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国际视角】美国课本里的中华文明

2022-06-09 07:54:19
标签: 转载

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在介绍中华文明起源时,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全球视野、对比互鉴;二是把中国作为亚洲的一部分;三是在文明起源方面,注重考古学证据。    

在美国中小学教科书中,中国历史不是从夏朝开始,而是从商代开始。孔子是美国教科书提到的第一个中国人。

至于汉朝,美国小学教科书概括说,汉朝大致与古罗马帝国同期,有四个影响深远的成就: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树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丝绸之路和佛教的传入。

由于小学课本的这一“科普”,“丝绸之路”在美国民众中知名度很高。    

至于唐宋元明,则被列入中国中期文明史,是美国初中(七年级和八年级)世界历史课的教学内容。

教科书把元明时期中国和其他周边文明的关系,以及中国陆地和海洋的扩张列为重要知识点,把中国放在亚洲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国家间的比对研究。    

美国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没有使用中国常说的“四大发明”提法,而是把茶叶和四大发明相提并论,统称为“五大发现”。

饶有意思的是,美国中小学课本介绍孔子,与中国的视角颇为不同。中国一向强调儒家的“仁”和“礼”,西方则重视儒家思想中的“秩序”观念。

美国小学课本特别突出孔子个人和他曾经当过鲁国“司寇”的法官身份,把“司寇”直接译成司法部长。

还列出孔子所主张的“五常”是哪五常,指出“五常”所涉及的五种人与人关系实际可归入两个范畴,一是在家庭里的品行;二是在社会里的品行。

此外,在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时,把法家、儒家和道家称为中国三大古代哲学,把法家列在首位。

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还指出,打压儒家的秦、元速亡,而秦之后的汉朝、元之后的明清,尊崇儒家并实现长期统治,反映了儒家思想对社会稳定有序的贡献。( 据《参考消息》)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