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宫又称之为童公祠、童政宫,位于城阳区惜福镇办事处傅家埠社区,毛公山路与百福路交界处。城阳区政府距童真宫12公里,行车时间25分钟左右。青岛市政府距童真宫33公里,行车时间44分钟左右。
这是位于童真宫门前广场上的三门四柱的大理石牌坊,看上去用料考究雕刻精美。
这是位于石牌坊西侧路边绿化带内的青岛市市级文物保护碑,立碑时间是1982年12月31日。石碑背面还有碑文:“时代:东汗,保护范围:以庙院墙外十公尺为界,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
穿过石牌坊,这是童真宫的东南门。相传童真宫始建于汉,后经历代重修。为祀东汉不其县令童恢而建,元初改为道院通真宫。
这是童真宫的西南门,西南门西侧的门房是“马房”。
进入西南门,这是童真宫庭院景观。童真宫分前后两院,前院干净整洁让人印象深刻。 
前院的西侧仿古配殿是“童香阁”,我去的时候大门紧锁里面空空如也。
西南侧大门对面真武殿,殿门前设置四足双耳香炉一个,看上面的铭文是2010年铸造。真武殿殿门两侧廊柱上悬挂对联一付:“上联:安天下护黎民无双福地;下联:论古袊行大道一半仙乡”。
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迈入真武殿,真武大帝手持宝剑端坐于红木佛龛正中,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尺,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坐,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真武大帝又称玄天大帝、玄武大帝、北极玄天大帝、佑圣真君玄天大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降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北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本为颛顼的辅佐之神玄武,后来真武大帝接替北方天帝颛顼成为镇守北方的天帝,颛顼则成为统治阴间的酆都大帝。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中国民间尊称玄天大帝、北帝、玄帝公、报恩祖师等。
真武殿内的壁画颇为精美,有真武神游、真武神迹等等。明朝时期,应明成祖朱棣政治需要而赐号,在全国影响极大,所以民间传说他是盘古之子,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天龙有八部,中华之祖龙。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的八十二次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国净乐宫,乃国王之子。净乐国善胜王后梦见自己吞日而孕,怀胎十四个月之后,生下一王子,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十岁时,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想修行,且一心向道,并发誓要扫尽妖魔。
前院,院中间还有一个三层铸铁香炉,香炉一层用铝箔缠绕,防止游客乱丢杂物。

真武殿的西侧是“童公殿”。 殿门两侧有一付对联:“上联:留青史千年懿德炳春秋;下联:估芲民一片丹心昭日月”。
《后汉书》载,童恢,字汉宗,琅琊姑幕(今山东诸城)人。汉灵帝光和五年(182年)任不其县令,因政绩卓著,迁丹阳太守。死后,时人为他建祠,并塑神像,神像真人版大小,左手持布谷鸟,右手持谷穗,反映出我们农业国企求粮食分手的愿望。在祠外筑衣冠冢,以纪念童恢,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童恢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后汉书》记载他“供取行善”、“治法廉平”、“一境清静”。
童公殿内眉清目秀正气凛然的童真人手捧笏(hù)板端坐于佛龛之中。童恢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关心百姓疾苦、政绩突出的官员。如今在城阳、崂山、即墨一带,提起“童大人”和有关他的故事,年长的几乎无人不津津乐道。这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已被塑造成了传奇式的神人,成为当地百姓信仰供奉的精神寄托。在多年的文化沉淀过程中,童真宫已经成为当地非常有代表性和纪念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及时的对其进行修复开放,对传承历史文化、丰富当地文化底蕴和内涵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名词解释:“笏(hù)板”: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童公殿内的壁画很有意思,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了童真人的故事和传说。《后汉书》中还记载了童恢审虎为民除害的故事,有一农妇状告不其山老虎食了她的儿子。童恢接案处理,在山下挖陷阱,结果捕获了老虎两只,童恢设案“审虎”,两虎中有一只为杀人凶犯,一只为被冤入狱,杀人应自首。结果,一虎俯首认罪,一虎昂首申冤。童恢判一虎释放,一虎处死,在童真宫西北既墨市有训虎山,即得名于此。壁画中还有“押虎示注”、“老虎报恩”、“火烧北门”、“烟熏媲精”等等。
童公殿南侧门殿是“马房”,就是西南门旁边的门房,相当于现在的车库,古时候有马房的宅院都是大户人家。
马房内东西两侧各置高头大马雕塑一匹,不知道古时候的马是不是就这么高大!
童公殿门前有一颗侧柏非常高大,侧柏很有名气,相传汉代所植,可见当年气势。我看树杆上的城阳区古树名木保护牌,此树已经218年了。在室第一陈列室南侧还有一颗银杏树也有268年了,童真宫年古树名木很多,可见其文化底蕴之深厚!
