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位于地安门西大街南侧、北海公园北侧、北侧是什刹海公园,东距南锣鼓巷1.3公里。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是负责北京市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其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北京市文物工作队。该机构2022年入选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同年完成重组揭牌。
截至2024年,其累计完成考古勘探项目超1129项,保护重要遗址如汉代路县故城、琉璃河燕都遗址等,为中轴线申遗、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考古支撑。研究院还推动“先考古、后出让”政策实施,首创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模式,科研成果涵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著24部及论文近300篇。
城市副中心考古:2018年以来完成勘探68项、发掘56项,保护遗迹1万余座,相关模式获国家文物局推广。中轴线申遗:通过先农坛、正阳桥等节点考古,发现明代镇水兽及元代水系遗迹。琉璃河遗址:新出土“太保墉匽”铭文铜器,证实其为西周燕都,确立北京建城史实证。汉代路县故城:为北京副中心建设提供考古支持,并推动遗址保护。
文物保护:完成北京市首次大规模革命文物普查(186处)、石窟寺专项调查(确认32处石窟寺)。政策实施: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五年内评审保护工程方案1200余项。科研管理:主持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累计发表论文近300篇。
2023年9月至12月,完成海淀北部永丰产业基地考古勘探,面积30.56万平方米。2024年财政预算中,作为北京市文物局下属单位参与“三公”经费预算251.48万元。2022年举办北京公众考古季活动,累计传播考古成果超1000万人次。1960年11月,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改称北京市文物工作队。2022年10月29日,新组建的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正式揭牌。曾用名包括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为北京市属事业单位。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