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邯郸市:何家大院

(2024-12-30 23:29:30)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何家大院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大社镇大社村西北角有一处名为又一村的百年庄园——何家大院。邯郸市: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位置祁县城南街路东面积4200平方米。辉煌时坐拥土地6000亩,最后沦落贫下中农该庄园分东院、西院两处,中间有一条南北街道隔开。

邯郸市: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两院共占地一万六千余平方米。西院为主体建筑,原有大小院落26座、房舍500余间。东院为何家养殖场、加工房、仓库、草料场、长工住处等建筑设施。整个庄园建筑规模宏大,建筑格局独特,堪称冀南名庄园。

邯郸市: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始建于同治末光绪初年。至光绪中前期,何家大院由年轻的何芝瑞(又名何老先)执掌家事。他治家有方,至中年时,已拥有土地六千余亩,成为武安县南端地区的首富。此时的何芝瑞大规模扩建庄园,家业发展到鼎盛时期,何家大院在方圆百里已赫赫有名,北至洺河川,南至漳河边,要数庄园好,武安何老先的顺口溜在当时广为流传。

邯郸市:何家大院

建国后由于庄园分到了各户,保存的不很完好,有好多空闲的房子已经破败。何家大院的建筑属城堡式格局。庄园西院四围各长一百余米,基本呈方形。北边是六米高墙,没有大门,只有一个小后门,可通后花园。东边临街设正门,此门翘檐抱厦,石阶五级带坡石,狮头青石大门墩,高门槛,宽门框,门前两边各置一块上马石。

邯郸市:何家大院

门楼隔街对面是大影壁,高三米,横长六米,砖雕山竹图案,精致宽阔。映壁墙北侧五米处有一门洞,进去为一院落,堪称劳动人民的智慧杰作。此庄园南边、西边各有外门、二门。南门上方砖雕匾额上书又一村三字。三面门洞全用砖石砌成拱券式,宽阔、厚实、坚固。

邯郸市:何家大院

门洞上方建有箭楼,楼屋四面开有瞭望窗和枪眼,以备防卫。庄园内院落与院落之间留有五尺宽的通道(也叫马道),通道内备有楼梯可达房顶。从某一院落进去绕通道登上屋顶可到别的院落,通道的设置,既可方便防卫和逃逸,也可防范火灾蔓延连烧。庄园外围屋顶沿外墙全部砌有带枪眼的三尺高砖栏马,若遇敌情,护院枪手登房凭栏马御敌。

邯郸市:何家大院

庄园内主要院落挖有地下通道,通道既连通别的院落,也通往村外旷野沟壑某隐蔽处。若遇险情,家人便入地下通道藏身或逃避。庄园内的几处院落,有的座北朝南,有的座南朝北,形成对面笑的布局。院落中间各有一条三米宽、几十米长的小街,路面用麻青石铺砌,走车马不裂,下雨天不滑。

邯郸市:何家大院

庄园内有水井、碾磨、粮库、伙房、油房、粉房、骡马处等设施,犹如一个村庄。庄园内人口众多,除何家男女老幼外,还有管家、长工、丫环、佣人、护院、喂牲畜的,以及娱乐戏班儿的演员。每到夜色来临,庄园三面铁皮包裹的大门一栓,俨然一方世外小天地。

邯郸市:何家大院

据说,何家大院从光绪中期形成规模至民国中期,百多年间,强盗响马曾多次来何家大院抢劫,但都未得逞。在何家大院这26座院落中,最精华的建筑要数客位院西大院客位院即迎宾院,其中又有三道院,第一院为小跨院,也叫洗尘院,方砖墁地,青石铺阶,石阶两旁,左植海棠一株,右植绿竹四根,意寓喜迎四海宾朋。小院南边建廊台木楼,木楼彩檐雕栏、格扇明柱,鲜靓清雅。

