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港东渔码头位于崂山北麓,王哥庄东部,三面环海,具有广阔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滩涂资源。社区拥有马儿岛等大小岛屿5个,
石湾桥旧址、明朝烽火台、妈祖庙等景点36个景点,是名副其实的海鲜之乡。
这是港东渔码头的全景图,整个鱼码头呈半岛形状,这里是王哥庄街道最大的鱼码头,拥有捕捞船300余艘,从事近海捕捞居民600余人,水产养殖面积1644亩,年均水产品产量18000吨。
这是港东渔码头大门前的雕塑,石砌碑座上悬挂“港东”两个大字,石碑顶上翻滚的浪花上抬举着一条大鲅鱼,彰显鱼码头的主题思想,下面一个小石砌碑座上有“鱼码头”三个字。这么一个标志性的景观,周围杂乱无章杂草丛生垃圾横陈,一看就是卫生负责人下岗了。
这是港东渔码头牌坊造型西大门两侧的景观墙,上面悬挂着海螺、海星、螃蟹、海马等等海洋生物造型。由于本地沿海无污染,海水清澈透明,气候适宜,极适合海洋生物的人工养殖及发展旅游业。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社区经济增长日渐变缓,社区结合自身传统渔村文化及鱼码头等优势,打造了港东渔人码头旅游项目,推出了四月初八妈祖文化节,以此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这是位于港东渔码头西大门外的港东简介,用精美石料雕刻成书的模样。资料显示:港东社区将投资300万元建设港东渔码头休闲区,成为AA级景区,打造自己的渔人码头。要建设4星级厕所和客服中心,还将发展四合院式的家庭旅馆,并且将从码头处往外铺设浮桥,让游客可以到海滩上挖蛤蜊。还将举办沙滩赶海节,还要评选金牌菜品,让海水豆腐、特色咸鱼、大馒头名气更大一些。
这是港东渔码头西大门,高大的牌坊形式大门门楣悬挂横扁,上书“港东渔码头”五个大字,巨石堆砌门柱粗狂有力,上面还有海洋生物浮雕,门前南北排列着四根正方形石柱。
港东渔码头是王哥庄街道最大的渔码头,拥有近600年历史。港东社区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青岛市渔业强村”“著名特色渔村”,还申请获批了“鲁崂港东”“港东渔码头”等特色商标。这里有丰富的“海货超市”,鲜活海产、港东甜晒鱼、一卤鲜鲅鱼、汤腌鱼等海产品引得市民游客纷纷前来“嗨购”;这里有原汁原味的海鲜盛宴,清蒸螃蟹、特色炖鱼等美食吸引着众多食客光顾。

