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王母山景区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王母山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融道教、佛教于一山,是王母文化的发源地,华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明代王母祠、清代乾隆和光绪年间的石碑、王母道观、玉皇阁、甘泉寺遗址、唐代石狮等。 
新建项目天宫位于景区云顶之上,海拔1100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有蟠桃盛宴厅、天庭圣境体验馆、王母观、天梯、蟠桃园、瑶池等景点。
“王母山”古称房山、铁山,俗称王母观山。自古便是文化名山,据清代《平山县志》载汉章帝幸赵,祀房山;《元和志》云山在县西北,一名王母山,汉武帝于山上立祠,今王母观也;隋开皇以山名县;《汉书地理志》记载蒲吾县(平山)有铁山,即房山也亦日西山五代梁贞,成德军节度使张道林辞官登王母山入朝阳洞修仙,不知所终。
之后到民国年间,历代在山上重修,增修,扩建观、寺、庵、堂之举甚多,处处名胜古迹,其中著名的有王母道观、玉皇殿、观音庙等。王母山是历史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名山。
王母道场始于公元前112年,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王母山庙会,自宋代开宝元年繁盛至今,香火依然鼎盛。
悬崖雄险,云深林密,绝壁上的千年古柏簇簇滴翠,花果盈坡,山山飞瀑,壑壑争流,幽谷潭池成串,百鸟争鸣,小兽相逐。古刹、新庙犹如宝石般散落满山苍翠的林海之中熠熠生辉。每年春秋传统庙会,来自山东、山西及周边十余县市的香客和游人数十万,人山人海盛况空前。美丽神奇的传说为景区平添了无尽的趣味和神秘色彩。
天宫位于景区云顶之上,海拔1100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有蟠桃盛宴厅、天庭圣境体验馆、王母观、天梯、蟠桃园、瑶池等景点,金碧辉煌,气势磅礴,运用全息投影、VR科技,呈现鲜活的天庭故事,打造出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
王母殿是王母娘娘得道成仙和讲经说法的道场。据唐《元和志》记载:“山在县西北,一名王母山,汉武帝在山上立祠,今王母观也”。相传汉武帝在一次巡游天下时患病而卧床不起,受王母的指引来到了王母山,饮用王母井的圣水疗疾而痊愈康复。为表达感恩之情,每年都便携众官员到王母观拜谒,饮以琼浆,奏以霓裳。后来他下令在王母山上修建了皇家祠堂,即王母观。汉武帝在山上建皇家祠堂后,赐山名为“王母观山”,并敕封为“天下第一灵山”、“天下王母祖庭”,世代朝拜。
王母娘娘梳妆台:相传为王母娘娘每天清晨梳洗打扮的地方,其高度为70.18米,恰巧与王母娘娘得到日7月18日数字相同,可谓神奇之至。从地质学来说,也是太古界变质岩系以片麻岩层在地质历史早期经历地壳变动而形成的太柱状地型。
王母娘娘洗脸盆:传说王母娘娘在王母观修行时,每天早晨来这里沐浴梳妆。沟中的红玉石长板上有大小五个石潭,四个小的叫洗脸盆,最大的那个是王母瑶池,是王母和仙女们洗脸梳妆与沐浴的地方。红石头据说为仙女们洗脸时流下的胭脂晕染而成。
蟠桃盛宴厅是以多媒体声光电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天庭圣境体验馆是以王母娘娘自身美丽传说为依基,并融合了大家耳熟能详、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通过多媒体科技互动的多种新兴技术手段加以呈现。
在王母山上的王母观里有一口水井,人们尊称它为“王母圣井”。王母圣井里的泉水清冽甘甜,回味绵长,只有喝过的人才知道这水的神秘美妙。方圆十里八乡的居民常来这里取水,他们都相信王母圣井里的圣水能除病疗疾,化解灾厄,福佑安康。
天台书院主要为游客提供特色美食、住宿、娱乐等,是集文化交流、特色民宿、创意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度假的四合庭院,正房单檐硬山楼阁式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粉墙灰瓦檐下饰以彩画玉石雕栏,坐落于二十余级的台基上,敞亮舒适,古朴典雅。东西配房单檐悬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屋檐下是名家苏轼的彩画。
