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素养是什么,怎么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昨天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就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成绩如何用、试题谁来命”发表了重要意见。
作为国家考试命题机构的“掌门人”,姜钢主任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新观点,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高考命题的依据——
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二)高考考查的内容——
突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考查内容。(4点)
【解读】
这4项考查内容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学科素养。无论是2018年的高考大纲,还是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都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2019年乃至今后高考的命题热门。那么,高考9科各自的核心素养是什么?2019年高考命题可能会怎样体现?需要考生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先来看看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怎么考——
英语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要素构成。
1.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过去只提听、说、读、写,现在多了一个“看”。这里的“看”在英文里对应的单词是viewing,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语篇的意义。理解这类语篇除需要使用传统的文本阅读技能外,还需要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理解符号和动画的意义。)
2.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3.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思维品质主要指与英语和英语学习有关联性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怎么考
1.听:能通过重音、语调、节奏的变化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能通过听,抓住日常生活语篇的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和文化背景。
2.说:能口头简要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表达观点并举例说明,介绍中外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文化;能在口语表达中,根据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身份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如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委婉,进行日常交际,表达意义和意图,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能通过重复、解释、提问等方式克服交际中的语言障碍,维持交际。
3.读:能在阅读中抓住日常生活语篇的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和文化背景;能区分语篇中的主要事实与观点,能预测语篇的主要内容;能识别语篇类型和结构,能辨识和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及衔接手段,能识别语篇为传递意义而使用的主要词汇和语法结构;能识别语篇直接陈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现象。
4.写:能以书面形式简要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或续写结尾,或表达观点并举例说明,介绍中外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文化;所用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表达主要意思;能运用语篇的衔接手段构建书面语篇、表达意义,体现意义的逻辑关联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