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2021-08-23 15:46:10)
标签:

旅游

分类: 周末游山东

 丁公石祠位于九仙山东南麓的叩官镇丁家楼子村东部,丁家楼子村委会的旁边,来这里自驾游的游客,把车辆停在村委会大门口旁边即可。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青岛市至叩官镇丁家楼子村127公里,距五莲县政府26公里,交通非常方便。自驾游从五莲县出发,沿着G342国道东行,至兰陵路右拐弯,上兰陵路南行可直达丁家楼子村。这里就是名遐迩的九仙山之阳,此处即叩官镇丁家楼子村。黄色面包车车尾大门就是丁家楼子村村委会大院,车头石墙内就是丁公石祠。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这是矗立在丁公石祠石牌坊右侧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碑,一九九三年五月设立。高风与孝思,千载共山清。省文物保护单位确立后,有关单位进行了保护与修缮。如今,每逢清明时节,方圆百里丁氏家族,扶老携幼,汇集石祠,祭奠先祖。

 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这是丁公石祠南侧的“仰止坊”,也是石祠的南大门。仰止坊与石祠南北相对,中间相距约10,坊之左右各垫双层长方形雕云纹座,上立四棱抹角石柱,柱之前后各辅石耳。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石柱正面凹刻对联一付,上为一咏一觞畅百年之逸兴”,下为勿伐勿剪绵千载之遐思。石坊门楣上方面额书仰止坊三个大字,前题赐进士中宪大夫湖广副使前巡按直隶监察御史丁公讳惟宁字少滨主人题 后缀万历三十八年孟冬吉旦不肖男耀斗述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这是仰止坊北侧,门楣上方镶嵌石板,凹刻山高水长四个大字。系地方名人丁耀斗为颂扬其父丁惟宁的功德,以昭后世而兴建。石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二月,年底落成。石祠坐北朝南,全部用石料建成。由祠、坊、门组成。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穿过仰止坊,沿着庭院中间立砖铺就的便道前行,迎面就是石祠的正殿。石祠面阔3间,一门三窗,七檩两梁,重梁双柱,柱头雕昂,石板瓦雕花脊,龙形双鸱吻,长91,宽513,总建筑面积467平方米。门眉之上刻柱史丁公祠”5字。“柱史,即御史别称,为丁惟宁生前所任官职。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进入祠内正堂北壁上方镶嵌石质横扁,上刻羲黄上人四个大字,为太原王稚登书。正中悬挂着七世祖丁惟宁神像,祠堂是八世祖建造的。神像两侧悬掛一付对联,上联:一部金瓶梅;下联:千古丁公祠。

 丁惟宁五子丁耀亢撰写《续金瓶梅》。清初,丁耀亢因此书被治狱入罪,获释后,他在诗中感叹“误读父书一成赵括”似乎是说自己因读了父亲丁惟宁的《金瓶梅》,而又作续集,导致了灾难。这给后人产生联想,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丁惟宁。这一发现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造成了一时的轰动。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丁惟宁,字汝安、养静,号少滨,诸城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嘉靖四十四年进士(1565)。曾授清苑县令,升四川道监察御史,巡抚直隶。万历十四年(1586)督饷陕西,授湖广郧襄兵备道副使。因遭诬陷,于万历十五年(1587)十一月辞官归里,隐居九仙山,殁后敕授文林郎,诰授中宪大夫。丁惟宁有六子,以长子耀斗和五子耀亢负有才名。丁耀斗,字虹野,万历乙巳(1605)科进士,诰敕房中书舍人。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紫阳道人,《续金瓶梅》作者。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两侧东西间北壁正中各嵌石碑一通,两山墙之正中各嵌石碑3块,合计八块。碑刻内容有《柱史丁公石祠记》、《九仙山丁宪副先生祠堂歌》、《游览诸公留题》等。丁惟宁退归乡里后,“性好山水,游九仙山乐之”。万历三十六年(1608),其长子丁耀斗在此建石室三间。万历三十七年(1609),丁惟宁卒。万历三十八年(1610),迎惟宁神主入石祠,并在石祠南建仰止坊。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祠内石碑记述了石祠修建的经过、丁惟宁的诗作、当时官员和文人游览石祠后的题咏。仰看石祠,为七檩两梁,重梁双柱,四棱抹角柱侧有雀替,雀替为装饰用,应为后世修补而添加。环顾石祠内外,除门窗外,建筑不用一草一木,一金一漆,均为用糯米汤、麻稻、石灰,砸起来以后,进行粘合石条堆砌而成。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丁公石祠建筑材料全部是用当地五莲山、九仙山一带的坚硬的花岗岩雕琢而成,大理石耐腐蚀、抗风化,自石祠建成至今410年的历史,可以说完好无损,经过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毫发无损实属不易!当时建成后60年,康熙七年,因为郯城大地震引发的九仙山地震,当地很多建筑都毁坏了,而这座石祠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艺术之匠心独具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这是石祠北侧照片,原祠内沿墙一周有料石砌筑高l米、宽062层高台,台上供奉丁氏世祖灵位。丁惟宁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非常(讲究)孝道,有着良好的家风。作为后代,应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把良好的家风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东望五莲西九仙,鼎峙形成三不朽。有人用这诗,来称赞丁公石祠建筑精美,非常牢固,可传承千年,与五莲山、九仙山并存不朽。然而在近代石祠却差一点毁于一旦。近代有些人想着搞破坏,想把大门楼子套上大绳拉倒,村中老人制止破坏行为未果,大绳已经套上了,一拉没拉倒。这房子就保护下来了。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一部金瓶梅,千古丁公祠”。明代的全石建筑固然少见,但这样的规模和工艺水平,单凭建筑本身很难让其天下闻名。丁公石祠之所以名震寰宇,让无数文人墨客趋之若鹜,当成心中宝贵的圣地去朝拜,却是因为石祠纪念的丁公也就是“金瓶梅”作者丁惟宁的缘故。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丁公石祠”

 白石堂初构,恍疑是玉堂,层峦舒望眼,曲涧引流觞。丁公石祠依山傍水,地势高阔,巍巍壮观,成为九仙山旅游胜地的一大景点。我欲吹箫乘鹤去,相期黄石白云间。主人仙去已四百余载,丁公石祠从深邃的岁月中走来,饱历沧桑,依旧牢固而温润,在幽静的深山下独守,守卫着丁氏后人的心灵,孝老敬亲;守护着丁家楼子村的古韵味道,醇香且厚重……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10823日星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