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欣仰邦
欣仰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130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量计监测雨污混接

(2025-05-17 10:05:19)
方案介绍
本方案旨在通过在城市排水管网关键节点部署高精度流量计,对排水系统中的流量、水位、水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识别雨污混接现象。通过数据比对、工况分析及异常流量识别,辅助城市雨污分流改造与精细化排水管理,推动城市排水系统合规运行与雨污源头治理。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排水管网中的流量、水位和水质指标
  • 判别管道中是否存在雨污混接或非法接入现象
  • 为排水系统优化、雨污分流改造和执法取证提供依据
需求分析
  • 需要在排水干管、支管交汇口、可疑混接点部署监测设备
  • 流量计需具备全天候运行能力,适应低流速、高含沙水体
  • 系统应支持远程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分析
  • 需结合水质参数(如COD、氨氮、电导率)进行异常识别
  • 提供历史趋势分析和异常报警推送功能
监测方法
采用非满管电磁流量计或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结合水质传感器,在关键节点实时监测流量、水位、水质浓度等指标,结合雨量监测数据与历史模型,识别晴天污水流量突增、降雨后流量与水质异常等雨污混接特征。
应用原理
流量计测得单位时间内排水量,水质传感器测得污染物浓度,与排口设计流量、水质标准比对,结合降雨数据建模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雨水接入污水管网或污水排入雨水管网等混接问题。
功能特点
  • 实时监测流量、水位、水质等多参数
  • 雨污混接自动识别与报警逻辑模型
  • 远程数据传输,平台图表化呈现
  • 异常排口自动标记、定位与预警
  • 支持历史趋势分析和数据对比溯源
  • 可对接城市排水管网GIS系统与运维平台
硬件清单
  • 非满管电磁流量计或超声波流量计
  • 水位计(压力式或雷达式)
  • 水质传感器(COD、氨氮、电导率、pH等)
  • 雨量计(可选)
  • 数据采集终端(支持多通道输入)
  • 无线传输模块(4G/NB-IoT)
  • 防水保护井或设备箱体
  • 电源系统(市电+UPS或太阳能供电)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电磁流量计:流速范围0.05–10 m/s,精度±0.5%,适用于低流速测量
  • 超声波流量计:适用管径200–2000 mm,精度±1%,IP68防护
  • 水质传感器:COD量程0–1000 mg/L,精度±5%;氨氮0–50 mg/L,精度±0.1 mg/L
  • 水位计:量程0–5 m,精度±2 mm
  • 通信模块:支持4G、NB-IoT自动切换,断电续传缓存时间≥7天
方案实现
  1. 选取重点排水管道交汇点、历史混接投诉区域布设监测点
  2. 将流量计、水质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终端并稳定供电
  3. 系统设定晴天、雨天监测逻辑模型,实现雨污混接识别
  4. 平台实时采集与展示数据,并在异常时进行红色告警
  5. 异常点位上传至GIS地图,提供运维人员巡查排查依据
  6. 所有数据自动归档生成周报、月报,为整治决策提供支撑
数据分析
  • 分析降雨前后流量变化规律识别混接点
  • 晴天高流量+高COD提示污水中有雨水混入
  • 降雨期间COD无显著下降提示雨水接入污水管
  • 支持异常趋势智能识别与AI辅助分析
  • 数据支持报表生成、图表导出、历史溯源比对
预警决策
  • 系统设定正常流量范围与水质阈值
  • 若晴天流量异常升高、污染物浓度下降,则提示“疑似雨水接入污水管”
  • 若雨天污染物浓度异常升高,则提示“疑似污水接入雨水管”
  • 系统可发送短信、平台预警或调度工单推送至管养单位
方案优点
  • 非接触式或低维护流量监测,适应复杂排水工况
  • 多参数协同判断,提升识别准确率
  • 平台联动预警、地图标记,辅助巡查排查
  • 低功耗设计支持无市电场景部署
  • 数据支持考核、执法、排查、改造等全流程闭环
应用领域
  • 城市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混接排查
  • 工业园区污水纳管合规性监测
  • 雨污分流改造成效评估
  • 黑臭水体治理源头识别
  • 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效益分析
  • 降低雨污混接造成的处理成本和水体污染风险
  • 提高排水系统运行效率和监管能力
  • 减少人工巡查误判、提高整治效率
  • 有效支撑雨污分流工程的规划与验收
  • 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环保督察提供数据支撑
国标规范
  • GB/T 21270-2021《城市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标准》
  • GB 50014-202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HJ 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 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 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 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参考文献
  • 城市排水管网智能监测与雨污混接识别研究
  • 城镇污水收集系统信息化建设实践
  • 智能感知在城市雨污分流改造中的应用分析
  •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口监测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
案例分享
2023年武汉市在主城区10个街道实施流量计+水质传感器组合监测系统,对79个可疑混接排口实施实时监测。系统共识别出41个混接排口,辅助完成整改32处,显著提升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率,为水质改善与黑臭水体治理提供精准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