南房大门左右三间各带耳放两间,其内设有商品部、书画创作室、学识报告厅、品茶室、高级客房、餐厅、厨房等服务设施,是文人雅士、专家、学者研习、创作的绝佳场所。曾有欧阳中石、范鲁、李铎等不少名家来此创作出许多神品流传世间,影响极大。
甘泉寺遗址:坐北朝南依危崖临深涧,傍飞泉挟天梯,地势壮美开阔,原建有山门、天王殿、菩萨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伽兰殿、龙王殿、禅堂、厨库等,有僧众百余人,香火鼎盛。至清末,屡经兵灾,日渐衰败,文革期间被彻底损毁。现留有一只出土的唐代石狮,以及清代乾隆年间的碑刻、石亭、角兽及汉、唐、宋、金、元、明、清残瓦碎砖、琉璃件,足见此寺修建年代之久远。
相传是王母娘娘进庙前暂歇之地。王母娘娘将足踏的五彩祥云停放崖下沟谷,理理鬓发,整整衣裙,拂去一路风尘,稍坐片刻即由众仙女簇拥进庙。如果有缘,我们可以在此看到崖下漂浮的彩云,听到远去的銮佩之声。这里冬暖夏凉,特别是暑天十分凉爽。游人至此即可躲风避雨,又可饮用玉皇圣阳泉的泉水解渴疗疾。饮用了玉皇圣阳泉的泉水后,人们会疲惫皆无,精神百倍,飘飘然心旷神怡,荡荡兮欲神欲仙。临谷远眺,青岚叠翠,流云如涛,山峦如舟似岛,犹如登舟行海,驾云升空。
三天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天有九重,三天门是其起点,过了三天门就是进入了仙界。游玄德道长在三天门的门庭上边题写了匾额。从这里向西直通狮子坪甘泉寺、玉皇阁、南北台,向北通逍遥谷十里画廊、张果老修道成仙处、北台王母观。此地是在王母山的半山腰三岔处,海拔高度六百多米,当地人说五天一场浇花雨,一年准下七十二场雨。这里雨水丰沛,草木繁茂,山泉众多,是王母山特殊地形造成的。
山之南北二台中间是一条向东南敞口的深沟,而且由沟口到沟掌地势渐高,相对高差很大,山下平野无垠,山上巨峰若屏,自东南来的湿空气自然而然的就侵入深沟,遇山崖即抬升,便形成地形雨,或出现云海雾观。广为流传的民谚:早看东南,晚看西北,雷雨三场,说的就是它的气象奇观。
万卷经书是王母娘娘存放的经书,王母山为古老的太古界变质岩系以片麻岩层为主的岩层,在王母观下岩层,近于水平,经沟头溯源侵蚀产生崩塌,形成了上百米的悬崖峭壁,其上为台状地形和岩层褶,典型函件的片麻岩石崖景观,也就是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万卷经书。
旧王母殿无可考究的创建年代,碑刻记述明代重修,历经数百年风雨,多次冰火仍保存完整,属不可移动之珍贵文物。相传汉末明初,王老道有一天腾云驾雾来到了北京城,坐在了皇宫内的金銮殿顶上。惊动了皇上出来查看,王老道说:“皇上你说我是哪一位。”,皇上说道:“你是天台上的王老道,你坐我的金銮殿顶上,难道要夺我天下吗。”王老道说:“比比本事吧”,说完后飞身而去。
王道长做了许多纸人纸马,并对人夸口:“我用人干活,根本不说累,就是不能沾着水。”最后王老道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对徒弟们说:“我要去平山城东门里冯三油铺打桶油,我走后你们千万不要动那小柜柜”。王老道走后,徒弟们嘀咕起来,商量后大家找来炉鎚铁棍就撬柜子上的大铁锁,柜盖嘣的一声掀开来,“忽”地一声,一团黑气冲出屋外,霎时无数人马都飞到天上,“杀“杀”一片震天的呐喊声和刀枪碰撞的响动,向四面八方乱冲乱闯。王老道这时已走到王母河滩,仓促之下就在河边正襟危坐念起咒语来,过了一会儿,之间雷鸣闪电,浓云下倾盆大雨便从天而降,黄云中的人吗纷纷跌落下来,变成了薄薄的小纸片人。
这件事很快传到京城,皇帝立即派大兵捉拿王老道,大批官兵将王母山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王老道和徒弟们各施法术跑了,只剩下一个瘸腿道士被官兵捉住了:“人们说王母山道士都会法术,你会什么。”。瘸腿道士叹口气说:“我只会碗里种高粱,早晨种晚上收”。不过半个时辰,只见茶碗内慢慢的有一颗碧绿的嫩芽拱出土来,随后就嗖嗖地往地上张,一会就已长到云彩里了。瘸腿道士说道:“你们上去看看高粱熟了没有”,官兵们大眼瞪小眼。道士说:“你们都不敢上,我上去”,说罢便爬了上去,只见那高粱一颤一颤的,但道士的手脚却越来越麻利,高粱在疯长,道士越上越高。当官的大叫一声:“不要让他逃走”。一个士兵手起刀落砍断了高粱秸,“嗖”的一声,瘸腿道士骑着高粱秸就飞走了。
