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登崂望东海_2018
登崂望东海_201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682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2023-12-03 21:45:01)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正定天宁寺位于正定古城的中部区域,它的南侧是中山东路、西侧是镇州南街,东侧距离隆兴寺1000米。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这是位于中山东路路边的四柱三门石牌坊,牌坊中门门楣上方镶嵌横扁,上书“天宁寺”三个金色大字。石牌坊的东侧有一个小型免费停车场,但是大部分车位都让周边居民的车辆占用了,我去的时候转了三圈才等到一个随时有人让你挪车的位置。我觉得景区旁边的免费停车场,应该对周围居民限时停放,尽量方便外地自驾游的客人。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石牌坊北侧门楣上方也镶嵌横扁,上书“古刹無塵”四个金色大字。穿过石牌坊,迎面是一座三通道的大理石石桥,石桥上的石栏杆镂空雕花制造精美。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过了石桥,前面是三组下行的石台阶,每组石台阶的中间设置内容各异的大理石浮雕,看上去颇为上档次。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下三组石台阶,来到天宁寺山门前广场。带雨廊三开间的山门、翘角飞檐歇山顶式仿古建筑。门厅西侧是售票处,这里是收费景点,门票价格15.00元。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山门东西两侧置石狮子一对,看上去有点喜笑颜开的感觉,出于保护目的用铁栏杆围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石碑,镶嵌于山门的西侧墙壁上。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宗时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奉敕改为天宁禅寺。据史料记载,寺内原有主要建筑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牌坊、天王殿、重门、前室、凌霄塔、后殿,现仅存凌霄塔。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穿过山门门厅,进入一进庭院。迎面是重门,重门两侧的石狮子颇为少见。狮子是佛的护法,具有避邪镇恶的功能。此对石狮呈蹲踞状,前肢支撑,后肢弯曲,身背直挺,颌下饰须三绺,鬃毛呈现螺旋状卷曲至颈部。既无汉唐石狮的神异勇猛,也无明清程式化的敦厚驯服,再结合元代天宁寺繁盛之状分析,此对石狮应为元代之物。1934年,德国籍女摄影师赫达莫里逊用她的镜头纪录下了天宁寺石狮的可爱形象,为我们留下了多张石狮的图像资料。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穿过重门,进入二进庭院,迎面空地上有一组石磨盘形状的石基,这是天宁寺前大殿遗址。清光绪元年刊《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当时寺院规模宏大,轴线分明,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凌霄塔、后殿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晨钟暮鼓,香火鼎盛。直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天宁寺还有相当规模的建筑群:“正殿五间,前承抱厦三楹,殿后浮图九级(即凌霄塔),高插云际,屹然,为一郡之观,与须弥、澄灵、多宝诸塔相辉映”。民国初年,寺院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前大殿遗址北侧就是凌霄塔,早期称"慧光塔",后人根据其挺拔、高耸、直冲霄汉的雄姿,称之为"凌霄塔",又因其以木构为主而俗称木塔。塔平面呈八角形,为九级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塔,高40.98米,可供人登临。一至三层为砖结构,四层为砖木混合结构,五至九层为木构架,外部轮廓逐层递收,给人以稳定柔和之感。其精妙之处在于塔心室四层以上保留着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的塔心柱结构。罗哲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一书中谈到此结构时指出:"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尚存这一种结构形式。"其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凌霄塔自唐朝创建后,宋庆历五年(1045年)重修,金皇统元年(1141年)大修,明清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81年对凌霄塔再次进行修缮。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凌霄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现存的四座古塔之一,是正定现存四塔中最高大者。因其巍峨挺拔、直插云际,故名凌霄。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当地百姓俗称木塔。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这是凌霄塔一层塔内布置情况。凌霄塔共九层,为典型的密檐楼阁式,其平面呈八角形,高40.98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为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为木结构。在结构形式上,塔身下三层与以上各层也迥然两样。下三层除塔檐的椽飞为木制外,其他诸如斗拱、角柱均为砖仿木结构。二至四层各层由外出冰盘檐构成的狭窄平座也均为砖仿木结构。冰盘檐结构形式美观大方,自然得体,在现存塔中极为罕见。每层正面各辟拱形门或直棂窗。四至九层每面分为三间,斗拱、檐飞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杀,从而形成抛物线外廓,给人以轻盈挺秀、稳重柔和之感。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用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这样的结构对塔身稳定性非常有利。这也是古代修建木塔常用的方法,然而,保存下来的实例并不多,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一书中指出:“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方式”。凌霄塔外观好似高层楼阁,每层均设门、窗,塔内逐层设置楼梯,可以登临远眺。由第一层进东、西、南三门可至塔心室。进北门沿阶梯可登临顶层,纵览古城壮丽景色。因其是古时正定的制高点,此处的胜景自然免不了引发文人墨客的诗兴,清代文人谢庭芝就曾有诗曰:“萧寺峻峭百丈楼,佩萸载酒到高头。云擎旭照三关晓,天接沱光一色秋”。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凌霄塔自清早期重修后近三百年间一直未进行过维修,到我国解放时已残破不堪,尤其是经过1966年邢台地震后,毁坏更甚,塔刹坠毁。此后,又因风吹雨打,塔身的八、九层也相继坍塌。为保护这座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198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予以重修,在保持原貌的原则下,于1982年进行了落架重修。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凌霄塔共九层,有砖阶可登至三层。四层以上设中心柱直通塔顶,各层楼梯改为木制,顺楼梯可攀至顶层。塔身的下三层与以上各层结构迥然不同。下三层仅椽飞为木制,斗拱、角柱均为砖仿木构。四至九层似在下三层基础上再建,每面三开间,柱子、斗拱、椽飞皆用木制。塔身之上为刹座、覆钵、仰叶、相轮、宝盖和宝珠组成的塔刹。整个塔形外观宏伟,而又显得轻盈挺秀。现存塔身,基本保持金代建筑风格,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在中国古代佛塔建筑中是少见的。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这是天宁寺内现存的千年古槐树。石家庄市古树名木资源标志牌号:13012310002。类型:古树。拉丁名:Sophora japonica L 。树龄:1000年。中文名:槐树。科属:豆科槐属。保护等级:一级。管护单位/个人: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监管单位:正定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监管电话:0311-83500227

