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欣仰邦
欣仰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130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筑承重构件开裂、倾斜、位移4G在线实时监测

(2025-04-12 16:11:06)
方案介绍
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地基沉降、荷载变化、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风力等)、地震或施工影响,可能发生开裂、倾斜或位移。这些结构性变化可能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甚至导致严重的结构损坏或倒塌。因此,采用现代化智能监测手段,对建筑承重构件进行实时监测,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性,防止事故发生。
本方案基于4G无线通信技术,结合高精度裂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实现建筑结构安全的远程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云平台,管理人员可通过APP或电脑端远程查看监测数据,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收到报警通知。该方案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历史建筑、大型工业厂房等需要长期稳定监测的结构。

监测目标
  1. 实时监测承重构件的裂缝宽度、变化趋势,识别结构风险。
  2. 监测柱、梁等承重构件的倾斜角度、位移变化,判断建筑变形趋势。
  3. 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实现随时随地远程监测,提高管理效率。
  4. 异常预警机制,当监测值超出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发送报警提醒。
  5. 数据存储与趋势分析,支持长期数据积累,为建筑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需求分析
1. 传统监测方式的局限性
  • 人工测量误差大,无法实现微小裂缝或位移的精准检测。
  • 周期性人工巡检成本高,难以保证24小时连续监测。
  • 数据不连续,难以形成完整的安全趋势分析,容易遗漏关键变化。
2. 监测关键参数
  • 裂缝宽度(mm) —— 监测结构裂缝是否扩展,评估建筑安全风险。
  • 倾斜角度(°) —— 监测建筑柱体、桥墩等倾斜变化,判断地基稳定性。
  • 位移量(mm) —— 监测梁、柱、墙的水平或竖向位移,分析结构稳定状态。
  •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风速、震动) —— 结合外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3. 采用物联网+4G远程监测的优势
  • 24小时不间断监测,精准掌控结构安全状况。
  • 4G无线远程传输,数据实时上传云平台,避免数据丢失。
  • 异常自动报警,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建筑安全预警能力。

监测方法
  1. 裂缝监测
    • 采用高精度裂缝传感器,检测裂缝宽度和动态变化。
    • 适用于梁、柱、墙体、楼板等结构部位。
  2. 倾斜监测
    • 采用高精度倾角传感器,监测柱体、墙面的倾斜角度变化。
    • 适用于桥墩、建筑承重柱、挡土墙等部位。
  3. 位移监测
    • 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或LVDT传感器,精准测量水平或垂直位移。
    • 适用于桥梁、隧道、基坑支护等结构。
  4. 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
    • 传感器采集数据后,通过4G/NB-IoT无线网关上传至云平台。
    • 监测数据自动存储,形成历史趋势分析,支持远程查看。

应用原理
  1. 传感器精准测量:各类高精度传感器采集裂缝、倾斜、位移及环境数据。
  2. 无线传输:通过4G/NB-IoT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云端平台。
  3. 智能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形成安全评估报告。
  4. 远程查看:管理人员可随时通过APP或PC端访问数据。
  5. 自动报警:当裂缝、倾斜或位移超出设定阈值时,立即发送报警通知。

功能特点
  • 全方位实时监测:支持建筑结构多种关键参数监测。
  • 4G/NB-IoT无线传输:摆脱布线束缚,数据远程传输。
  • APP/PC端数据可视化:随时随地查看监测状态。
  • 智能报警:数据超限自动预警,防止结构风险。
  • 低功耗设计:可选配太阳能供电,适用于偏远地区。
  • 长期数据存储与分析:支持历史数据追踪与趋势预测。

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功能
主要参数
裂缝监测传感器
检测裂缝宽度变化
0.01mm精度
倾角传感器
监测柱体倾斜角度
0.001°精度
激光位移传感器
测量结构位移
0.05mm精度
4G/NB-IoT无线网关
远程数据传输
支持Modbus协议
太阳能供电模块
适用于无外部电源环境
太阳能+锂电池

预警决策
监测值
风险等级
建议措施
裂缝 < 1mm,倾斜 < 0.1°
正常监测
1mm < 裂缝 < 3mm,倾斜 0.1°-0.3°
需定期检查
裂缝 > 3mm,倾斜 > 0.3°
立即检测,采取加固措施
裂缝快速扩展,倾斜>1°
危险
立即修复或停用

方案优点
  1. 高精度监测,减少人工巡检成本,提高建筑安全性。
  2. 4G/NB-IoT远程数据传输,随时随地查看建筑状态。
  3. 智能预警,提前发现风险,避免重大安全事故。
  4. 支持长期趋势分析,助力建筑结构健康管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