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口战役纪念馆位于张掖市西北方向,距离张掖市区44公里,出张掖市沿着G30高速路西北行45分钟就到。原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座落在临泽县东郊大沙河南岸,总占地面积600亩,是西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
临泽曾经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是西征停留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伤亡人数和战斗遗址最多,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为缅怀英烈、慰籍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而建设的西路军烈士陵园,现已建成纪念碑、烈士陵墓、将军亭、博物馆、双拥馆、模拟总指挥部和汪家墩雕堡等褒扬革命烈士的纪念建筑。
以梨园口战役纪念馆为中心,辐射红西路军下营总指挥部、汪家墩碉堡、栓马桩、红军墙、血战梨园口等红西路军战斗遗址,构成具有革命历史回顾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胜迹。
陵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弥漫。纪念碑、烈士墓、将军亭、双拥馆点缀其间,侧旁天鹅湖、儿童乐园、博物馆等别具特色,构成集瞻仰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陵园中心是中共临泽县委、县政府树立的烈士纪念碑,庄重肃穆,气势宏伟。碑正面是徐向前元帅题字“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字型工整,用生铁镀铜铸成,金光闪烁。碑高19.36米,宽3.1米,厚1.2米。象征着1936年12月底红西路军进驻临泽。碑座的三级台阶象征着五军、九军、三十军三个军组成的西路军。碑背面是原临泽县副县长、爱国民主人士陈生蕃先生撰文、书写的碑文:“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部及所属五军、九军、三十军万余人进入临泽县境内遭国民党马步芳部队围截,在蓼泉、倪家营、西柳沟、梨园口等地浴血奋战七十余天,数千烈士壮烈牺牲。
临泽,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也是西路军兵败河西、向祁连山撤退转移中最后一次血战纪念地。1936年12月30日,红西路军进驻临泽,在这里宣传抗日,创建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西路军将士转战于蓼泉、刘家墩子、倪家营子、三道柳沟、梨园口等地,经历了进攻、防御、东返西征、反复突围,与国民党马步芳部进行了最残酷、最悲壮的血战,歼敌万余人。
西路军2万多名将士,用血肉之躯坚决执行了党中央和军委的战略部署,为策应河东红军战略行动、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1937年3月,红西路军将士冒着严寒,凭着顽强的毅力,用两条腿和敌人的骑兵争时间,抢占梨园口,控制进入祁连山的要隘。然而部队刚刚到达,敌人的骑兵也跟踪而来。为掩护前锋红30军和总部,担任西路军后卫的九军将士拼命与敌争夺梨园口两侧的山头,不到半日,九军仅剩的半个团约1000余人仅有少数人突围,军政委陈海松壮烈牺牲。
梨园口战役后,西路军离开临泽,就近撤向祁连山深处的康隆寺。至此,西路军在临泽苦战70多天,经历大小战斗40余场次,其中牺牲百人以上战斗10多次,消灭敌人1万多人。陈海松、熊厚发、郑义斋、曾日三、吴永康、李屏仁、杨焕章等7名军职和70多名团职以上优秀将领及6000多名年轻的红军战士把鲜血和生命奉献在了这里。临泽,也因此成为西征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战斗遗址和伤亡人数最多的地方。
1980年春,临泽县民政局组织的红军遗骨调查队在山野中行进,调查队的成员大都是当地的老农,都是半个世纪前那场战事的亲历者或当事人。在寺湾村,挖掘清理出了红军遗骨;在紫疙瘩山,挖掘清理出了红军遗骨;在三道柳沟,挖掘清理出了红军遗骨;在蓼泉,清理挖掘出了红军遗骨……
1987年10月,在县城东郊,梨园口战役纪念馆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建成,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自题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郑维山同志为陵园题词“碧血忠魂,浩气长存”。
1988年10月1日中午12时,一个由20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从祁连山麓静静地驶向县城。首尾相衔近1公里的车队,没有警车开道,没有喇叭鸣叫,秩序井然,行人避让。每辆车都佩戴白花和黑幛,其中16辆车装载有数十个红漆发亮的木箱和红布口袋,盛装着1000余具红军遗骨。下午2时,驻军某部的12门大炮发出轰鸣,如同50年前那场战争中的炮声一样在河西走廊南北山林间回响,激起人们无尽地联想。在千万人的注目礼中,1000余具红军遗骨缓缓厝入公墓之中,高大雄伟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正式落成。
陵园主道两侧树木成行,花圃葱绿,两座造型自然的人工山拔地而起;公墓前喷泉如注,池水涟漪。环顾其境,清爽幽雅,庄严肃穆。
从烈士纪念碑向南走百米左右,拾级而上,是周长4000多厘米、直径2000多厘米、高600厘米的烈士公墓。墓周围墙为大理石花草浮雕,地面是砖砌水泥筑成围栏,并筑有大理石围栏。
公墓东面的纪念厅里面是原红西路军九军政委陈海松烈士之碑;墓西面的纪念厅是原三十军副军长兼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烈士之碑。2009年纪念碑、烈士公墓、陈列馆进行了整修,又在公墓东西侧建起了郑义斋等高级将领的纪念厅八座,并树起大理石纪念碑。另在公墓周围树起了吴富莲等团级以上干部烈士纪念碑三十座,并将他们的生平事迹镌刻在碑背面。
东西两侧纪念堂内陈列西路军在临泽的战斗史迹简介及烈士的遗物——枪管、大刀、马尾手榴弹、子弹、饭桶、饭罐、照片,一幅幅大型画面,一张张史迹文字,展了出西路军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战斗征程
模拟性西路军战斗遗址汪家墩碉堡.该墩位于倪家营乡汪家墩村,高9米,四边各长11米,墙基厚2米,顶宽1米,有垛口。楼房内设两层半,一层下有地道。该碉堡于2006年5月动工,完工于2007年8月,建筑面积121平方米,周围有配套的护墙和壕沟。
2005年以来,临泽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纪念西路军西征70周年,又在烈士陵园内落成了徐向前、李先念等两位领导人铜像和模拟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汪家墩等纪念物,进一步丰富了纪念、参瞻内容。 
烈士陵园自1987年10月建成以来先后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被省委宣传部、省国防教育办公室、省军区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 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19年08月24日星期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