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2020-10-18 22:59:41)
标签:

旅游

分类: 周末游山东

计划去英雄孟良崮主题公园旅游,在百度地图搜索沿途古迹景观,位于英雄孟良崮主题公园东侧16公里的“黄山寺”,因为我对探幽访古情有独钟,所以决定前往一探究竟。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上图就是孟良崮景区与黄山寺的位置图。我自驾游习惯于出行前做足功课,游览目的地行车路线周围15公里范围内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都要了解清楚,如果时间允许即可顺便游览。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我们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心中热血沸腾。然后沿着“岱孟线”去“黄山寺”遗址探幽访古,行车20分钟,看到道路南侧有一个景点指示牌,上书:“向沂南 心怡然”,中间“黄山寺”3个大字,牌子下面还有8个小字“至圣故里 红嫂家乡”。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我们的行车方向是从西南往东北方向,过景点指示牌20米左右,道路南侧有一个“Y”形路口,就是白色SUV出来的道路。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汽车按照高德导航指引的方向,在山间道路是左拐右转,来到黄山村导航提示音:“目的地就在道路左侧”,我们停车在水泥桥上,下车左顾右盼四处张望,依然没有发现类似寺庙的建筑,于是开车在小山村街道四处转游。向村民打听,回答“这里就是”,或者是“已经没有了”。我一头雾水,毕竟百度地图清楚的标注黄山寺的位置,大老远的跑到这里看不到黄山寺终不死心。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我又转到小山村的东头,一栋白色农家院的门口闲坐一位老太太正在晒太阳,于是点头哈腰的上前询问,老太太口语清脆地回答:“近在眼前!过水泥桥北侧就是”。刚才我来来去去经过水泥桥好几趟也没有发现遗址,经老太太指点,果然发现水泥桥东侧矗立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中间凹刻“黄山寺遗址”五个大字。落款是“沂南县人民政府 20109月公布”。保护碑的背面碑刻是“黄山寺遗址位于孙祖镇黄山寺村内,面积400平方米,是一处元、清代古遗址中的寺庙遗址”,还有具体的位置和坐标。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我们过水泥桥立即右拐,沿着村路上行,这里树木遮天蔽日,一看就是有年头了。

在孙祖镇三里沟村东北约一公里处、里庄村北大约两公里处有个自然村,原名叫黄石寺村。著名的黄石寺就在山前,自然村是得名于这座寺庙的。元代是黄庭观,后来又叫黄石寺。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遗址周边遗留大量的石质古屋,现在基本上已经人去屋空,土得掉渣老态龙钟,拍摄古代场景都不用费劲搭建。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旅游资源,如果把瓦顶更换成茅草顶就元朝味道十足了。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前行340米,我看到两棵高大的银杏树被分别圈在两个农家院里。前面的民房白墙红瓦,水泥砖垒的院墙,天蓝色油漆刷过的铁院门,感觉建造时间不长。东侧院落内有一棵银杏树,虽然院门紧锁但是院内民房已经无人居住,院中杂草丛生门窗大开。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在前面两棵银杏树的北侧还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同样套在一个农家院内。院内杂乱无章,感觉有人在此居住。高大的银杏树遮天蔽日,覆盖了整个院落,看树干得34人才能合抱,估计树龄都在千年以上。黄山寺,又名黄石寺,也称黄庭观。观则为道教之地也。旧《沂水县志》载:“黄石寺,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黄石寺村因寺而得名,后俗称为“皇上寺”,因传说是皇帝曾避难的地方。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在遗址西南方还有一通青石质元代石碑,碑下赑屃雕刻精美轮廓清晰,碑身与碑帽为一体,整石雕刻而成,通高237厘米,当前基本上完好,上面字迹斑驳,碑文依稀可辨。碑帽两条相互缠绕的龙之间有一平整空处,有“黄庭观记”四个字。碑身高161厘米,宽87厘米,厚17厘米。正面为《黄庭观记》碑文,背面为施主姓名。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这是古石碑的碑帽特写照片,碑帽雕刻精美,是二龙戏珠图案,形态活泼,栩栩如生。这样一通珍贵的历史文物,沂南县人民政府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任凭风吹雨打石堵土埋让人无法理解!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遗址内的建筑已经墙倒屋塌,看建筑遗留细节此房屋应该是天灾人祸毁坏的庙宇。石寺历史悠久,闻名远近。又加上后面的蒙阴顶子以及靠西的黄石山高耸挺拔,前面有丘陵遮掩苍松劲柏植被茂密。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在三棵古银杏树的附近还有一口古井,井内依然水量充沛,附近地势较低的村民依然从这里引水日用。无论是古寺庙还是自然村都是依水而居,毕竟水是生命之源。只是当地村民卫生观念不强,井口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这是古银杏树南侧的石质老屋,因为无人居住且年久失修墙倒屋塌了,此情此景我觉得尤为可惜!如果哪位有识之士或者当地政府重建黄山寺,并且原汁原味的恢复古村风貌,是山东省不可多得的宝贵旅游资源。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这是古银杏树东侧的一座石质老屋,随着人去屋空杂草树木已经开始占领庭院、院落的边边角角,大自然吞噬人类活动痕迹的速度令人震惊,当地政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协刻着历史故事的老屋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这里流传有皇帝曾在此避难和对和尚“罢(耙)了吧”的传说,就逐步衍化为俗称的皇上寺村了。黄石寺历史悠久,苍松劲柏茂密,时常云雾缭绕,是一处隐蔽而清幽之所。

