8月带着新一届的毕业班级我们来到了初三,谈到初三,我们想到更多的可能是“复习”“背诵”“回顾”等词,但是面对新的课程标准,面对中考的新变革,我更想说面对初三教学,面对中考,我们离不开“活动”“创新”和“培养”。

No.1 活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就意味着英语的教学不再是把英语仅仅当做一种交流的工具,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工具。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够通过学习英语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课标提出了指向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因此,在本学期九年级全册的新课教授过程中,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依据人教版教材不同课型的特点与话题,我在每节课上课之前都会精心设计适合本节课的相关活动,使活动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我的英语教学活动:

1. 以小组活动为单位,让学生在合作中练习英语。如在九年级11单元的教学中,以寓言故事为背景的课文The Shirt of a Happy Man在最终的语言输出过程中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练英文课本剧,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光锻炼了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合作归纳总结能力。课堂的呈现也比传统的讲解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2. 以情境教学为桥梁,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英语。如在九年级第3单元,以问路为话题为学生设置了新学期为新同学用英文指路这一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了本单元的宾语从句以及指路句型。

3. 以课前报告为拓展,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英语。Duty report已经是英语课堂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了,学生按照顺序在每天英语课的前5分钟做自己所写文章的英文演讲。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初中阶段还是有限,怎么样才能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拓宽学生的词汇,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复述能力呢?本学期我在duty report上做了一定的修改。我从图书馆找来了很多实时的英文新闻报纸,让学生自己在阅读报纸的过程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用自己的话讲述的过程向其他同学转述新闻内容,并分享新闻当中的生词。这样一轮下来,我发现学生不光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词汇得到了拓展,最重要的是用英语概括归纳的过程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这一能力恰巧又跟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完美契合。

《以行走,致梦想》No.1活动促教学,素养助育人(康姗姗)

 No.2   

  随着考试形式和题型的不断创新,我们教师的教学形式也要不断创新。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英语课堂的设计不再是过去的一味从头到尾的输入和最后刻板固定的输出,而是遵循学生自身学习规律的一系列精心的设计。我们的英语课应该以学生的学习理解为基础,然后让学生在应用实践中巩固,最终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迁移与创新。所以,关于课堂的创新,本学期我也在课堂中有不少尝试:

   1.用思维导图代替传统板书。因为九年级的英语阅读每个单元有两篇,且篇幅较长,所以要让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和结构有系统的了解就不能像之前一样让学生通过琐碎的问题了解文章内容,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梳理来画出有创造性的思维导图,以此在脑海中构建知识框架。并且思维导图不能仅仅局限于阅读课,听说课、语法课、作文课、复习课都适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过程。

2.用话题整合课本碎片内容。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堂要从碎片化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内容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材并不是完美的,有的单元的课时与课时话题关联性不强,如果只是按照课本课时讲解的话,学生对于整个单元的理解就很难形成逻辑与联想。比如本学期我观摩了初二英语组李芳老师的一节师范课,她执教的是八上第七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语法课,主要讲解由will引导的一般将来时态。李老师并没有对语法进行一番干讲,而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光头强为话题,贯穿始终,在学生对语法进行了充分的练习和认识之后还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渗透了情感教育,一节课可谓融会贯通,水到渠成。另外一节陈胜利老师的公开课是八上最后一个单元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这个单元虽然有话题,但是话题不够贴近生活,在课堂中实施有困难,陈老师便想了个法子把即将到来的新年文艺汇演作为本单元话题,给学生列出了文艺汇演的节目单,让学生在新颖的话题中感知理解了条件状语从句。

3.敢于删减内容,不按部就班。对教材的正确大胆整合不光体现了一个教师对教材和教学重难点的充分掌握,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本学期的备课组会上我们组的小伙伴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时常会仔细结合整单元内容,讨论整合教材或改编教材任务,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形式比按部就班把教材内容上一遍效果要好得多,也省出了很多时间。

《以行走,致梦想》No.1活动促教学,素养助育人(康姗姗)

 No.3 培  

  现在我们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纯的讲课,而是对一群孩子的培养。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总结了我们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做到的三个培养:那就是基于学习理解培养语言能力,基于应用实践培养学习能力,基于迁移创新培养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我意识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再是单纯的“展示-模仿”,而应是具有智慧和温度的“育人-成长”。

  本学期在改变与探索中落下帷幕,下学期即将和孩子们迎来他们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考试,在下学期的复习课当中,我会继续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落实学习活动观,在复习课中探索教学中更多更好的方式,力争在七月摘取硕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