港东渔码头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海鲜市场,有自己的饭店群。一到周末便会有大批的私家车停驻,许是真正懂海鲜嗜好这口味的人都来这里一品饕餮了。港东渔码头的鱼家饭店是这里的规模品牌。这里的菜品量很大,海鲜品种也比较齐全,只是价位略高,但相比市区那些高级餐厅也许不差多少,这里吃的不是环境和气氛,是货真价实的本地海味。自古以来,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深入人心,相信对于那些热爱海捕鱼虾蟹的青岛人来说,偶尔奢侈一次也是值得的。
这是位于渔码头中部的“妈祖庙”,在大海上讨生活的渔民,祭海、祭妈祖是必由之路。
鱼码头岸边、波浪形状的凉棚下面,到处都是破烂不堪的网具。当前青岛市正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各个街道、社区进行的如火如荼,你港东渔码头是青岛市窗口单位、AA级景区、全国各地游客进出频繁的地方,卫生文明搞成这样,不知道是否拖青岛市的后腿,崂山区、港东社区主管创城的领导应该在百忙中去现场看一看!
这是位于鱼码头妈祖庙石牌坊北侧的岸边,眼前探入海中的平台上几位钓鱼人头顶炎炎烈日目不转睛的盯着鱼飘,耐心地等待愿者上钩。这里几年前计划建造从码头处往外铺设栈桥,计划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除了矗立海中的钢筋水泥墩,好像成了烂尾工程。
这是鱼码头岸壁边,青岛市休渔期是5月1日至9月1日,这期间渔船基本上是船系码头车入库,每年休渔期,船民们大多会打打零工,或者采摘茶叶,来填补休渔期的空白。鱼码头显得冷冷清清没有人气,渔船周围漂浮着大量的垃圾,随着海风伴随着腥臭味扑面而来,让人游兴顿失。
鱼码头的东侧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周边有许多钓鱼迷正在甩杆垂钓。其实这里是一个不错的旅游景点,钓钓鱼、拜一拜妈祖庙、享受一顿地道的海鲜宴,一天的幸福生活就美滋滋的过去了,只是环境管理不到位尿点太多,因为那是AA级景区,管理者必须迎难而上!
去年9月1日朋友请客,我们一大早驱车来到这里,正好赶上休渔期结束,鱼码头举行第一天出海仪式,随着响亮的一声“出海喽”,一条条渔船承载着渔民们一帆风顺、渔货满仓的美好心愿陆续驶离港湾,为期4个月的休渔期正式宣告结束。
我们在鱼码头上的“海聚福鱼家宴”品尝海鲜,不知不觉已经下午3:00左右,抬头看窗外,早上出海的渔船陆陆续续返回靠岸,渔民们满载而归喜上眉梢。
码头上的摊铺前挤满了前来购买海货的市民游客。有的市民今天是专门从市区开车过来的,领着家里的孩子来看看海、吹吹海风、尝尝鲜,买些螃蟹虾虎带回去送给亲戚朋友。我看到渔船捕捞上的鲜货有虾虎、螃蟹、小牛舌头、鳗鳞鱼、小黄花、白米子、对虾、大海螺、比管鱼等等,其中最多的是虾虎、螃蟹和蛎虾。为了迎接今天的开门红,船老大提前就做好了所有准备工作,就是希望能渔货满船。
每年秋风起时,天干物燥,海风劲吹,港东渔码头迎来了晒鱼的最佳时节。鲅鱼、面包鱼、鳗鳞、红头、鲈鱼、河豚,各种海鱼在传统的“甜晒”手法加工后,蜕变成另外一番口味。这是时间转化的力量,只需两天,当季的晒鱼就将新鲜问世,上锅蒸,怎一个鲜字了得。港东渔码头,远近闻名的晒鱼之乡,每年秋季的时令美食都如期而至震撼来袭。
其实港东渔码头亮点很多,如果管理到位、经营对路、价格适中、童叟无欺,凭借天时地利发展后劲不可估量。
特色之一、品海味:在上级政府的扶持下,社区建立了“港东码头海鲜一条街”相继推出,以现有的港东渔码头为依托,充分利用港东的自然景观、渔家风情、特色美食、干鲜海货等优势,大力发展干鲜海产品产业,突出原生态港东海鲜的特色,做出当地渔民传统海鲜美食。制作独具特色工艺的甜晒鱼、一卤鲜鲅鱼、汤腌鱼等干海产品是港东人最拿手的“绝活”,其中腌制咸鱼的历史悠久,技法特殊,渔民家中都有一缸腌鱼用的“老汤”(俗称鱼齿),用“老汤”和盐加工出来的咸鱼,嗅一嗅略有臭味,吃起来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别具一格。端上桌的鹿角菜、龙须菜、牛毛菜等各种海藻类植物更是深受食客的青睐,特别是港东人用祖传方法把石花菜熬制成凉粉,口感真是一绝。人们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原生态的活海鲜,凡当地海产,即捕即食,从鲜活到味蕾的距离,只是烹制料理这一瞬间的等待;所有的海鲜都是采取的原味土法调制,源自300年前的纯朴味道,昔日与今朝,远近之间,鲜美滋味一脉传承,这里的海鲜已被人们誉为“三百年前的原汁原味”。
特色之二、淘海货:去王哥庄街道最大的渔码头——港东渔码头(2A级旅游景区),港东渔码头占地3万余平方米,是集一个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于一身的现代化渔业码头,现已发展渔家宴30余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可同时接待2000余名游客就餐,港东渔码头被评为“市民的海鲜后厨”。码头一侧的海鲜市场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前来“海淘”,成为了最新鲜的“海货超市”。在港东渔村闲逛,还会找到退休的造船工匠在用手工制作的小型木帆船、机动船造型逼真,用海螺皮、锥螺皮、扇贝壳、蛤蜊壳、螃蟹壳制作的精美物件,是最具有港东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特色之三、听海韵:来到港东渔村,经过拦海大坝,参观渔码头、妈祖庙、环海路、野鸡山、中日友好林、宾努亲王观景台(明朝烽火台)等36个景点,听村里老渔民讲述渔村故事,了解渔家生活,感受渔村文化。2012年至今,社区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文武港妈祖庙会,今年5月2日至3日,以“天下妈祖,祖在湄洲,恩泽青岛,福佑中华”为主题的青岛首届妈祖文化节在港东举办,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妈祖海上绕境,陆上巡游仪式,妈祖福佑大型义诊活动及体现天下妈祖一家人的“走进乡亲家”文化亲情交流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且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娘娘庙会”被正式命名为“港东妈祖文化节”,成为渔村的一个重要节庆。

特色之四、观海景:如今,到港东渔码头一条街,边品尝原汁原味饕餮海鲜宴边欣赏山海奇观,成为了广大游客来王哥庄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坐看山海奇观、日出日落,渔船靠港、海鲜上岸、码头边现磨虾酱、热闹非凡的海鲜市场等等都吸引了游客和市民周末来到这里度假。

特色之五、玩海钓:在港东码头上经常会看到游客和市民来海钓,约6000米长的海岸线吸引了广大海钓爱好者约上三五好友,备齐专业工具,组团开车来钓鱼,由于码头附近海域有岩石和礁石,鱼虾资源丰富,港东渔村成为了海钓爱好者们的不二去处。

王哥庄街道大力推介港东干鲜海产品,中央电视台7套《农广天地》栏目前后两次来到港东渔村分别拍摄了《地道胶东味儿》和《山海田园王哥庄》专题宣传片,采访报道了港东渔码头、渔家宴及甜晒鲅鱼等特色,“港东品牌”正在逐渐打响,使王哥庄街道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全域旅游,使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受益其中,通过特色产业脱贫致富,使游客满怀期待而来,开心满意而归。
在这里我祝福港东渔码头承前启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光大王哥庄街道的鱼码头文化,把港东渔码头AA级景区越办越好!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0年08月19日星期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