童公殿的西侧是“不其文化陈列室第二陈列室”,前院的西侧配殿是“不其文化陈列室第一陈列室”,旁边的银杏树已经耳闻目睹童真宫268年了。
陈列室内以图片和实物详细介绍了不其文的起源。“不其”之名来源于不其山(今城阳铁骑山)。据考证,原始社会末期,在不其山周围住着“不族”和“其族”,后来山便以二族得名。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城阳地域的居民称为莱夷族。春秋初期,城阳地域为夷国领地(夷国故城在今即墨市区西部蓝村古城村一带),春秋中期,周灵王五年(公元前567年),夷国被并入齐国。直至今天,在城阳街道城子社区前还有一条路叫不其路。
因为有了不其族,他们周围的山就叫不其山,而后来在此建的县也就叫不其县。不其县设立后,不其城也就应运而生。据《汉书》记载,不其县城周十里,有居民3600户。西汉时建置不其县,县城设在今城阳之北二里的地方,从考古发现来看,这块土地自石器时代便已是人类聚居的地方,为龙山文化遗址之一。不其城设立后,在西汉时期达到鼎盛。相传汉武帝在此建了明堂、太一祠和交门官。自此后,不其文化便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明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不其县所在的城阳区,也因此成为不其文化的重地。
真武殿北侧是“娘娘殿”,门前置四足双耳香炉一个,四级台阶之上,青砖灰瓦四柱单门的大殿古香古色。娘娘殿殿门两侧廊柱上悬挂对联一付:“上联:福善殿前祈有应;下联:慈悲天下爱无疆”。
殿内佛龛中间供奉的是“观音娘娘”,观音大士即佛教之观音菩萨,民间俗称观音娘娘。观音全称观世音,意为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念其名号,菩萨就会及时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由于观音信仰在民间影响极为甚广,故道教亦纳入供奉。观音娘娘的西侧供奉的是“送子娘娘”;东侧供奉的是“眼光娘娘”。

娘娘殿的西侧是“三官殿”,也就是童公殿的北侧。三官殿殿门两侧廊柱上也悬挂着对联一付:“上联:降祥赐福 长安万重千秋;下联:教法消灾
主宰十方三极”。
道教“三清”的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它是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洞真玄教主灵宝天尊、太清洞神教主道德天尊。
三官殿内,手持笏(hù)板端坐于佛龛中间的是“天官”,西侧是“水官”,东侧供奉的是“地官”,神像工艺精细、人物栩栩如生。
三官是道教最早供奉的尊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合成三官大帝,亦称三元大帝或三官帝君。三官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也有说法是:天官是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三官职责与福授,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源于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有其成仙不老等唯心的理念之外,其实也包含了更多的是唯物的、对自然的崇拜与感恩,从这一点上说,道教中朴素的哲学成分更多。“三官”的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会,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人类无法生存生活,因此人们常怀敬畏之心,虔诚地顶礼膜拜。
位于三官殿东北角有一座坟墓,墓周遍用石条砌半米高挡土,占地10平方米左右,是童恢的衣冠冢。
童恢死后民众为他在墓前建童公祠,墓呈圆丘形,土封,高3米许,墓碑文为“敕封后汉不其尹童府君之墓”,墓前有两个石雕小虎。碑在文革中被毁,现碑是台湾老乡出资1999年重建。
这是修复前的正殿破烂不堪,以前墙上的画依稀可见,现在遭到严重破坏,过去曾经用夹墙藏过,可惜都暴露在外面,画上记载童恢生平事迹及训虎故事,非常漂亮,不知有没有人临摹过?殿内旧有童恢坐像,左手持布谷鸟,右手持谷穗。过去童真宫有正殿一座,配殿两座,分别是观音殿、东厢、西厢、南门楼,正殿坐北朝南,共大小房间60余间,自建童真宫以来到解放前,共有21代主持道士,到解放前夕,有殿宇道舍36间,道士6人,庙产约50余亩。
后院西北角还有一个小庭院,这里是道人办公和居住的地方。2009年,童真宫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修复,2010年完工,这座崂山历史名宫才会重现在我们面前。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是童大老爷生日,每到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山民都来赶山会、人山人海、香火鼎盛。
童真宫周围交通很发达,路两边多为葡萄园,秋后到这里吃的葡萄的市民络绎不绝。童真宫周围有一片很大的银杏林,秋后黄叶耀眼。童真宫的院子里有古银杏、古柏、凌霄、牡丹等古树异花,也有住在附近村民种的普通蔬菜,让游人看了有点隔世之感。
春天里百花香,樱桃花、杏花、梨花渐次开放,赏花的市民,一边踏青,一边采集野菜,一边了解古朴的历史,而便宜的农家宴让游客是大饱口福。尤其是宫家村孙丕芝的“宫家童真”巨峰葡萄甘甜如蜜沁人心扉(联系电话:15866873618),秋季葡萄熟了的季节,吃葡萄、品农家宴、游童真宫,是青岛市近郊一日游不错的选择。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
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0年02月12日星期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