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2023-12-19 23:04:17)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阳和楼位于正定古城的南部区域,燕赵南大街绕阳和楼两侧而过,它的东南侧是著名的临济寺,沿着燕赵南大街南行六百多米就是广惠寺,过广惠寺就是正定古城的古城墙南门“长乐门”。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阳和楼始建于金末元初,元、明、清均有修葺。楼七楹、建立在高敞的砖台上,台下有圆拱洞门,东西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其布局略似北京天安门端门,但南面正中还有关帝庙一所倚台建立。今人痛心的是阳和楼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拆毁了!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阳和楼始建于金末元初,和北京的端门非常相似!阳和楼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中心至南城门的中段,横跨正定城南门内燕赵南大街上。阳和楼全年免费开放,周一至周日 上午09:00至晚上21:30。阳和楼东西长66米、南北宽21.6米。梁思成在《正定调查纪略》中写道:“在大街上横跨着拦住去路,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阳和楼的平面极为简单,是七楹长方形。 阳和楼建在8.6米高敞的砖台上,南面为正面,正中悬挂写有“阳和楼”的楷书大字牌匾。东侧有阶梯可上下。砖台下穿左右两洞门,行人车马可以通行。两门之间,南有关帝庙,庙前有牌楼、旗杆和狮子,牌楼之内是大门,门内为平面呈丁字形殿宇。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砖台上便是阳和楼,高10米,面阔33米,通进深13.5米,单檐琉璃瓦宫室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共七间,中间五间敞开着,两头各有好似钟鼓楼的单间,楼外东西各有碑亭一间。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阳和楼范围内还有一座关帝庙,在阳和楼的正南两门中间,最前面有多层月台,这是关帝庙南侧第一层的两个高大的关帝庙规模不大,但设置十分完备。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第二层上的一对石狮,大家注意看!这一对石狮子摆放比较传统,雄狮在东侧、雌狮在西侧。石狮子后面是第三层,是一座四柱三门翘角双飞檐琉璃牌坊,中门门楣上方镶嵌横扁,上书“忠义千秋”四个金色大字。牌坊北侧中门门楣上方也镶嵌横扁,上书“恒古一人” 四个金色大字。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牌坊后面有两层平台,围着精美的石栏杆。据《正定县志》载:1489年(明弘治二年),“滹沱河溢,冲坏城墙,大水从城西南角入,从东北角流出。全城居民死亡无数,幸存者仅阳和楼左右数十家”。可见阳和楼是风水宝地,“龙脊”隆起处。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上两层平台,就是关帝庙的山门,山门门楣上方悬挂金扁,上书“关帝庙”三个金色大字。山门左右设置一对铸铁狮子颇有情趣。脚踏小狮子的母狮在东侧、脚踩绣球的雄狮在西侧,母狮看着雄狮龇牙咧嘴似笑非笑……。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过山门就是关帝庙的正殿,门楣上方悬挂竖扁,上书“武神圣殿”四个金色大字。类似于阳和楼这样的古建筑,在中国数不胜数,但是附带这样精巧的关帝庙,的确为数不多。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进入正殿,迎面是左手捧书、右抚须凝神注目于兵书的关圣帝,端坐于供台之上。正殿栋梁上悬挂两个横扁,上侧金扁、上书“威灵默佑”四个金色大字。下面金扁上书“浩气长伸”四个金色大字。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正殿东西两厢还有四位站立的从神是关平、周仓、王灵官和张仙。三国以后,人们把关羽看作盖世英雄。历代帝王则把关羽作为忠义的化身,并视为皇家的保护神。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西厢供奉的王灵官和张仙。随着关羽的地位不断提升,关羽逐渐被神化,成为神灵即“伏魔大帝”、“关圣帝君”;民间则称其为“关公”、“关帝爷”、“恩主公”。关羽成为中国人的大神以后,其庙宇遍布中华大地,甚至西北边陲、西藏高原都建有关帝庙。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阳和楼东侧拱门。

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修阳和楼记》写道:“阳和楼者,镇府巨观也。横跨子午之逵”。“每登于斯,南瞰滹水,北瞻恒岳,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飘然若出尘世,御天风于九霄之上”。历代帝王官员、文人学士多登楼观景,赋诗题字。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登阳和楼一层的过度房间,这里是一家销售正定县纪念品的商店,从商店内的木楼梯可以登上阳和楼。正定县不少文人闲士、达官贵人多在阳和楼附近兴建宅第。楼北不远处便有明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梁梦龙”的御封牌楼和“梁氏宗祠”。清代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的“蕉林书屋”亦在附近。元人纳新《河朔访古记》载:“左右挟二瓦市,优肆娼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可知这里之繁华。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阳和楼二层的大殿,现在是一家茶室。

阳和楼的梁架结构最为精巧,襻间替木皆运用自如。当心间及次梢间梁柱间之接合,各个不同;在作风上着眼,值得注意的第一点是四角角柱之生起,非常显著,角柱头比平柱头高出约23厘米。第二点是阑额上之刻作假月梁形;月梁的做法在北方极不多见。屋脊两端微微的翘起也是《营造法式》里的一种做法。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二层茶楼的经营间。

