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白鹭洲公园白鹭识别计数在线监测

(2025-07-08 16:02:22)

方案介绍
白鹭洲公园作为厦门岛内核心生态公园,拥有丰富水系与优质栖息环境,是白鹭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为了实现对白鹭资源的动态保护管理、丰富科普教育内容,提升公园智慧化水平,拟构建一套基于AI视觉识别与4G传输技术的白鹭自动识别计数系统。该系统通过全天候监控设备自动抓拍图像并分析白鹭数量与活动行为,形成实时数据看板、迁徙时间轴与种群趋势曲线,为生态监管、宣传展示与城市生态档案积累提供数据支持。


监测目标

  1. 自动识别白鹭个体并精确计数,形成动态种群数据

  2. 记录白鹭栖息时间、频率、位置分布及行为模式

  3. 分析季节迁徙变化与生态活动趋势

  4. 提供白鹭活动直播窗口,助力科普教育与文旅宣传

  5. 为生态安全评估、湿地优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需求分析
传统鸟类监测依赖人工观测和手动记录,效率低、周期长、结果片面,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态精细化管理需求。厦门作为“鹭岛”,更需构建一套智能化、实时化、系统化的白鹭监测网络,对其生态安全进行科学守护,同时展示厦门良好的生态文明形象。

监测方法
在白鹭洲公园内设置多个高清AI识别摄像终端,覆盖白鹭主要聚集区、水岸、林带及滩涂区域。通过人工智能视频分析算法,系统自动识别画面中白鹭目标,对其进行逐帧跟踪、数量统计与行为分类。监测数据实时通过4G/5G传输至远程平台,实现远程查看、图表分析与自动报告生成。

应用原理
系统核心算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通过训练海量白鹭图像数据,实现对白鹭个体的自动识别与计数。边缘计算终端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分析,识别目标后将统计数据上传。平台可综合时间、地点、数量等要素建立白鹭活动数据库,并进行趋势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功能特点

  1. 白鹭自动识别计数:支持单帧识别与连续跟踪,避免重复计数

  2. 行为分析:可识别飞行、觅食、站立、栖息、聚集等行为模式

  3. 活动热区地图:自动生成白鹭高频活动区域图

  4. 时间序列统计:提供日、周、月度白鹭数量变化趋势曲线

  5. 远程视频监控:支持高清回看、白天/夜间自动切换、手机端观看

  6. 数据智能预警:如出现种群数量骤减、异常活动等自动提醒

  7. 支持直播展示:可开放视频直播窗口用于生态科普或旅游导览

  8. 本地边缘计算+云端存储:保障数据实时性与长期存储安全

硬件清单
系统包括高清图像采集终端(自动变焦、红外夜视)、AI识别边缘计算设备、太阳能或市电供电系统、4G/5G传输模块、平台服务器、管理端后台与科普展示终端(可选大屏)。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图像分辨率:≥200万像素,支持白天彩色、夜间红外图像识别

  • 检测距离:20~80米(视镜头与安装位置)

  • 白鹭识别准确率:≥90%,日间识别精度可达95%以上

  • 计数误差:≤±1只/画面

  • 数据上传周期:支持10秒~30分钟可调

  • 通信方式:4G/5G网络实时上传

  • 防护等级:IP66,适应户外暴雨、高湿、强光等环境

  • 供电方式:市电或太阳能+锂电池组合,支持7天阴雨运行

方案实现

  1. 实地调研白鹭活动高频区域与最佳布点角度

  2. 安装高清AI识别终端及配套供电与通信设备

  3. 部署后台平台与边缘识别模型,完成白鹭特征训练与调优

  4. 系统上线后自动运行,实现图像抓拍—识别分析—数量统计—数据回传全流程闭环

  5. 平台数据图表、热区地图、时间轴自动生成,支持远程监管

  6. 开放部分视频直播画面与活动数据,用于科普教育与公众展示

数据分析

  • 白鹭活动高峰时段与栖息周期分析

  • 季节性变化趋势图与迁徙路径初步建模

  • 不同区域白鹭密度空间分布热力图

  • 行为模式日变化分析(如觅食/栖息/飞行比率)

  • 种群健康变化评估与异常状况识别(群体突减、活动消失等)

预警决策

  1. 系统可设定每日白鹭最小栖息数量阈值,异常时自动提醒

  2. 行为突变(集体离场、受扰高频飞翔)自动触发预警

  3. 可集成天气、水质等数据,进行多因子交叉预判

  4. 支持联动执法、管养、宣传等系统,构建智慧生态应急联动机制

方案优点

  • 构建厦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示范系统

  • 自动、全天候、不间断地对白鹭进行监测与识别

  • 提升白鹭保护管理的科学性、实时性与公众参与度

  • 数据长期积累可形成白鹭种群时空档案,支撑科研与决策

  • 强化厦门“鹭岛”生态品牌,助力生态旅游与文化传播

应用领域

  • 白鹭洲公园及厦门全域生态湿地

  • 城市公园、水系绿道、候鸟迁徙节点

  • 智慧城市生态单元监测系统

  • 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与教育展示场所

效益分析
本方案可有效提升厦门白鹭洲生态保护区的数字化监管能力,实现“知鸟、护鸟、用鸟、讲鸟”的多维目标。通过智能识别和数据分析手段,既服务生态治理决策,也服务公众参与生态建设,实现社会、环境、管理多方共赢,为建设“生态厦门、智慧厦门”提供有力支撑。

国标规范

  1. GB/T 20524-2006《野生动物监测技术规范》

  2. GB/T 36131-2018《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规范》

  3. GB/T 32194-2015《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4. GB/T 11500-2008《野生鸟类分类与命名规范》

参考文献

  1. 《厦门白鹭保护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

  2. 《鸟类图像识别在智慧公园中的应用探索》

  3. 《城市生态监测系统中的视频识别技术研究》

  4. 《鸟类行为识别与种群动态建模技术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