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2024-11-18 23:25:51)
标签:

旅游

分类: 周末逛青岛

沈鸿烈故居位于观海一路8号,一栋欧式风格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沈鸿烈别墅旧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正阳关路7号,约建于1936年。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成立时间1936沈鸿烈主政青岛后,虽然也曾暂居总督官邸,但沈氏不同前任,他一心要做平民市长,所以旋即搬到观海一路8号的市长官邸,沈鸿烈在青岛的官邸还有多处:德县路7号是当海军司令期间住所,金口一路22号住所,信号山路8号是二姨太住所,正阳关路7号是三姨太住所。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沈鸿烈先生,曾担任青岛市市长,对当地的发展贡献良多,受到不少人的怀念。沈鸿烈主政青岛期间,整修了前海一线、崂山沈鸿烈古道、崂山北九水沈鸿烈书屋”、在青岛举办中国商品交易会等等,他的事迹,正面评价居多,但也有一些不那么光彩的过往。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沈鸿烈在青岛的官邸分布广泛,显示了他的权力和影响力。德县路7号是他在担任海军司令期间的住所,这个地址体现了他军事生涯的一部分。崂山北九水沈鸿烈书屋”是他接待客人的地方,金口一路22号是他另一个住所,可能是为了适应不同职务的需要。信号山路8号则是他为二姨太所选的居所,展现了他家庭生活的另一面。而正阳关路7号,则是留给他的第三位夫人,每个地址都承载着沈鸿烈生活轨迹的不同章节。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这些住所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沈鸿烈个人理念和生活态度的体现,它们记录了他在青岛任职期间的点点滴滴,以及他对城市管理和民众关系的独特见解。今天的正阳关路7号,虽然已经不再是沈鸿烈的居所,但它仍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静静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沈鸿烈(1882~1969),湖北天门人,字成章。1906年赴日本留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军机处参谋。19134月任北京政府参谋本部上校科长。1916年任赴欧观战团海军武官。1918年回国后兼任陆军大学海军教官。19204月任吉黑江防军司令部参谋长。1922年任东北航警处处长。1923年创办葫芦岛航警学校,任东北海防舰队司令。1927年任海军副总司令、代理总司令。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这是位于北九水的沈鸿烈小道。

九一八事变后,任青岛特别市市长。19381月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任内积极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反革命政策,破坏山东敌后抗战。1941年调任国民政府农村部部长。1942年兼任国家总动员委员会秘书长。19448月任国民党中央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1945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调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48年任考试院铨叙部部长。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政策顾问。 1917年,日本大使馆被炸,沈鸿烈将土肥原贤二的很惨了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由于历史的原因,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东北海军没有统一到中央海军军部,故东北海军的军费开支始终在东北地方财政收入中列支。·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海军虽然安全撤至青岛等地,但却丧失了财政来源,军费开支遇到极大困难,官兵军心动摇。当时,以海防第一舰队舰队长凌霄为代表的东北海军高级将领曾多次向沈鸿烈建议夺取青岛的行政权,以发展海军的陆上势力,解决军费来源问题。这个建议深得东北海军将领的赞同。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沈鸿烈正想借用凌霄等东北海军留日系将领的势力,达到逼使国民政府同意任命其为青岛市长的目的,所以对于这个建议从内心里是同意的。但是,他却以军人不宜干涉政治为由拒绝了凌霄等人的建议,其目的在于迫使留日系将领发难,从而达到既能使中央政府同意任命他为青岛市长,又能排斥留日系其它将领独揽东北海军大权的目的。凌霄等人见沈鸿烈拒绝了他们的建议,便决定乘沈鸿烈来崂山向海军官兵训话之机,将其扣押,迫使沈鸿烈同意他们的建议,并夺取沈的军权。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193112月初,沈鸿烈来崂山指导舰队训练,凌霄等人乘机将其软禁于太清宫内,并迫使其向张学良发电,称病辞职。凌霄等人的举动,引起了东北海军内航警系(原东北航警学校)军官的不满,他们认为沈鸿烈与凌霄等人同为留日学生,又共同创建东北海军,有事应共同商量解决,采取扣押、逼其交权的办法是不道德的。因此,以海圻舰水兵第一分队副队长关继周为首的航警系中下级军官组成了一支敢死队,登陆太清宫,解决了警戒的士兵,将沈鸿烈救出。沈鸿烈随即解除了事变的主谋者凌霄等人的职务,并遣送回原籍,从而排除了异已,独揽了东北海军的大权。这就是著名的崂山事变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10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沈鸿烈在青岛执政6年。19321935年间,他抓教育、建学校、定规划,设立民众教育馆、职工补习学校、女子补习学校等,每年均增加必要的教育经费。注重抓市政建设,前后修建了大港三号码头、青岛船坞、青岛体育场、青岛市礼堂;扩建和修建了青岛栈桥、薛家岛码头、四川路海军栈桥、小港第二码头;拓宽了崂山的道路,加修了崂山里盘山梯子石阶;整修了市内主要交通道路。此外,还整修了西广场、马虎寓、脏土沟,设立了救济院习艺所感化院等。在其任内,沈鸿烈也忠实执行国民党中央反共亲日方针,多次破坏中共组织,逮捕共产党人,并镇压工人罢工与学生运动。为此,南京国民政府奖许青岛市为全国模范市称号。19361937年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意欲再度占领青岛,加之西安事变等缘故,沈鸿烈进退维谷疲于周旋。19376月,青岛成立保安处,沈鸿烈亲兼处长。七七事变后,青岛局势紧张。“8·14德县路事件发生后不久,日商各工厂相继关闭,两万余名日侨陆续回国。101日,蒋介石任命沈鸿烈为青岛陆海军总指挥。124日,蒋介石电令沈鸿烈实行焦土抗战政策,伺机撤离青岛。1218日,蒋介石再次电令沈鸿烈炸毁日商纱厂及其重要企业。1225日,日本驻青总领事率员降旗回国。1226日,日本海军封锁了青岛海面。122824时,沈下令炸毁20多家日商工厂。1231日拂晓,沈鸿烈带队撤离青岛。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撤离青岛后不久,沈鸿烈当上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山东省保安司令、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鲁苏战区副司令。抗日战争初期,沈鸿烈与八路军及其他抗日革命力量的合作关系尚好,曾制定实施八条抗日施政方针。随着蒋介石反共不抵抗政策的加紧推行,沈鸿烈开始反共。1939年春,沈部秦启荣首先制造了太和惨案,破坏山东敌后抗日斗争。皖南事变之后,沈鸿烈公开打出防共、限共、反共、剿共的旗号。1941年冬,沈鸿烈调任国民政府农林部长。之后曾任过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193112月,沈鸿烈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青岛市市长。沈主青达6年之久,苦心经营,对青岛的开拓发展是有贡献的。他建了三号码头、船坞和海军造船厂,重视教育事业,举办了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主持修订了《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在城建、民政、教育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使青岛得以快速发展,青岛被南京政府赞誉为模范市,蒋介石对沈鸿烈甚为满意。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及南京方面,都希望沈鸿烈表态。深受张氏父子器重的沈鸿烈处在两难境地,他决定张学良、蒋介石都不得罪。他先致电南京政府,敦促他们妥善解决事变,积极营救蒋介石,接着又致电张学良:鸿烈受张氏知遇,已届两世,感恩图报,时系吾衷,平日言行,无不出自忠诚。顷读通电,惊悉西京兵谏,骊宫幽蒋,殊失将道。在此内忧外患日急,千钧一发之时,委座一身,国家安危所系……”他要求张学良必须保证蒋介石的安全。蒋介石回南京后,得知沈鸿烈的态度和作法甚为满意,视沈为心腹。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国民时期孔祥熙,沈鸿烈,宋美龄等人出游.

