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阳能发电光照度在线监测

(2025-06-27 22:56:07)
一、方案介绍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适用于光伏电站、太阳能研究场所和新能源监测场景的在线光照度监测系统,通过对太阳辐射强度、光照度、光照时长等参数的实时感知,实现对太阳能资源利用效率的科学评估与动态分析,为光伏电站运行优化、设备故障预警及运维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系统具备太阳能供电与4G联网功能,适应于野外无市电环境长期稳定运行。

二、监测目标
  1. 实时获取区域内的光照度、辐照强度和日照时长数据;
  2. 对太阳能资源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和评价;
  3. 支持远程数据采集、可视化展示与预警推送。
三、需求分析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其利用效率高度依赖气候与光照条件。传统依赖人工巡查与定期统计的数据方式,无法满足光伏系统对实时辐照数据的需求。因此,建设自动化、数字化、远程化的光照度在线监测系统,已成为光伏产业智能运维和资源调度的基础设施需求。
四、监测方法
系统部署在光伏电站或预设监测点,通过高精度光照度传感器采集太阳直射和散射光强度,结合数据采集主机、太阳能供电系统与4G通讯模块,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与远程上报。平台可同步展示光照变化曲线、统计日照总量,并与发电效率比对。
五、应用原理
系统基于光敏电阻或光电二极管原理检测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辐照功率(以W/m²计),并换算为光照度(Lux)等可视化指标。通过全天候采集与记录,实现日照资源的时序统计分析,供电站调度、气象研究和清洁能源评估使用。
六、功能特点
  1. 实时监测光照强度、日照时长、辐射趋势等数据;
  2. 支持多点布设,具备4G无线数据上报能力;
  3. 数据平台支持曲线展示、统计分析、历史导出;
  4. 自动判别阴雨天、能效下降等异常情况并预警提示;
  5. 太阳能+蓄电池一体化供电,适用于偏远站点;
  6. 外壳防水防晒防腐蚀,支持野外环境长期部署;
  7. 可扩展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等参数,实现综合气象监测。
七、硬件清单
  1. 光照度/辐照度传感器;
  2. 数据采集与远程通讯主机(含4G模块);
  3. 太阳能供电系统(光伏板+锂电池+控制器);
  4. 野外支架与防护箱;
  5. 数据可视化平台与手机小程序访问接口。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光照度测量范围:0~200,000 Lux;
  • 辐射强度测量范围:0~2000 W/m²;
  • 测量精度:±2%FS;
  • 通信方式:4G全网通,支持远程设参与 OTA 升级;
  • 工作电压:DC 5V/12V 太阳能供电;
  • 防护等级:IP65及以上,适用于户外环境;
  • 数据刷新频率:默认1次/5分钟,可调节。
九、方案实现
在光伏阵列旁或监测场地设立独立监测单元,传感器收集光照强度数据,经采集主机处理后通过4G网络实时上传至云平台。平台对接手机与网页端,实现多用户访问、参数曲线查看、月/季/年累计日照量查询及远程告警推送等功能。通过对比实际发电数据与理论日照强度,可辅助判断组件污染、遮挡、老化等问题。
十、数据分析
平台支持日照总量统计、峰值时段识别、累计光照对比分析等功能,结合气象条件进行建模分析。为光伏板运行优化、倾角调整、设备巡检和资源评估提供支持,也可接入能源管理系统进行集成管理。
十一、预警决策
支持设置最小日照阈值预警,如连续阴天或光照异常变化触发告警推送;可分析潜在故障风险如光伏板遮挡、传感器漂移或故障等问题,并辅助远程维护调度。
十二、方案优点
  1. 支持全天候、不间断光照强度在线监测;
  2. 独立供电,部署灵活,适应无电网环境;
  3. 通信稳定,数据云端可视化管理便捷;
  4. 低功耗设计,长期运行免维护;
  5. 与光伏效能分析系统无缝集成,提升运行效率;
  6. 支持多站点集中管理,适合集团化新能源企业部署。
十三、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场站、太阳能资源评估、绿色建筑、科研试验基地、农业光照研究、荒漠治理工程、太阳能设备测试中心等领域。
十四、效益分析
该方案有助于实现光伏电站运行参数与自然资源耦合监控,提升运行能效与异常响应速度;同时通过光照数据辅助农业、建筑等多行业对太阳能资源的科学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十五、国标规范
  1. 《GB/T 23768-2009 太阳能资源评价方法》;
  2. 《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 《GB/T 26974-2011 光伏系统监测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4. 《HJ 1209-2021 大气环境太阳辐射观测技术规范》;
  5. 《NY/T 3210-2018 农用太阳能设备性能测试方法》。
十六、参考文献
  1. 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发电运行指标统计与监测手册》;
  2. 中国气象局《太阳辐射监测技术规范》;
  3. 《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
  4. 《可再生能源》期刊相关研究论文与案例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