旧玉皇殿:玉皇大帝是天地三界十方主宰,旧俗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上天后向玉皇大帝汇报过去一年里各家的好事、坏事。为了察真情、求实际,玉皇大帝就要在腊月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查看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当地人们来此点炮放鞭,敲锣打鼓吹笛奏乐,高执伞盖棋牌用銮驾抬回泥像,摆上丰盛的供品,焚香叩拜,由善男信女打起扇鼓,口念咒语,手舞足蹈一番,再送回殿里。人们这一天起居,言语特别小心谨慎,人人争取好好表现,博取玉皇大帝欢心,以求降福来年。
一九四三年左右,侵华日军在王母山、藤龙山构筑了烽火线,修建了九座堡垒,八路军和地方民兵为了拔掉堡垒,多次与日军交战,一天八路军五团在民兵的带领下潜伏北台玉皇殿与巡山的日军遭遇,激战中日军炸毁了北台的山门仙女堂等珍贵建筑。您看到的殿前散落的覆莲柱础、石雕瓦檐、前檐石、后雕神像残段和破损的石殿顶就是那时造成的。我们要永远要牢记日寇的罪行,必须紧跟党中央的部署,锐意进取为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观音庙:这里原来有成片的大栗树,叫栗树坪。住有两户山家,盖有茶棚,是专门为接待前来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而设立的,每年二月十五王母山庙会半月,每天赶庙的人数有时竟达三、四万人,各地的商贩、香客、游客等云集王母山,人山人海,灯火通明,香烟缭绕,热闹非凡,千百年来兴盛不衰。同时还有附近各村民间艺术团体前来助兴,各显神通,打扇鼓、扭秧歌、耍灶火、跑旱船等等艺人们尽情表演。小青垴上茶香、饭香、焚的香熏人欲醉;笑声、唤声、喝彩声似潮声震天。
河沟西边原来建有三官庙:关帝庙、观音庙,因年久失修,早已无存。现有北京李大善人捐巨资建眼前的观音庙,坐落在灏天池,背靠落迦案,面对香炉峰,门前碧波荡漾,虹桥飞跨,一代红墙垂花大门,庙中乔木成荫,优雅洁净;大殿重檐歇山、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碧瓦朱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坐落在高大的月台之上。殿内供观音菩萨、自在观音、送子观音;南配殿是药王殿,内供药王孙思邈;北配殿是财神殿,供财神赵公明。
十里画廊:自沙滩地三岔向北,峡谷幽深,两岸树木丛生,清澈的溪流换换流淌,潭池就像明珠成串,梯田的果树四处飘香。宽敞平展的石砌游路向幽深的谷中蜿蜒伸去,两旁的嘉木时而浓荫垂绿如洞,时而疏朗光影若花,各色的野卉千般色点染绿岸使得两岸如同锦缎般绚丽,百鸟歌声婉转就像名家演奏的乐曲。
十里画廊两侧的山岩苍翠欲滴,在波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五彩的奇幻光华,岭头的奇峰怪石在流动的浓云薄雾中似跃如腾,似天神前来赴会,似仙女在漫舞。随着石径的起伏,千仞石壁的奇峰入云,奇形怪状的岩石临崖横道。
这里的古代遗踪处处,还有许许多多神秘美丽的传说,若隐若现殿宇,时断时续的钟罄,是不是使您遐思无尽,可谓不晓云中身是客,飘飘荡荡到天堂了呢。
猫石不仅仅是一块外形像猫的石头,而是与神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传猫石是文殊坐骑青狮神兽的化身,文殊随佛祖如来登坛说法,遣使其守卫在山门口,为他的相貌凶悍,惊吓到了不少的香客,所以文殊将其变为民间温顺的家猫形象,一天天,一年年,经年久远,守卫在山门口的青狮神兽变成了猫形石头。
鸡石和猫石一样,不仅仅是一块外形像鸡的石头,它同猫石一样肩负着自己的职责,鸡石是佛祖如来随从的金翅鸟神禽的化身,如来率弟子在北台讲经说法,为肃静佛家圣地,派遣其协助青狮神兽守在山门口,一个监管地下,一个监管天上,为隐匿真身,金翅鸟神兽就化作民年喜人的家鸡形象,经年久远就变成了鸡形的石头。
王母山景区有天宫餐厅、天台书院农家餐厅两个餐厅可供千余人同时就餐。菜品以农家菜和养生菜系为主,食材来自大山及绿色有机农场,保证为客人提供健康绿色菜品,体现绿色、养生的消费理念。特色菜品有农家大锅菜、书院野菜、特色烧土鸡、王母炖鱼等。
交通信息:石家庄——王母山景区。线路1:西柏坡高速→东焦出口→钢城路→南苏线右转4公里→王母山景区线路2:西柏坡高速→岗南出口→南苏线左转4公里→王母山景区。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