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开元寺”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山门北侧是国家级文物保护碑、私人捐赠的纪念碑,再北侧是一个不大的免费停车场,但是大部分停车位被周边居民的私家车占用了,我去的时候恰逢一辆车出场,勉强停车入位。
进入山门,顺石台阶下行,南侧放置一尊巨大的赑屃,此赑屃早有耳闻,今日目睹还是震撼的我目瞪口呆!赑屃,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六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祥兽。赑屃又名 霸下、鳌、龟趺、填下、龙龟等。外形似龟,善驮重物,多用以驮负碑础。古人为给死后的帝王圣贤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常用巨大的石碑立于赑屃背上,意在依靠他的神力,可以经久不衰,千秋永存。
2000年6月22日,正定县城忽然热闹起来,老老少少纷纷赶到县城常山影剧院西面的一处工地,争相观看22日上午在这里发现的罕见巨型赑屃(音"闭希赑屃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状)碑座。
发现这个巨型赑屃碑座的地点位于正定常山影剧院附近的府前街西侧,正定房管所准备在这里开发兴建两栋住宅楼。当挖掘地基时,在地面以下1.5米左右的土层中发现的。
在大赑屃的南侧,墙角处摆放着两排古代石狮子。你看!前排大石狮子呲牙瞪眼威风凛凛,后排两位正在窃窃私语说前面大石狮子的坏话,后三石狮子听着前面两位的悄悄话,忍不住哈哈大笑……。
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寺内现存主要建筑为三门楼、天王殿、须弥塔、钟楼和法船殿遗址。其主殿在后,钟楼、须弥塔于殿前左右对峙的布局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穿过三门楼,北侧是位于须弥塔和钟楼南侧的门殿,园门两侧镶嵌着两通石碑,西侧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钟楼、塔;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定县人民政府,1982年7月23日公布。东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钟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河北省人民政府;1988年1月18日公布。
须弥塔位于法船殿遗址前西侧,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高42.5米,是一座砖石结构九级密檐式方塔。
正方形塔基,塔身底层砌1米高石陡板,于四角浮雕八躯力士,形神毕肖。
第一层正面辟拱券门,门楣上端嵌"须弥峭立"石额。二层以上塔身渐收,并于正面开一方形小窗,顶端塔刹,砖砌刹座,中间雕仰莲,全属剥杆,装四宝珠。
须弥塔形式古朴,稳重端庄,外形与西安大雁塔相似。虽经明代大修,仍保持明显的唐塔风格。2005年9月,对塔进行了加固和局部维修,此次维修在塔刹宝珠内发现全银器、玉器、铜器、玛瑙、丝、绢、经书等各类文物千余件。
这是须弥塔一层塔内供奉的三圣佛。
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已毁坏。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
位于须弥塔和钟楼之间的砖石台基是“法船殿遗址”。法船殿原为一座重檐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现仅存遗址。殿内正中原放置一座石船,石船上供奉铜质一佛二菩萨像,法船意为佛法如船,可以拯救世间众生渡过生死苦海,了脱生死。此种以供奉具体形像来表现大乘教义的殿阁,在全国尚属孤例。
位于钟楼西侧的古碑是“真定开元寺重修浮图记”。此碑刻立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梁清远撰文,隆兴寺主持僧海昇书丹。碑文主要记述了开元寺唐代须弥塔于清顺治十八年坠毁后重修等事宜,是研究须弥塔沿革的重要史料。
钟楼位于开元寺的东侧,钟楼与须弥塔东西相对而立,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式二层楼阁建筑,面阔进深皆为三间,四周有台明环绕,在结构上保持着早期建筑古朴庄重的风格,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钟楼。楼、塔左右对峙的布局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你看唐代钟楼的沧桑木门,上面刻满了1200年的岁月痕迹。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都曾给予此钟楼高度评价。1990年9月19日,在清理钟楼底层"水井"时,发现了地宫。出土雕饰精美的石函一方,被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一级文物。钟楼上悬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造型古朴,亦为唐代遗物。
钟楼一层正中有圆井,与二楼悬挂的钟口相对。二楼为木结构,四面各有门与四周木栏环台相通,楼上通风透光。四周有台明环绕,在结构上保持着早期建筑古朴庄重的风格,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开元寺钟楼。
开元寺钟楼上悬钟一口。开元寺钟楼上层被清代改建,下层木构件仍为晚唐遗存。开元寺钟楼下层地面中心偏东北的位置有地宫一座。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名净观寺,是正定古城八大寺院之一。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额开元寺。晚唐时期,开元寺钟楼修建。
钟楼一层悬挂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千年古刹开元寺史料展”。正定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存是名城构成的核心成份。清光绪年重修的《正定县志》中记有寺院46座,城内八大寺院尤为著名,开元寺为其中之一。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原名净观寺,隋改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奉敕改以开元为额,宋、明、清均有重修。综合历史资料可知,寺院鼎盛时期建筑有天王殿、三门楼、伽兰殿、给孤堂、毗卢阁、钟楼、须弥塔、法船正殿,布局严谨,规模可观。历经沧桑,现存建筑有三门楼、天王殿、钟楼、须弥塔和法船正殿遗址。而塔与钟楼左右对称布置的平面布局为我国现存古代寺院的唯一实例。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古迹,1988年对唐代钟楼进行落架复原性重修,使其更具时代风格;2005年对须弥塔进行了整体加固和局部修复,使其再现了高耸挺拔的雄姿;2008年复建了三门楼,使开元寺布局得到进一步恢复。如今,千年古刹开元寺以其独特的古代建筑之美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