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2020-08-25 23:09:14)
标签:

旅游

分类: 周末游崂山

崂山白龙洞位于仰口景区狮子峰西北,白龙涧山涧旁,王哥庄街道曲家庄社区西侧,近海尔山庄。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这是百度地图,仰口景区狮子峰、白龙洞、仰口风景区售票处的位置。看地图感觉不远,但到达现场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这是白龙洞崂山区文物保护单位碑,此碑位于靠近仰口宾馆不远的马路边,碑中“白龙洞”三个凹刻大字,落款是“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2008123日”,文物保护碑与白龙洞实际位置相差甚远。你要找到白龙洞没有明白人带路,那是不可能的!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我上次去白龙洞就是从狮子峰西北侧拾级而下,一路游山看景,过仙人桥到白龙洞的。现在尽管与狮子峰距离很近,但是现在却是非常不易到达,为了防火和疫情,崂山处处建起层层叠叠的铁丝网,以及处处的圈地,已经将所有的通道路口阻断,白龙洞已经成为一处世外桃源。过去几分钟就可以到达,现在只有在非防火期,绕行几里才能到达。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仙人桥位于白龙洞的南侧,桥下有深潭。传说从前在白龙潭中有条白鳝鱼,经常到上面石洞中苦修。有一天,张果老骑着毛驴来到这里,见其功力不凡,知其可成正果,便做了一番点化。白鳝果然变成了一条白龙飞天而去。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后来人们把白鳝修炼的山洞称白龙洞,张果老经过的桥称仙人桥。有意思的是:张果老倒骑着的那头毛驴见这里风兴优美,便萌生了思凡之意,一不留神,蹄子踏进了桥边石头里,被张果老抽了一鞭子,急忙跳出来跑了。你看照片三块花岗岩石板旁边的驴蹄印清晰可见。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白龙洞是由一块长约18米,宽约12米的椭圆形巨石,扣压在五块鼓形的圆石上支撑而成的天然洞穴。此洞高2.5米,深8米,宽11米。洞内供奉的是十八罗汉。白龙洞”3个字是明代山东武举周鲁题写。洞口上方镌刻的咏崂山景物便是元代著名道士邱处机的真迹,这里是邱处机练功修真的地方。
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白龙洞石刻数量之多,艺术欣赏价值和考古价值之高,在崂山堪称一绝"。古诗作者是元代著名道士丘处机。丘处机不仅修行有道,而且博学多才,能诗善画,当年来崂山,曾在白龙洞修行过一段时间,並在洞口的石壁上留下了20首咏颂崂山风光的诗作。诗刻邱长春诗廿首。镌于白龙洞额之上,字径10余厘米,摩崖巨幅颇具规模,书写工整,刻工亦佳,刻石文字共52行,为崂山最负盛名之刻石遗迹。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照片右侧是丘处机为20首诗所作的序:“东莱即墨之牢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胜境也,然僻于海曲,举世鲜闻,其名亦不佳。余自昌阳醮归,抵于三城永真观,南望烟雾之间,隐隐而见。道众相邀,迁延数日而方届,遂闲吟二十首,易为鳌山,因畅 道风云耳。栖霞长春子书。”诗文朗朗上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崂山“洞天福地一方之胜境”跃然于字里行间。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序下为七言诗20首,诗文为:

     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

一、道祖二宫南镇海,王朗二崮北当途。知是物外仙游境,不向人间作 画图。
二、初观山色有无时,十日迁延尚未之。咫尺洞天行不到,空余吟咏满囊诗。
三、浮烟积翠远山城,叠嶂层峦簇画屏。造物建标东枕海,云舒霞卷日冥冥。

四、三围大海一平田,下镇金鳌上接天。日夜潮头风辊雪,彩云深处有飞仙。
五、松岩鬰崛瑞烟轻,洞府深沉气象清。怪石乱峰谁变化,亘初開闢自天成。
六、重岗複岭势崔嵬,照眼云山翠作堆。路转山腰三百曲,行人一步一徘徊。
七、佳山福地隐仙灵,万壑千岩鏁洞庭。造化不教当大路,为嫌人世苦膻腥。
八、牢山本即是鳌山,大海心中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迹近人间。
九、因持翰墨写形容,陟彼高岗二十重。南出巨平千万叠,一层崖上一层峰。
十、修真恰似上山劳,脚脚难移步步高。若不志心生退怠,直趋天上摘蟠桃。
十一、白发苍颜未了仙,游山玩水且流连。不嫌天上多官府,只恐人间有俗缘。
十二、修真野客非才子,行到仙山亦有诗。只欲洞天观晓日,不劳云雨待清词。
十三、四更山吐月犹斜,直上东峰看晓霞。日色丽天明照海,金光射目眼生花。
十四、鳌山三面海浮空,日出扶桑照海红。浩渺碧波千万里,画成金色满山东。
十五、天柱巍峨独建标,上穿云雾入青霄。不知日月星辰谢,但觉阴阳气候调。

十六、洞有佳名号白龙,不知何代隐仙踪。至今万古人更变,犹自嵌岩对老松。
十七、洞府仙名唤老君,神清气爽独超群。凭高俯视临沧海,守静安闲对白云。
十八、华盖真人上碧霄,道山从此蔚清标。至今绝壁幽岩下,尚有群仙听海潮。
十九、山川都属道生崖,万象森罗共一家。不是圣贤潜制御,安能天地久光华。
二十、可叹巍巍造物功,山海大地立虚空。八荒四海知多少,尽在含元一气中。

     泰和戊辰三月口目栖岩洞主紫悟真(上石),刊石野人王志心、刘志宽。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白龙洞圆门右侧圆窗上方有凹刻白龙洞"三个大字,宋体字径80厘米。系明代武举登州人周鲁手书。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凹刻鳌山两个大字。与白龙洞三字并列,后署文皇明嘉靖壬辰六月二十五日,山东都指挥戚景通书。嘉靖壬辰为嘉靖十年(1532),戚景通乃抗倭名将戚继光之父。青岛市:崂山仰口“白龙洞”

       进入白龙洞内,迎面供台之上供奉的是18罗汉,左边的洞角,还供奉着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

 由此石刻可见,鳌山的名字主要起源于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丘是一位极有才华的道士,曾经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来到崂山以后,见崂山气势不凡,风景秀丽,实有相见恨晚之感,联想到此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形同巨鳌雄踞于东海万里碧波之上,遂作诗40多首歌咏此山,诗中将此山称为鳌山:“陜右名山华岳,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成吉思汗赦封丘处机为“国师神仙”后,令其掌管天下道事,众道则奉师之意,称此山为“鳌山”。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00825日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