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邀请赴费县一游,于是打开百度地图,输入“费县”二字,把地图放到最大,寻找费县县城内的旅游景点,当移动到费县自由西路的时候,“王雅量故居”赫然在目。
因为王雅量早有耳闻目染,于是记入游览必须去之景点,想亲眼看一看古人故居,感受一下历史清官的风采。
我们从青岛市出发,驱车300多公里进入费县县城,我点开手机高德地图,输入“王雅量故居”,很快就把我们带到故居旁边。好在马路边有停车空位,下车后环顾四周,没有看到“故居”形状的建筑物,后来打听一位树下乘凉的市民,市民抬手一指:“你看!大门旁边只有石碑,遗址……我也不知道”。我们来到单位大门旁边,果然看到大门左侧,被小轿车遮挡的“文物保护碑”,立碑时间是2006年12月16日。
一般来说保护碑旁边就是保护对象,可是保护碑南侧是大马路“自由西路”,保护碑北侧是单位办公楼。办公楼门前没有悬挂名称牌匾,大门两侧有一对竖牌,右侧上书“共建和谐”,左侧我想应该是“携手盛世”。大楼的东侧还有一栋附楼,楼顶竖立大型广告牌,上书“费县综治中心”六个大字。
我有点不死心,想进入办公大楼打听一下,抬头看见人行道上面有一个指示牌上书“公共卫生间”字样,箭头指示方向是办公大楼内。既然卫生间对外开放,进去打听一下看来无妨。进入办公大楼,正好遇上一位工作人员,他听说我们的来意非常热情。闲聊中我知道;王雅量故居毁于文革破四旧立四新时期,在遗址上建面前办公楼,开始是费县人民法院,现在是费县信访局。听后的确有点让人大失所望!
既然王雅量遗址看不到了,下面我介绍一下王雅量其人其事:
王雅量(1566—1633),字有容,号左海,又号襟海,山东费县人,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三十三年任山西阳城县令,因政绩卓著,入京考受广西道、四川道监察御史。曽任山东巡抚、陕西巡抚。万历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曽以山东巡抚使的身份巡辽东,后历任太仆寺、大理寺少卿、光禄寺卿等职,崇祯六年去世后被追封为户部右侍郎。王雅量一生襟怀坦荡是一位令人崇敬的清官。著有《长馨轩集》存世。
王雅量生而颖勄,7岁能属文,明人绘《王雅量像》费县博物馆藏,15岁应童子试三冠其军,甲午(1594)年赴省试第3名,甲辰(1604)成进士,初授山西阳城县令。上任之前,其父王慎告诫他为官之道,并叮嘱说:“廉生公,公生明,明生断。”王雅量跪受其教,到阳城后广施惠政:公正断案,民无冤情;严禁办事吏员渔肉百姓;铲除虎害,蠲免徭役;除暴安良,救济穷人。他特别注意培养人才,公务之余,教授学生,造就贤士,先后有五名学生中进士,使当地文教兴起。学生张慎言(字藐姑)官至南明吏部尚书、张雨苍官至大中丞,当时泽州太守对他考评是:“仁明闾左归心,廉威豪右敛迹”。
庚戌(1610)年,王雅量以政绩卓异升迁朝中御史,临辞行,阳城士民“攀卧车轵,不得发”。走后,县人立生祠祭祀。乙卯二年(1616),辽东、山东大饥,群起为盗。王雅量思念母亲,数次上章始得回籍侍养。在家不久,朝命其按察陕西。当时陕西久缺长官,案件积累满40余筐,王雅量一一清理、如扫落叶。不久家报母病,他上疏疾归,取道阳城,看望旧治地百姓,引起震动。《阳城县志·职官传》载:“邑人士无贵贱老幼,皆争迎道左,如见慈母。”《墓志铭》一种悼念性文体有:“黄白妇孺率顶盆焚香、喧阗路衢,争迎使君。”
王雅量在家侍奉病母,时间不长,又被命为广东参政,这时其母病故,不能赴任。在家守丧满三年,朝廷令补四川道,不久改为大理寺少卿,因不依附魏忠贤私党,被假借圣旨勒令退休。魏党失败,朝廷起为光禄寺卿。他谨慎供职,声望日隆。可王雅量淡于仕进,不久以患病告休回籍。病榻之上告诫诸子曰,“昔曾子易箦时,元抱首、申抱足,至今美谈。以余所遘际,颇相类,更复何憾?第少有志于圣贤之学,生平斤斤自持,虽较之当官浚民、居乡轹里者有间,然于大道概未有闻,以是为块耳!”,语毕,翛然而逝。
王雅量去世之日,全城街巷不是哭声即是叹息声。朝廷赐葬,神位入“乡贤祠”。他的文章、诗作,载入县志。是一位载诸青史的贤良方正、爱国爱民的清官。
王雅量离开阳城20年后,听说百姓还思念自己,甚为激动,写诗一首寄给他们:“回首行山梦一场,飞鸿几度意何长。犹怜父老牵裾泪,更入公卿华衮章。自愧劳心输卓茂,敢期遗爱系桐乡。邑人若问吾何状,似旧愁眉鬓又霜。”
王雅量虽升朝官,但仍是忧国忧民,头发都白了。诗寄阳城后,当地人刻诗于石镶在墙壁上。王雅量离阳城到北京,考授南京御史。侯旨期间父丧回家。守孝期满,携带老母到北京候旨。不久,得到按察辽东圣旨,当时女真部落努尔哈赤久欲侵犯明朝,同事们都为他安全担心。王雅量却神态怡然,当日拜辞朝廷,派人将母亲送回故里,自己单车就道,抵达行营开原。他到任即训练军士,制作武器装备。努尔哈赤派人来叩拜,王雅量向他陈明双方边境利害关系,并及时将实际情形奏章朝廷。
这样一位历史名人故居,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再中殊为可惜,我觉得费县政府应该按照历史风貌重建王雅量故居,在信访局办公楼左侧或者右侧征地,引进开发商,作为楼盘的附属项目。具体实施可以参照青岛“即墨古城”模式进行。这样,项目中居民、开发商、政府多方受益。即传承历史文化,提高费县旅游底蕴,弘扬清廉为官,改善周边民生,又扩大费县旅游资源,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0年09月07日星期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