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渗流在线监测应用方案

(2025-07-05 12:50:50)
方案介绍
渗流是各类岩土与水工结构安全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若渗流无法及时监测与控制,极易引发土体软化、管涌、失稳、塌方、突水等灾害,威胁工程结构和人员安全。为解决传统渗流监测依赖人工、响应滞后的问题,本方案基于物联网、渗压感知、数据采集和4G无线传输技术,构建一套全天候、多点位、自动预警的渗流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渗流压力、速度、方向、流量等关键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
监测目标
  1. 实时掌握渗流压力、水位、水量、流速等关键参数变化
  2. 辅助分析渗流发展趋势、异常变化与灾害风险演化
  3. 精准定位渗流异常区域,提升预警处置时效性
  4. 为工程安全管理、维护加固、调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需求分析
在堤坝、水库、隧道、尾矿库等重点工程中,渗流是最常见的隐患来源之一。人工巡查难以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监测,且埋设管道或结构中渗流不易察觉,一旦出现管涌、渗透破坏等,往往发展迅速、后果严重。因此,亟需部署高可靠性的在线渗流监测系统,实现工程早期预警与灾前干预。
监测方法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感技术,如渗压计、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渗流速率探头、微型流量计、水位计等,通过在坝体、边坡或地下结构中布设多点传感器网络,采集渗流动态信息,并通过4G采集主机定时上传至平台,结合系统预设阈值进行超限告警。
应用原理
渗流监测依托渗压和流速原理,通过埋设在地下结构或土体中的感知设备采集孔隙水压力、水流速率、渗流流量等数据,反映地下水或库水的渗透行为变化,系统将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判断是否存在渗流异常,并将结果通过云平台推送给管理人员,实现智能告警和响应联动。
功能特点
  1. 多参数融合监测:支持渗压、水位、流速、流量、孔压、土壤含水率等综合监测
  2. 远程4G联网传输:具备远程数据自动上报和平台同步管理能力
  3. 异常预警联动:参数超限自动报警,支持与排水泵站、视频监控等联动响应
  4. 平台可视化展示:提供数据曲线、趋势图、告警记录、地理信息定位等功能
  5. 智能诊断辅助:支持历史数据对比、突变识别、趋势预测与风险分级判断
  6. 稳定运行保障:具备抗干扰设计、太阳能/市电供电可选,适应野外复杂环境
硬件清单
包括渗压传感器、流量或渗速探头、数据采集主机、4G通信模块、电源系统、配电箱、边缘计算模块、支架及防护外壳等。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渗压测量范围:0~2MPa,精度±0.5%FS
  • 渗流速率:0.1~10 mm/s,精度±5%
  • 流量测量范围:0~10 L/min,精度±2%
  • 数据上传周期:1分钟~60分钟可设
  • 通讯方式:4G无线/RS485/LoRa/NB-IoT可选
  • 防护等级:IP66以上,适用于户外长期埋设
  • 工作温度:-20至+60,支持高寒高温地区使用
方案实现
  1. 现场选点:根据坝体、隧道、边坡结构布设监测剖面
  2. 埋设传感器:于典型渗流路径设置不同类型的探测设备
  3. 数据采集:采集器定时自动采集传感器数据并上传至平台
  4. 报警设置:根据不同工程要求设定安全阈值及报警等级
  5. 远程监管:通过网页/手机终端实时查看监测数据和报警信息
  6. 运维指导:平台支持趋势分析、事件回溯、风险分析与预案调用
数据分析
平台具备数据存储与趋势研判功能,可自动生成日、周、月报,支持与历史数据对比,异常趋势识别与结构安全评估。通过多参数联合分析,可判断渗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如降雨、库水位变动等),辅助制定针对性的防护和治理措施。
预警决策
  1. 实时异常预警,支持平台弹窗、短信、微信、声光报警等方式
  2. 自动分析渗流量增大趋势,提前预警潜在灾害风险
  3. 联动启停排水设备、警戒广播、调度平台通知等操作
  4. 形成决策参考报表,为应急管理、险情排查提供数据支撑
方案优点
  • 无需人工巡查即可24小时连续监控
  • 多点分布式部署,适应复杂地形与结构
  • 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与工程风险识别能力
  • 可对接智慧水利、智慧矿山、数字地质灾害平台等系统
  • 成本相对低、维护方便、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应用领域
  • 水利工程:土坝、堤防、水库、渠道渗流监测
  • 地铁与隧道工程:衬砌后渗流、突水风险预警
  • 尾矿与库坝区:渗漏、潜蚀监控与预警管理
  • 边坡/滑坡治理工程:渗水诱发滑坡识别
  • 基础设施与地下空间:地下管廊、人防工程等防水预警
效益分析
实施该方案可显著降低工程突发性渗漏和次生灾害风险,提高管理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响应效率,减少维修成本和人员投入,提升结构稳定性与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国标规范
  1. GB 50286-2013《水工监测仪器安装工程施工规范》
  2. SL 228-2011《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3. GB/T 51249-2017《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标准》
  4. GB/T 21240-2020《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5. HJ 212-2017《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参考文献
  1. 《岩土工程渗流理论与应用》
  2. 《坝体安全监测技术》
  3. 《地下工程渗漏监测与治理研究》
  4. 《尾矿库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