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市:拈花寺

(2025-07-03 12:50:27)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拈花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石桥胡同61号。北侧是西绦胡同、南侧是大石桥胡同、西侧近鼓楼西大街、南距醇亲王府、宋庆龄故居徒步300米、东南距南锣鼓巷2.5公里。北京市:拈花寺

明万历九年(1581年),司礼监太监冯保奉孝定皇太后之命为西蜀名僧偏融所建,初名护国报恩千佛禅寺,简称千佛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赐名拈花寺。

北京市:拈花寺

拈花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分中路和东西二路。中路依次为一字影壁、山门、天王殿、东西配殿、伽蓝殿、东西庑房、藏经楼。拈花寺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建筑的做法兼具了两个时期的特点,为研究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北京市:拈花寺

明万历九年(1581年),司礼监太监冯保秉承孝定皇太后命创建千佛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千佛寺,赐名拈花寺。民国九年(1920年),拈花寺开设佛学研究所。民国十五年至三十四年(1926—1945年),拈花寺律堂开办拈花寺小学,招收各寺庙幼僧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拈花寺内大部分铜质佛像被日本军队掳走。

北京市:拈花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北洋军阀吴佩孚逝世,在拈花寺停灵。1953年,拈花寺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印刷厂管理使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印刷厂进驻并使用,拆除大雄宝殿,寺内铜神像分别移至白塔寺和法源寺。2005年,拈花寺腾退恢复项目被列入宗教团体房产落政专项规划。20091212日,拈花寺发生大火,西配殿被毁。2013827日,拈花寺腾退工作正式启动。

北京市:拈花寺

拈花寺平面呈规则矩形,建筑采用砖木结构,部分地面为青石铺地,凹凸不平,多被水泥和杂草覆盖,仅部分地方可见青石。建筑整体大致分为西、东、中3路,腾退前拈花寺中院与东院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印刷厂厂区,西院为宿舍。中路和西路除大雄宝殿拆外,基本保持原有建筑格局。

北京市:拈花寺

西路一进院倒座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背,合瓦屋面,屋面坍塌,以水泥板瓦补修。一进院大殿,面阔3间,硬山式,过垄背,筒瓦屋面,有排山沟滴。一进院东、西厢房,面阔3间,硬山式,过垄背,筒瓦屋面,老檐出。二进院大殿,面阔3间,硬山式,扁担脊,筒瓦屋面,老檐出,有排山沟滴。二进院西厢房,面阔3间,硬山式,扁担脊,水泥板瓦屋面。

北京市:拈花寺

二进院大殿东、西耳房,面阔2间,硬山式过垄脊,简瓦屋面,建筑残损严重。三进院大殿,面阔5间,硬山式,扁担背,筒瓦屋面,有排山沟滴,前檐檐下有包袱式苏式彩画,单扇门带槛窗,门窗已被更换,4级台阶,老檐出,后檐开窗,红砖砌筑。进院大殿西抄手廓,卷棚式,简瓦屋面,红砖砌筑,塌毁严重。四进院后罩房,面阔5间,硬山式,水泥板瓦屋面。

北京市:拈花寺

中路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和藏经楼。山门,歇山调大脊,无管兽,面阔3间,进深3间,筒瓦屋面,圆券拱门,券脸作云子图案,次间圆券拱窗,三交六碗菱花装修,檐下绘有旋子彩画,并饰有斗拱,一斗二升交麻叶柱头科,平身科明间6攒,次间5攒,枋下书敕建拈花寺,瓦当上有多种图案。一进院天王殿,歇山调大脊,无脊兽,面阔3间,进深3间,筒瓦屋面,檐下绘有旋子彩画,并饰有单昂三踩斗拱。后檐加建房屋。

北京市:拈花寺

一进院鼓楼,二层,歇山调大背,有吻兽、垂兽(部分遗失)和走兽,走兽有3小兽,简瓦屋面,檐下饰有斗拱,角科单昂三踩斗拱,平身科四攒一斗二升交麻叶,四面有门(壶门式),装有障日板(走马板)。原一进院钟楼,已无存。二进院东、西厢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有排山沟滴,筒瓦屋面,戗檐和盘头上有蕃草浮雕,老檐出,檐下后开窗。二进院大雄宝殿,面阔3间,硬山式,过垄脊,筒瓦屋面,北面加建房屋。三进院伽蓝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背,有排山沟滴,简瓦屋面,明间隔扇,次间槛窗,戗檐和盘头上有砖雕。三进院东、西厢房南屋,面阔16间,进深一间,硬山式,过垄脊,简瓦屋面,老檐出。三进院东、西厢房北屋,面阔3间二层,出前廊,硬山式,过垄脊,有排山沟滴,筒瓦屋面,老檐出,花式栏杆。三进院藏经楼,面阔5间硬山式,调过袭脊,筒瓦屋面,戗檐和盘头上有砖雕,前檐一层接建房屋,二层套方槛窗。

北京市:拈花寺

东路一进院大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建筑屋面、墙体被改建。二进院南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合瓦屋面,前檐门窗已被改变,仿套方槛窗。二进院大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带排山铃铛,老檐出,后檐各间开有窗洞。二进院东、西厢房,面阔3间,硬山式,过垄脊带排山铃铛,筒瓦屋面,明间、次间开单扇门,其余为槛窗。二进院西房,面阔10间,硬山式,过垄背简瓦屋面。三进院南房,面阔5间,硬山式,过垄脊,筒瓦屋面,前檐夹门窗,套方槛窗。三进院大殿,面阔5间,出前廊,硬山式,调大脊,有吻兽、垂兽,筒瓦屋面,步步锦横陂,戗檐有浮雕。三进院东、西厢房,面闷5间,硬山式,过垄脊带排山铃铛。

北京市:拈花寺

偏融为西蜀名僧,自户山来游京师时,御马监太监杨用荐之于司礼监太监冯保,冯保又闻于孝定皇太后,太后遂命建专迎褐融主佛事,并出资捐助,由太监杨用负责建寺工程及督造佛像事。

北京市:拈花寺

拈花寺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建筑的做法兼具了两个时期的特点,虽然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留下的建筑大部分结构都未受破坏,这些木结构的做法为研究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北京市:拈花寺

20031211日,拈花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内乘坐路5135路公交车,在果子市站下车前往。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50702日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