     某年,朝廷发生叛乱,当朝皇帝离开京城,辗转来到了这里,发现此地不仅是一块风水宝地,更适合于躲避战乱,于是就在寺院中住了下来。

     皇帝来了,寺庙里的和尚们必须尽心尽力地侍奉,他们也愿意借此和当朝皇帝拉上一种密切的关系。于是,皇帝在这里生活得很舒适,后来也和这里的和尚们有了很深的感情。战乱平息后,皇帝回到京城,还念念不忘在这里的经历,更是怀念在这里吃到的山野风味。

     和尚们本来应该清心寡欲,用力修行,可是自从皇帝在这里避难以后,和尚们就把持不住了,觉得自己对皇帝有恩,骄矜之情时常溢于言表,逐渐狂妄自大起来。风气一旦变坏,什么事也就会发生了,欺压百姓、强买强卖行为成了常态。

 黄石寺后面的山上是尼姑庵,附近有一处界楼,建于尼姑庵与黄石寺之间,座落在黄石山向前突出的一个崖顶上,为四合院,大门朝西。远看像崖壁上的一座寨子,所以就又称作幽寨子。尼姑庵内都是尼姑,黄石寺内都是和尚,由于男女授受不亲,所以尼姑庵内所需日常生活用品都由男性或黄石寺和尚按时放于界楼内,尼姑庵内的尼姑按规定时间去拿取,这样尼姑与和尚男女双方都不用见面。

 男人手拙,有时候和尚们也会把需要缝补的衣物拿来让尼姑们帮忙,尼姑们有时候也会帮帮忙干干这些事情。

     由于皇帝在这里的时候,整日和随身带来的宫女们嬉戏亲昵,甚至一些临幸之事也不避和尚们。这样一来,和尚们平静的心开始动荡起来。皇帝在这里的时候,他们还懂得抑制自己的私欲。皇帝离开后,有些和尚就再也安静不下来了,对男女私情有了越来越多的憧憬想象,后来终于把持不住出事了。

     这天,有个和尚又来幽寨子给尼姑们送日常用品,他不是把这些东西放下就回去,而是在这里躲藏了起来。尼姑庵里的一个尼姑来取这些物品的时候,这个和尚一下子跳了出来,在尼姑一愣怔的时候,和尚赶紧赔笑说:“我的棉衣破了,麻烦你给补一补。”尼姑一看他的神态就觉得有点不正常,但看到他的棉衣确实有破损,就拿出随身带的针线为他缝补起来。衣服刚缝补完毕,这个和尚一下子将尼姑抱了起来。尽管这个尼姑整日哭哭啼啼,以泪洗面,但也毫无办法,只能忍气吞声。和尚的淫乱行为一发而不可收拾,并且愈演愈烈。

    这些品行差的和尚作恶多端,越来越引起了强烈的民愤,于是当地百姓将他们告到了官府。可是,因这里是当朝皇帝曾经的避难之地,和尚们与皇帝私交又很好,一直以来都受到皇帝的庇护,所以官府不敢受理,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应付着。

     百姓们看到官府的腐败无为,更看明白了指望他们是永远也不能伸张正义了。于是成群结伙,浩浩荡荡,前往京城告御状。费了一些周折后,皇帝终于和他们见了面。

     金銮殿里,到处金碧辉煌,气势显得很威严。百姓们在外面的时候还能吵吵嚷嚷,到了这里就不自觉地安静了下来。皇帝拖着长腔问他们究竟有什么事情来到这里告状,他们才开始气愤地述说寺庙里和尚们的恶劣行为。

     皇帝整天沉溺于享乐之中,对于男欢女爱之情根本不当回事,又加上曾经在黄石寺里避过难,自然对和尚们偏看一眼,从本心里不想惩处这些和尚们,所以就敷衍了事地说了一句:“此事嘛,你们就罢了吧。”随后就退朝了。百姓们出了皇宫,越想越生气,但皇帝已经发话了,也就觉得无可奈何了。

    几个读书人也在告状的队伍中,看到百姓愤愤不平的样子,觉得确实不能就这样放过这些作恶多端的坏和尚们。一路上,他们沉稳地琢磨着,互相交流着。回到村头的时候,他们和大家发话道:“大家好好想一想,我们的皇帝是很英明的,怎么会容忍无恶不作的罪犯呢?他的话说得很清楚,就是让我们回来将这些和尚们用耙耙了吧。”大家一听,才突然明白了,还是皇帝主持正义啊,原来是我们没有领会好皇帝的意思啊,于是群情激昂,有的去准备耙,有的去挖坑,更多的人涌向了黄石寺,把寺庙团团包围了起来。

    随后,大家把那些犯罪的和尚活埋在土地里,用牛拉着耙,将他们耙死了。其余的和尚也都吓得离开了这里,随后黄石寺毁掉了。——后来,德行高尚的和尚们又来这里修持,才再次复兴了黄石寺。当地百姓惩治了邪恶,终于出了这口恶气。朝廷本想追究,但对百姓们巧解“罢了吧”这句话,最终也无可奈何,只得作罢。这些事情的发生后,黄石寺村就逐渐演变成了皇上寺村。    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三里沟村“黄山寺”遗址

 黄山村黄山寺周围至今依然保留着古刹仙风的风韵,而且传说故事颇多,周围大量的石质老屋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如果能恢复往日的辉煌,应该参照“竹泉村”的模式将现有村民搬迁山外,因为这里还是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扶贫项目地,村中留守人员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如果修旧如旧恢复古村、古刹,再加上政府优惠政策鼎立帮扶,这里一定会成为山东省驰名旅游度假盛地!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01018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