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陪女儿“走四方”(续二)
(2024-10-21 06:10:41)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庭教育 |
陪女儿“走四方”(续二)
家教启示:首先必须广泛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故事》给广大家长最大的启示就是“陪伴”要“事上练”。作为家长一定要悟出一个道理,《故事》作者之所以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并非偶然。他的家庭教育故事并非仅仅几个陪伴女儿的案例那么简单,他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家庭教育无疑都是成功的。既然他能把“成功家教”写成生动的家庭教育故事,刊登在中国教育报这个教育类国家顶级报刊上,就说明,他向人们展现的如何“陪伴”孩子这项重要教育措施的创意非常具有方向性、标杆性的意义,非常值得广大家长效仿。这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事,除了具有较强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教育素养外,毫无疑问他一定和大多数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类似,是一位教育理论的爱好者和学习者,否则他不可能写出这等《故事》。我们从《故事》中得到的具体启发是:陪伴孩子,既不能什么都不做,无所作为,只在身边陪着;又不能陪着孩子做违背社会公德的事;也不能天天陪着孩子只讲正确的大道理,讲完大道理就万事大吉了;更不能做家长的不懂“大道理”,在孩子成长问题上盲目、无针对性地“瞎指挥”;而要在“大道理”的引导下陪伴孩子去实际体验做人、做事、社会、生活、大自然的“大道理”。作为家长,要想子女“成龙成凤”,科学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智慧的教育实践能力都要同时具备。只讲“大道理”他就是说教,知行合一才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比如《故事》的作者所以取得家庭教育成功,是因为他既有“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种教育理论素养,也有在这个教育理论指导下设计出陪女儿“走四方”的教育实践智慧。教育理论是寻求教育方法的“方法”,好的教育方法,来自科学教育理论的启发引导。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素养的家长,往往或无计可施,或家庭暴力、随心所欲伤害孩子,既使歪打正着用到好方法往往也表现得不自信自觉而不能持之以恒。《故事》作者成功陪伴女儿的几个案例,只是他家庭教育成功的冰山一角,家长仅学到《故事》作者几则教育案例是不大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要想以《故事》作者为榜样,成功实施自家的家庭教育,首先必须广泛学习家庭教育理论,为家庭教育实践奠基。
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故事》的作者用成功陪伴女儿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儿童健康成长来说,陪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如人民日报撰文所言:“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是,知道陪伴的重要性只是教育的第一步,更要紧的是如何理解陪伴,如何学会陪伴。
“事上练”“知行合一”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故事》所讲的四个陪伴女儿“跟着课本去旅行”的成功案例,都是“事上练”“知行合一”的案例。都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知)与生活中的内容实现了完美对接(行)。”在讨论“事上练”“知行合一”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时,我们不妨回想一个最能说明“事上练”“知行合一”的陪伴的重要性的广大家长都熟知的案例,就是家长陪伴孩子学“骑车”和“游泳”。学习过程都是家长先告诉孩子骑车、游泳的技能和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孩子亲自骑车和下水根据家长的要求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乏反复出现“摔跤”“呛水” ……,最后在磕磕绊绊中学会骑车和游泳的技能。如果仅让孩子知道“技能”和“注意事项”,不去让他们在骑车和游泳的实际行动中反复实际体验,不让孩子“事上练”“知行合一”,那么,这些语言或文字表述的“技能”和“注意事项”就是倒背如流,孩子骑车、游泳照样“摔跤”和“溺水”。
国家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孩子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这些字面上的东西和学“骑车”“游泳”时家长给孩子讲的“技能”和“注意事项”类似,就是倒背如流也无济于事,要想真正做到“五育并举”,家长还必须陪孩子“事上练”,还必须陪孩子“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