邯郸市:何家大院

向北登石阶穿过庭,进入第二道院,此院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前墙全部是明柱支顶雕花格扇。北房为迎客正室,青石台阶五级,长廊台宽六尺,四根明柱支撑抱厦廊檐,廊楣上彩绘花草人物、山水流云。此客厅内长五丈、阔丈五,大明柱八根支撑屋顶长梁。前排正前两根明柱之间,放一座巨大屏风,长一丈、高六尺,紫檀框架,中间镶有彩绘山水图案。大厅沿墙四周摆设红木桌椅,客人入座后有茶点伺候。客厅后山墙开一门,穿堂可到第三道院———后楼院,这些院楼房高深,上面有护院枪手把守。整个客位院第一院小巧清雅;第二院富丽堂皇;第三院高大威严。在客位院温和亲切的氛围之中蕴含着一股强大的震慑力。

邯郸市:何家大院

西大院是何芝瑞的居住地,此院在何家整个庄园建筑群中最开阔、最高大、最亮堂。进大门,迎面北墙砖雕麒麟望松影壁。影壁前是一方天井,长宽各丈许。左拐,登五级石阶,进大院二门,前面又是天井一方,东西长三丈、南北宽丈许。天井南边是高大南屋,明柱廊台抱厦、石阶三级;北边是砖砌花墙一堵,中间开彻地圆门,进此门才算真正进入正院。大院方砖墁地,南北长16米,东西宽8米石阶明柱。

邯郸市:何家大院

东西厢房各四间,北房七间,石阶七级带坡石,正三间瓦脊抱厦,两根硕大明柱支撑。廊台宽六尺,长条石压边,方砖铺地,平整坚固。廊檐上端通楔二尺宽的云头牵板,彩绘山水花草戏文图案。此房从屋地面到屋顶,通高足有五米,又建筑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因而显得巍峨壮观,高出两边厢房近一半。更奇特的是东厢房的北、南、东边不与邻近屋舍挨靠,而是留有八尺宽的过道。既可通北房东端的暗室,又可环绕院落穿行。这一布局设置得十分隐蔽,陌生人站在院中,根本看不出来。假如有来犯者贸然进院直奔上房的话,那么居住者听见动静即可从暗室进东房后的过道,绕到来犯者背后;如果来犯者人多势众,主人开正房后墙的过庭门,可到第二进的后楼院,登楼可凭高拒敌,亦可溜之大吉。

邯郸市:何家大院

综观这座院落,气势宏伟、流光溢彩、高雅富丽,而又机关暗设。这种精妙的建筑设计可谓独具特色,包含着美学、民俗学、建筑学、历史学等种种文化内涵。何家大院南大门上的又一村是何家大院的主人何芝瑞有意雕刻上去的。给庄园取名又一村,有三层含义,一是在位置上,整个庄园四周是六米高的墙体,不与其他民居相邻,是一个典型的村中村。二是在宗族上,庄园里的何姓男女无论其辈份大小可以对庄园外的何姓男女有管教的权力,也就是在宗族上庄园里的人是统治者。三是在经济上,庄园里的人富有,而庄园外的人贫穷,庄园里的人是地主,庄园外的人是奴仆。

邯郸市:何家大院

何家从发迹到鼎盛至衰败,前后经历了三代人,大约六十多年的时间。何家在第一代当家人何芝瑞(又名何老先)去世后,就开始败落。衰败的原因除了世道不稳,战乱频繁外,过上富足生活的何家子孙,开始抽大烟,不出三年抽光了家底,就开始卖地,何家原来的六千亩土地,到解放前卖的只剩下六十亩。解放后何家由原来武安县城南的首富,变成了无粮无钱的贫农。何家大院历经百年风雨,庄园面貌受损严重,房屋建筑有的坍塌,有的已被分居的农户改建,尤其是何家后花园至今已荡然无存。但是何家大院的大部分主体建筑还在。睹物思人,应了哪一句名言:“福不过三代”!盛衰60年令人唏嘘不已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41230日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