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暑期“翰墨缘”书法班开始招生了!
【写在前面】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爱上书法并终生受益于书法,敬请您浏览此文后转发到您的微信圈里,使更多的国人了解书法艺术对个人、家庭和民族的熏陶、影响及教化。倘若如此,您真的功德无量。祝您诸事顺遂,合家幸福安康!
我市暑期“翰墨缘”书法班开始招生了!
书法教师,田小林先生,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规范字书写高级注册教师,新疆克拉玛依书法协会会员,在教学中软硬兼施(毛笔和钢笔),实行一对一小班教学,效果显著。暑期临近,我市对毛笔书法或硬笔书法感兴趣的中小学生或成人,敬请致电田老师13565455094。地点国贸对面朝阳小区内,诚望朋友转发!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田小林老师都会在准格尔市场挥毫泼墨书写春联










▲以上是田小林老师一部分练笔之作

▲《都市消费晨报》、《克拉玛依日报》、《克拉玛依石油报》都多次刊登过田小林老师作品



▲以上是田小林老师部分学生的作品
【第一篇】书法是中国人一生的修养
“书法是中国人一生的修养!”
【1】书法能让人降浮去燥。
书法让人安下心来,铺下身子,能吸收人的浮气、燥气、粗狂之气,使人变得文雅,静心沉稳。
【2】书法能让人识美求善
书法是艺术,艺术是一种美的体现。字体章法无处不体现着、折射着、流露着美与善。学习和创作,就是对美与善的规律认识和规则运用。
【3】书法能让人腹有诗书
古人誉书法大家为“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之余暇,游手于斯”。书法离不开诗词句章,书法家要学好多知识,这样就形成了好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4】书法能让人体悟人生
人们常说“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写书法就是写自己,思想、品味、情操、境界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书法水平。书法是技术与个人品格的体现。欲写的一手好书法,必先提高个人对人生,处世的觉悟。
【5】书法能让人精神依归
书法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如果你热爱书法,就是追求其中,沉浸其中,乐在其中。人间事事多纷扰,退居陋室成一统,是一种更高的追求,也是一方精神世外桃园。如果你遇到什么烦心事也可以写写书法,让自己放松一下忘记烦心事。

【第二篇】浅谈开展书法教育给中小学生的几点好处
文
/ 杨成双
【摘要】
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我国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书法”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获得圆满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9年9月30日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书法”名列其中。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书法教育在当今社会重视不够,街头上,错字、别字随处可见;学校里,学生书写潦草、笔画颠倒、写字姿势千奇百怪,很不规范已经不再是个别学生的偶尔所为。而书法承载的厚重民族文化和教育价值更是被网络时代的人们所遗忘。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为书法教育现状感到困惑和担忧。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美术、艺术等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中小学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为此,笔者就学习书法给中小学生的好处发表几点浅见:

一.开展书法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美学修养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是一门艺术,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之一。对于书法的评价,有人说她是中华文化核心的核心,著名学者余秋雨对书法的评价是“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象征,是能凝固下来的中国文化的密码,是中国文化永恒的缆绳。那种线条的流走就是一种美学。世界上有一个民族,她用单色的线条维持了几千年的审美活力,那种象音乐一样的审美活力,这个民族就是中国。这种艺术就是书法,这是一个高层次的审美结构。”书法在我国历来与文化人密不可分,特别是读书人要具备全面的人文修养能将诗、文、书等修养集成一身。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都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加上写得一手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时至今,我们不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在我们这一代萎缩或消亡。从现实功用角度看,
书法教育为着扩大美学的应用领域, 使之无愧于一门全面完整的关于美的科学,
加强这门艺术与中小学生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好地丰富中小学生的文化生活,起到为我国教育服务的作用。
二.书法是以文化为载体,让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学书法,兴趣比苦练还重要。要知道,书法是一个功夫很深的学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只有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成功,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难以坚持下去的。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处于最活跃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对所学科目或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就高涨,学习效果好;反之,则他们无精打采,学习效果差。大学者梁漱溟就曾说:“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早熟者”。老庄的“天人和一”儒家的“中庸”、“仁爱”不是也被西方人研究和运用吗?西方的大艺术家毕加索就曾经对我国大画家张大千说:“你不要到西方来,艺术在你们中国,西方没有艺术,你们的书法那起伏变幻琢磨不定的线条简直太迷人了!还有你们的墨竹、水墨画我也在画呀”。我们应挺起腰杆弘扬我们灿烂的文化,要让下一代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要让我们的文化对世界的现代文明再一次作出我们的贡献。让中小学生一边学习书法,一边学习文化,既可以提高写字的水平又学好文化,为将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三.学习书法让中小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中国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书法真正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书法艺术包含诗词、散文、格言等文字形式,与博大精深的人文内容融合交汇,学习书法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书法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写好字,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书法教育要向中小学传递的除书法技法,还包括汉语言及文字、历史、逻辑学、美学、中国古典哲学等诸多方面文化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让中小学生每天练一小时的书法,练好的字张贴在墙上,看得见,摸得着,时时观察、比较、分析、总结逐步提高,培养中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等,心里充满成就感。长期学习成就感越强,自信力越高,激发中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我们应鼓励中小学生多参加书法实践。让他们经常参加一些书法活动、展览和比赛,用自己的所学布置教室,书写板报,做手抄报,使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老师一句赞扬,同学一个羡慕的眼神,一张小小的获奖证书,都会使中小学生感到欣慰和自信,从而爆发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学书法就会乐此不疲,目标会越来越高,他们成功的希望也就不远了。

