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人是“头戴儒家冠,身穿道家袍,脚踏佛家鞋”,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逍遥
出世、佛家的看破人世,都在不同阶段、不同际遇下影响着我们的精神。而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
智者把佛学论证为禅理。这些禅理,又被精妙地写作一首首禅诗。读这些诗中的禅、禅中的诗,既
是文学的享受,又是禅理的感悟。
【1】、《偶七首.其一》:宋代 . 释法泰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无论是桥在流动,还是水在流动,都是内心发生了波动。
只有内心安静祥和,才不会被外界所左右。
![[转载]8首哲理古词,点透世人无数 [转载]8首哲理古词,点透世人无数](//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插秧歌》:五代 . 契此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后退这种方式他才把秧田全部插好,退步就是前进。行不通
时,退一步就有路了。想不开时,退一步就明白了!
![[转载]8首哲理古词,点透世人无数 [转载]8首哲理古词,点透世人无数](//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3】、《禅说》:清代 . 张问陶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修行之人无论遇到顺境逆境,乃至任何恶劣的环境,内心都能
自洽悠然。
【4】、《自遣》:唐代 .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做一个从容洒脱之人,习惯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沉浮,今天有酒就痛快畅饮喝他个酩酊大醉,
明日的忧虑就等明天再烦愁。
【5】、《辞世颂》:宋代 . 释道济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是济颠禅师对生命的深情一叹。原来人可以活得如此开阔
圆融,走过这漫漫人生路,终于“见山又是山”了。
【6】、《示圆阇梨偈》:宋代 . 释心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
尽未来际,了无出期。一旦破除执著妄想,则自性现前,清醒的认识自己,就是最大的收获。
【7】、《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费尽心思寻找春天,蓦然回首,春就在这眼前的枝头上。也许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其实
早已经拥有了。
【8】、《退步诗》:宋代 . 释怀深
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
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嗔。
《菜垠谭》里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知人是智慧,容人是格局。
文图来自 新读写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