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梅兰芳纪念馆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梅兰芳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护国寺街与德胜门内大街拐角处。东侧与庆亲王府隔德胜门内大街相望,南距天主教北京教区西什库教堂16.公里。
梅兰芳旧居坐北朝南,是一座典型的小型北京四合院。大门开于院落东南隅,门内有一字影壁一座。一进院北侧有二门一座,二门两侧接有看面墙,院内西侧有门可通西跨院。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梅兰芳于1951年至1961年在此居住,于1986年10月27日辟为梅兰芳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二进院迎门有木影壁一座,正房三间,正房两侧有平顶廊与东西厢房相连,平顶廊东、西两侧院墙各开有月亮门一座。正房后有后罩房七间。西跨院内西房两座连为一体,共六间。梅兰芳旧居是北京仅存的一处保存梅兰芳生前原貌的故居。
清朝末期,护国寺甲1号院为庆亲王庆王府的马厩。民国时期,护国寺甲1号院归禁烟总局,被作为宿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护国寺甲1号院修葺成住宅。1951年,梅兰芳入住护国寺甲1号院(现门牌号改为9号)。1986年10月27日,梅兰芳旧居辟为梅兰芳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1984年5月24日,梅兰芳故居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梅兰芳旧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进院迎门有木影壁一座,正房三间,正房两侧有平顶廊与东西厢房相连,平顶廊东、西两侧院墙各开有月亮门一座。正房后有后罩房七间。西跨院内西房两座连为一体,共六间。
梅兰芳旧居院中四间正房是梅兰芳夫妇生前的起居室、客厅、卧室和书房。客厅风格中西兼容,西边一组牛皮沙发,屋顶悬有西式百合吊灯。中间置有一张六角雕花紫檀木桌和四只红木坐墩。东厢房原是餐厅和梅兰芳女儿梅葆玥的卧室。西厢房三间原是长子梅葆琛一家居住,现展出有梅兰芳的《墨梅》图以及演出曾用过的戏箱等。
1949年周恩来建议梅兰芳回北京居住,当时的梅兰芳有三套房可供选择,护国寺甲1号院(现门牌号改为9号)是梅兰芳重回北京看房的第一站。这里虽比不上无量大人胡同的大四合院和上海马斯南路的洋房,但有个安定的住处梅兰芳便已满足。梅兰芳随即表示“此处甚好,其余两处不必再看。”1951年到1961年,梅兰芳在梅兰芳旧居度过了他最后一段人生旅程。
梅兰芳一生迁居十余次,仅北京就有李铁拐斜街、百顺胡同、鞭子巷三条、芦草园、无量大人胡同等几处,但唯有梅兰芳旧居仍以旧时模样留存于世。梅兰芳旧居外院的南座房原是工人居所和梅先生戏服存放地,现已辟为梅兰芳生平陈列室,展有梅兰芳56年演出生涯内的各种剧照。
1984年5月24日,梅兰芳故居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梅兰芳旧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内公交车:乘坐55路公交车,在刘海胡同站下车前往;北京市内乘坐3、4、13、42、107、111、118、612路公交车,在厂桥路口东站下车前往;北京市内乘坐13、38、68路公交车,在厂桥路口西站下车前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