四.学习书法让中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中小学生学习好传统文化,为将来丰富多元的世界文化作贡献,为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力打下基础。以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来说,书法教育关系着国民素质的内容。要知道,书法并不是源出日本,我们的祖先才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创造者、光大者,我们才是它的正宗传人。我国台湾地区,从小学到大学,书法都是必修课。我们主张练习书法,尤其是在中小学生当中强调学习书法的重要意义,并不是要使中国出多少书法家,而是以此来教育我国的青少年热爱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懂得一定的书法鉴赏常识,陶冶性灵,获得审美享受。我们也不要求中小学生人人都必须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书法艺术,而是要在面上进行普及性教育。现代社会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们对毛笔的依赖当然不能象古人一样,我们练习书法的时间也不能跟古人相比,我们的日常书写还得依靠钢笔等硬笔书写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毛笔文化一棍子打死,并不意味着我们为了现代化就必须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书法艺术这一体现我们民族精神、震撼过无数中国人心灵世界的艺术形态,应让她实现中国人心中富有诗意的美好梦想。

五.在舒适的轻快的音乐氛围中学习书法让中小学生心神愉悦,体会到书法文化与音乐文化有机结合的神妙,使他们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学习书法,一边学书法,一边聆听轻快的悦耳的音乐,
长期进行既学好了书法又欣赏了高雅音乐何乐而不为呢?比他们在网上打游戏伤害身心健康好得多。而今,绝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字写得差,写出的字不方不正,笔画无风格。特别是中考、高考后,批改试卷的老师发表感叹:“字难认,行不行楷不楷草不草的,绝大多数学生的字写得歪歪斜斜的。”家长也感到忧虑。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让中小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书法也不现实,在枯燥的氛围中学书法,像苦行僧一样练字也是不可取的。而今,我们要改变方式,让中小学生每天花一小时或两小时在舒缓的、轻快的音乐氛围中进行实效性学习,不希望一天有大进步,而希望长年累月有进步,让学习书法的过程是快乐的、有成就感的,不是无效的、枯燥的、痛苦的。在音乐中学书法其过程是心神得到愉快的体念,心神愉快又有收获感,达到两全齐美。

六.学习书法增长中小学生的人文知识,让他们以文会友,
促进情感交流,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打开封闭的心理,使孤僻的性格变开朗,使彼此进步,长期进行让他们终身受益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书法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人的品格,在这一点上两者是一致的。清末书家杨守敬说:“学习书法,一务品高,二求学富,三须艺娴。”“品高”也就是指品德高尚。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或超迈或流俗,归根结底取决于书家品格的高下。古往今来,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等书法家都是以品高而书传后世。所以宋代黄庭坚说:“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书法教育对人格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强爱国主义意识。书法艺术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学习书法,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日久必然提高对本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的激情。二是磨练自励坚强的意志。书法是一门集艺术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非持之以恒、反复练习而不能登大雅之堂。历史上书法成就取得,无一不是书家刻苦自励、勤奋好学、精于笔墨的结果,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唐太宗夜半秉烛学习《兰亭序》;智永习书“退笔成冢”;怀素则“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共挥洒”。所以,学习书法能培养人的刻苦耐劳的品质。三是能端正思想行为。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把用笔习惯和技能的掌握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结起来,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要以修养心性为上,做到澄怀静思,虚空淡泊,排除杂念,专心一致,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这样持久的书法练习必然会使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优良作风。
综上所述,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写字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有着悠久历史中国汉字写好、写美,还能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促进我国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我的博客链接】
杂感随笔:观看中国诗词大会雷海为夺冠感怀
丁易DDY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xjdxf
QQ:1224777492(网名:丁易DDY)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