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什库教堂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4月21日我们去西什库大街乘坐公交车,来到公交车站看公交车还没有来,于是我就四处张望,当向北侧看时、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吸引力我的眼球。
我向北侧移步来到中规中矩的西什库教堂庭院大门,整个教堂座西面东,大门两侧分别悬挂两面竖牌,南侧是“北京教区西什库教堂”,北侧是“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府”。北侧还有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
这里是开放景区,大门内南侧值班室竟然空无一人,我漫步中轴线左顾右盼,道路两侧照明灯杆上悬挂着全国各地著名教堂的简介照片。
庭院内干干净净、安安静静,花坛修整的整整齐齐,到处都是供游客、信徒休息的桌椅板凳,整个庭院鸟语花香,的确是洗的心灵的好地方。
这是道路北侧的景观小品,一个大大的“爱”字、释全了基督教的真谛。西什库教堂,原称救世主堂,又称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原址在中海西岸紫光阁以西,建成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地处蚕池口,故俗称蚕池口教堂。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教堂迁至西什库,1985年恢复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较大、较古老的教堂之一。
这是西什库教堂的正面照片,一群学生模样的香港俊男靓女、正在聚精会神的听引导员讲解哥特式建筑的精美艺术风格。西什库教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建筑平面呈十字形。
教堂正面上方三角形尖顶下面镶汉白玉石一方,整块汉白玉浮雕、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精美程度令我过目不忘。
教堂正门南北两侧还各有一个边门,上面照片是南侧边门,边门两侧镶嵌“聖若望”和“聖伯多祿”两尊圣。聖若望:使徒约翰(Apostle John),为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在传统上认为,约翰是《约翰福音》、三封书信和《启示录》的执笔者,被认为是耶稣所爱的门徒。聖伯多祿:圣伯多禄(希腊语:Πτρος,Petros or ;希伯来语:,Shimn;“hearing”;拉丁语:Petre,又叫圣彼得,圣彼埃尔,名意为磐石,公元1年—公元65年),生在加利利的伯赛大,是耶稣的大弟子,也是耶稣最喜爱的得意门生,为基督教早期领袖,公元65年,受到罗马皇帝尼禄的迫害,被倒钉上了十字架而殉道。
这是位于教堂南侧的便门,游客进入教堂内部参观都要从这里进入。1984年5月24日,西什库教堂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西什库教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教堂,装饰华丽高大明亮的教堂大厅令我震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法国耶稣传教士在西安门内蚕池口修建救世主堂。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救世主堂扩建并开堂。清道光七年(1827年),救世主堂被清政府拆除,并没收全部教产。清同治元年(1862年),救世主堂建育婴堂(仁慈堂孤儿院)。清同治四年(1866年),救世主堂在原址复建。清光绪四年(1878年),救世主堂建印书馆、图书馆。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以救世主堂临近三海在钟楼顶可窥见御园为由,令拆除迁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拨银择西什库地8.09万平方米建西什库教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西什库教堂建成。同年,义和团焚烧西什库教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什库重修,并加高。1958年,“献堂献庙”运动中,西什库教堂被上缴国家,教堂收藏的教会藏书和文献,被运出教堂移交北京图书馆收藏。
1985年,西什库教堂重修,退还北京天主教会。同年12月24日,举行开堂圣典,恢复宗教活动。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西什库教堂全面修缮。2018年8月11日,西什库教堂重新恢复使用。
这是教堂内供奉的“中华圣母”圣像,身着大清朝服装、怀抱小王子的中华圣母美不胜收。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
这是教堂内供奉的“圣母玛利亚”圣像。圣母玛利亚:耶稣是基督教的崇拜对象。按照《圣经》记载,童贞女马利亚受圣灵感孕,在伯利恒生下耶稣。他三十岁开始传教,宣扬福音。后被犹太祭司该亚法控告,经犹太行省的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审判,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然后升天。基督徒相信耶稣还要再来,使信徒得到永生。“耶稣”的中文译音是由希腊语ησους(可转拼为Isous)发音转译,“基督”的希腊语为Χριστς(可转拼为Christos),是希伯来文“弥赛亚”(mshah)的希腊文翻译,意为“受膏者”。耶稣基督有许多别的头衔和称呼:以马内利、神的儿子、人子、道、中保、大祭司、君王、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羔羊、明亮的晨星、大卫的主、拉比或拉波尼(老师的意思)、拿撒勒人耶稣等等。
教堂内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顶俱镂菘菜叶形,柱高4丈9尺。大堂北侧有正祭台和配台,后为苦难堂,苦难堂西墙上镶有樊国梁墓碑。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
北京四大天主教教堂分别是北堂(西什库教堂)、南堂(宣武门教堂)、西堂(西直门教堂)和东堂(王府井教堂)。西什库教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较大、较古老的教堂之一。
1918年11月13日,西什库教堂举办庆祝一战胜利的活动,时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徵祥、参议院院长梁士诒等人与各国公使参会。西什库教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较大、较古老的教堂之一。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