阳和楼所在的南大街是正定城历史中轴线,人称“龙脉”:龙头是阳和楼和关帝庙,龙尾在城北头的龙王堂。龙的双眼是阳和楼的两个门洞,龙的前脸是关帝庙的平台,龙须是关帝庙的两根旗杆,龙的鼻子是关帝庙前向外鼓出的两处半圆形庙台。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南宋理学家朱熹题的“容膝”方石嵌于楼上正中央。明崇祯年间名贤敬送的“广大高明”横匾则悬于楼外北侧。阳和楼最有特征的便是斗拱。阳和楼和斗拱在分部上;本身各件的权衡上;与楼身之比例上;及与梁架之交接上,都有许多罕见的特征。它虽没有宋式的古劲,但比清式斗拱却老成得多多。五铺作,单拱,出双下昂,计心造-单是单拱一项就非明清所有。下层昂实是假昂嘴,但是上层昂及耍头都挑起后尾。宋以前的昂多挑起后尾,明清溜金斗则假昂在下,而将耍头及撑头木加长挑起。此处所见则一昂是假,一昂是真挑起,同时耍头后尾也挑起。这个或许可以说是晚宋初明前后两种过渡的式样。且可作昂的蝉递演变得实在的证例。补间铺作第二昂下用华头子承托,本是宋制,但在柱头铺作,则用平置的假昂,而在昂下刻作假华头子,如北平智化寺斗拱之制。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中国古建泰斗曾四次到正定考察,对阳和楼有过深入的研究。“兵荒马乱”的1933年,梁思成先生自“北平”来到正定。“有阳和楼及县文庙两处重要发现”,梁先生对阳和楼则更是情有独钟:“沿南大街北行,不久便被一座高大的建筑物拦住去路,很高的砖台,上有七楹殿,额曰阳和楼,下有两门洞,将街分左右……这就是《县志》里有多少篇重修记的名胜阳和楼”。当年梁思成先生登上阳和楼,写下了“凭槛送目,可抚四塔”,“北瞻恒岳,南瞰滹水,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的感慨。梁思成先生还为阳和楼照了很多照片,现在能见到的阳和楼照片,多数都是梁思成当年拍的。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阳和楼东西两侧的角亭。

中国历史上名楼众多,没有哪一座楼对文化的影响能够超越正定的阳和楼。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在阳和楼上成就了她在正定的辉煌。阳和楼的厚重,令那些因为一篇名人佳作而声闻天下的所谓的名楼就像一个个暴发户。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阳和楼的航拍照片,可以看清阳和楼的全貌。

在元代,阳和楼周边是真定最繁华的区域,据元人纳新《河朔访古记》载:“左右挟二瓦市,优肆娼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文人雅士喜欢登阳和楼把酒临风,吟诗作赋,聚集在阳和楼上研讨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就是在阳和楼上的一次次碰撞中,元曲从民间俚语入诗,转向创作的文人化、专业化的全面过渡,最终成为“一代之文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阳和楼就是元曲的摇篮。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站在阳和楼东侧看正定古城,阳和楼下面的东侧广场,正在搭建舞台,这里是正定县民文化娱乐演出的不二场所。

在正定有许多庙宇古迹,但这些庙宇在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能找到类似的建筑。而阳和楼却不一样,将阳和楼放在中国建筑史、尤其是元代建筑史中进行比较、评价,那么它是“孤品”和“奇迹”。梁思成老先生对于阳和楼在‘文革’中被毁十分惋惜,多次扼腕,建议重建阳和楼。它的价值就在这里,因为它是孤品,只有正定有。在正定民间,关于阳和楼的传说有很多,对于阳和楼的研究,一直在继续。《元曲犹唱阳和楼》、《道教圣殿关帝庙》、《阳和楼与周易文化》、《历史文化名楼阳和楼》等一大批研究成果,是正定各界对于阳和楼的缅怀以及对它复建的渴盼。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站在阳和楼的北侧看燕赵南大街。

2010年召开的政协正定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十位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复建阳和楼,打造元曲之乡”的提案,阳和楼这一历史文化名楼再次进入人们视界。作为历朝历代“镇府之巨观”的阳和楼曾被梁思成先生高度评价。正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称,阳和楼作为“九楼”之首,现在应该让它再次出现在正定城的中轴线上。

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

这是梁思成1932年拍摄的阳和楼老照片。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正在参与筹拍《历史文化名楼——阳和楼》。分上下两集,上集主要是通过解密的方式,给人们展示已经遗失多年的古楼,它曾经在正定文化、河北文化、京畿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无可替代的建筑地位和文化价值;下集则从阳和楼历朝历代的几次修缮说起,解密掩埋在历史中的重修原因、修缮细节,确定阳和楼的复建是重建正定标志性建筑这一理念。阳和楼是正定不可多得的、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有“独占性”的一座楼。它的复建,会拉动正定乃至石家庄的形象,成为正定另一张知名名片。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31219日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