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以后,非常高兴,第二天上朝见到齐王,就说大王啊,我告诉你一件事情,我是受了很大的蒙蔽啊!当他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讲完以后,话锋一转,就对齐王说:我这么一个小小的人物,在家里面要受大老婆、小老婆蒙蔽,在外还要受客人的蒙蔽;而您作为一国之君,偏爱你的人有多少?怕你的人又有多少?有求于你的人又有多少?全国的人民都偏爱自己的国君、害怕自己的国君、有求于自己的国君啊!这样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比我不知要多多少倍呢!齐王一听,豁达大悟,马上就下诏,希望天下有识之士能够直言纳谏,并给予直言谏议者重奖。自此以后,齐王广开言路,招揽贤才,很快就成了诸侯中的霸主。
我们看邹忌这个人,的确非常了不起,能迅速从“被人欺”的角色转过来,真心诚意地面对自己而不自欺,并把这中间的因果关系理清楚。实际上,理清楚这个因果关系的过程,就是“格物”的过程。格物,格得很好的时候,良知的功能就起作用了,就明白事情的真相,能够从个人的际遇之中认真分析利弊,最终举一反三,巧妙地向君王进谏,做出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这就是“诚意”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