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广府古城景区“杨露禅故居”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居位于永年县广府古城城南门外,出古城南门、过护城河五孔石桥、过环城路即到杨露禅故居,故居坐东面西,背后是龙形湿地公园,对面隔广府专线路与野鸭湖相望。
杨露禅故居门厅房紧靠马路边,三门两窗青砖灰瓦的复古建筑颇为气派,中门门楣上方悬挂横扁,横扁凹刻“杨露禅故居”五个大字。
杨露禅,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自幼家境贫寒,从小酷爱武术,并几次到河南温县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太极拳(又名“绵拳”)。他在学拳期间,非常用功,并深得“绵拳”的要领,先后经历了18年之久,学到真谛。
穿过门厅(检票口),进入一进庭院,南北两侧厢房是“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庭院不大、但整理的非常干净。
第一展室内以图片和展板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杨露禅其人其事。杨露禅故居是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宗师生前的住所。杨氏故居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坐东面西,分两个院落,主要有茶棚、居室、演武厅、碑廊组成。
第二展室详细介绍了,杨氏太极拳的一招一式。杨露禅回到祖籍之后,他对陈氏架式进行了多处改进,创造了一套一百单八式杨氏太极拳的拳路。这种强身祛病的体育运动,从永年推向全国,发展到海外。
正房的中堂东侧摆放八仙桌一张、八仙桌两侧放置太师椅一对,东侧墙壁上悬挂杨露禅画像一副,画像两侧悬挂对联一付。上联:荣光无不照;下联:怀古亦何深。杨露禅画像上面悬挂横扁,上书“太极拳好”四个大字。这是邓小平的手书,落款是一九七八年1月十六日。
中堂北侧房间是杨露禅的卧室,北侧墙壁上悬挂太极拳五字真言: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中堂南侧房间是杨露禅的会客室,室内青砖铺地,生活设施比较简单。杨露禅故居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建筑,始建于晚清时期,总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故居原有房屋75间,现存42间,分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排列。两侧轴线的院落早年不幸被毁,但中轴线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沿中轴线有三进院落。
一进庭院东侧的正房南北两侧,各设置一座小型开放式碑房,里面展示的石碑都是功德碑。杨露禅故居始建于晚晴时期,总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部分。
我从一进庭院正房南侧的过道进入二进庭院,北侧是一栋长长的碑廊,里面展示的石碑都是为纪念美国、日本、德国、瑞士、马来西亚、奥地利等太极拳弟子捐款复修故居所立。1992年,杨露禅故居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复建,整个建筑比原貌规模更大、更高。另外还增设了杨式太极宗师雕像、纪念馆以及供人歇息的凉亭、茶座等。
与碑廊相对的复古建筑门口悬挂竖牌,上书“中国永年杨露禅太极学院”。门口左侧悬挂告示牌,上书:扬露祥太极学院广府弟一学院,学太极到学院,学院吃住都方便,随到随学。地址:杨露禅故居向南1.5公里,太极小镇下车,向西走300米即到。联系电话:13831069005。院长:韩清民。
宗师杨露禅(1799-1872),是太极拳运动中兴代表人物,他先后用了二十年时间,三下陈家沟学得太极拳精髓,粘黏走化,引进落空,千变万化,神出鬼没,达随心所欲的境界。从此,太极拳由不为人所知到为人颂扬,由秘不示人到广为传播。
历史上王公贵族、文人学士也纷纷投师门下。为适应这些人群的需要,杨露禅删改陈式老架中发劲、跳跃等难度大的动作,创编了一套架势舒展大方、动作圆润、柔中有刚的“绵式”套路。后由其子杨健侯、杨班侯和其孙杨澄甫修润定型,形成了当今流传最广的杨式太极拳。
我喜欢周游全国探幽访古,也喜欢深究当地的文化底蕴。还有名人故居也是我打卡的地方,如果你也是名胜古迹的爱好者,在去旅游之前应该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上详细了解广府古城内外的名胜古迹位置,以免人在此城中,不识古城真面目,错过应看的景点,抱憾此行。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