   石家庄市正定县人民政府;二 O 二二年七月制编。天宁寺院内西侧的宋代千年古槐,历经沧桑,依然生长旺盛,古槐具有忠诚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千年古槐树也寓意着长寿、吉祥、平安。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凌霄塔南侧有两通古碑,这是西侧“重修天宁寺正殿记”。此碑刻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青石质,笏首。碑身高1.92米,宽0.72米,厚0.21米。该碑主要记述了天宁寺兴盛时寺院建筑布局及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地方官绅助缘,重修正殿、重门之事宜。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这是东侧“重修天宁寺佛殿碑记”。此碑刻立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青石质,笏首,碑身高2.08米。该碑主要记述了天宁寺塔前佛殿遭火灾后于乾隆二十六年地方善信重建的过程。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历史上天宁寺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有凌霄祈福的习俗。凌霄塔始建于唐,塔为寺院灵气之所在,绕塔祈福,是人们祈求天下永远安宁的一种形式。天宁寺无愧一州伟观之誉。就其规模而言,位居州城四大寺之首,四大寺即天宁寺,东寺,西寺和干佛寺。历经沧桑变迁,今天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大体布局。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绕塔祈福。塔为寺院灵气之所在,绕塔祈福,是人们祈求天下永远安宁安康的一种形式。顺时针绕塔一周阖家幸福;绕塔两周福寿双全;绕塔三周国泰民安;绕塔四周四季丰财;绕塔五周天下为公;绕塔六周皆事顺利;绕塔七周世界大同。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这一通石碑是“重修木塔天宁禅寺记”。此碑刻立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碑文主要记述了明永乐初天宁寺住持澄公长老起盖正殿五间,内供佛像三尊。澄公圆寂后,地方官员出资重修木塔扩建寺院事宜。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这一通静静地躺在墙角下的古石碑是“重修天宁寺木塔记”,缺乏保护令人心痛!此碑刻立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碑文主要记述了木塔凌霄汉之雄姿及副都纲续凤于明正德初年重修木塔之事宜。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这是立于天宁寺二进庭院一偶的“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殉难处”的纪念碑。一九三七年十月九日,正定城沦陷,侵华日军烧杀奸掠,逾万民众躲入天主教正定教区主教府暨主教座堂避难。遣使会会士文致和主教及其八位同伴为保护中国妇孺免遭日军污辱侵害,遭日军绑缚,宁死不屈,当晚被残杀焚尸於天宁寺凌霄塔下。九位国际友人为义殉难,必获上苍福报,并永为世人铭记。特立碑以志。公历二零一四年十月九日。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九位殉难者英名:文致和主教荷兰籍(Bishop Frans Schraven , CM (1873-1937), Dutch );柴慎成神父奥地利籍(今克罗地亚Fr . Thomas Ceska , CM (1872-1937), Austrian / Croatian);艾德偲修士荷兰籍(Bro . Antoon Geerts , CM (1875-1937), Dutch );霍厄玛神父法国籍熙笃会会士(Fr . Emmanuel Robial , OCSO (1884-1937), French Trappist)。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当前天宁寺主体建筑是凌霄塔,寺外还有几座亭,相互映衬。进门处有一棵很大的泡桐树,大大的淡紫色的花瓣落了满地。门口有两个表情特别可爱的石狮,象是两个小孩儿在斗气似的。如果风刮得大,塔上的风铃玎玲作响,很涤荡心灵的声音。凌霄塔始建于唐代,是八角九级的楼阁式塔,三层以下是砖砌,之上则是木构。介绍上说,凌霄塔的下面三层都建有“冰盘式平座”,有利于稳定。另外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它里面的一根“塔心柱”,从塔的底部一直支撑到塔顶。塔心柱结构形式,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称:这种塔心柱结构,“我国仅河北正定天宁寺木塔尚存这一结构形式,是极为珍贵的实例”。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这是天宁寺导游图

凌霄塔在千余年的沧桑巨变中屡遭毁损,1866322日地震时将铁质空心枣状塔刹震毁,此后,又因风吹雨打,塔身的八、九层也相继坍塌。为保护这座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人民政府组织力量进行了全面勘察,并在力求保持原貌的前提下,于1981年落架重修。

河北省:正定县“天宁寺”

  19829月,在对凌霄塔进行修缮前的勘察过程中,于塔基内发现地宫,之后河北省文研所、河北省古建队和正定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其进行了清理,出土文物57件。其中两件宋代涅白玻璃舍利瓶,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一级文物;三件宋代银棺,两件宋代银鎏金净瓶、宋代银鎏金重檐楼阁片、宋白釉酱斑葫芦式舍利瓶、宋福寿满堂铭文铜镜等由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二级文物。另有两方刻有铭文的石舍利函。从宋崇宁二年(1103年)石函铭文可知,该塔原名慧光塔,而金正隆六年(1161年)石函则有"自唐代宗朝起寺建塔至宋庆历五年重修又至大金皇统元年再建宝塔一座"字样,明确提出寺与塔的创建及维修年代。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31203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