沈连夜电告南京蒋,蒋复电对沈的作为颇致嘉许,并说今后行止可自行决定。沈鸿烈遂下令,自1229日起全市撤退,限3日内撤尽。31日晚,沈鸿烈带着3个随从人员离开了青岛,乘车到徐州谒见李宗仁。李宗仁指示他把部队带到曹县驻下。到曹县后,沈又给蒋去电报,告知现状,恭候钧示。1938125日,蒋刚处决了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正在物色接替韩的人选,收到沈鸿烈的电报后,拟让沈接任,惟一担心的是沈控制不了韩的老部下。遂复电沈鸿烈,大意是韩复榘违令放弃济南,撤兵后退,已在汉口正法,拟以沈鸿烈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职,对于安抚军民有何意见,希即详细电复。沈在复电中提到,自己主青6年,与韩军将领、鲁省硕儒多有交往,相知颇深,对于政情民俗亦甚熟悉,安抚军心民心稳操胜券。此电报打消了蒋的惟一疑虑,没过几天,国民政府便明令沈鸿烈任山东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沈鸿烈主鲁期间,正值日军大扫荡之时,胶济沿线及省内大城市均被日军占领,沈在省政府成立了一个游击政府。在日军大扫荡中,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的部队和沈鸿烈的部队受到不少损失,而群众基础好的八路军,作战灵活机动,又有群众掩护,力量有了发展。沈鸿烈反共的结果是他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蒋介石见沈在山东实在难以支撑下去了,于1941年秋,以召回述职为名,调沈鸿烈回后方,旋即公布沈鸿烈任农业部长,至此,沈鸿烈结束了主鲁生涯。

青岛市:沈鸿烈故居遗址

沈鸿烈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战略顾问,由于没有实职,他便杜门谢客,埋头写书。其晚年著有《读史答记》、《欧战与海权》、《东北边防与航权》、《收回东北航权始末》、《青岛市政》、《抗战时期之山东党政军》、《抗战时期之农业建设》、《抗战时期之国家总动员》、《浙政两年》、《消夏漫笔》、《政海微澜》、《五十年间大梦记》等。从这些书目结合沈的历史看,这是沈鸿烈在逝世前对自己的一生所做的主观总结。19693121840分,因心脏病医治无效,去世于台中市省立医院,终年88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41118日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