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听课感悟
(2022-08-21 15:30:23)
一、教学思路回顾
本节课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学生旧知督查的方式,让学生写出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该板书的思路贯穿全课讲解水稻种植业的影响因素。通过定位亚洲的地理位置,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的地理位置及意义。通过位置的定位让学生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呈现出气候类型分布图后让学生总结这些气候的共同特点。然后通过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分布,让学生分析这些区域的地形、水源、土壤,有何共同的特点,进而总结我国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以及发展的自然条件。然后通过分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种植历史等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中存在的不利条件,提出促进水稻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二、尺度思想贯穿课堂
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性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讲解水稻种植业时,将其从全球尺度、大洲尺度、国家尺度进行划分,让学生从大的地理环境明确水稻种植的气候,然后分解到大洲,再分解到我国,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让学生遇到不同尺度的地理情境时,能够将其转换成不同的尺度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
三、灵活运用板书
课前的旧知督查的过程中,学生写出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思路,让学生分析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不仅本节课的思路清晰的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遇到其他的农业地域类型时,就能够学以致用,灵活应用。同样是后面的商品谷物农业,教师给学生提供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区域图、地形图、气候图等资料,学生就能够按照同样的思路加以分析,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
四、 真实情境做素材
讲解促进水稻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时,提出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该措施本来是学生不太好理解的部分。教师通过五常稻米是2.3元/斤,同样是大米做成的雪饼就是32元/斤,婴儿米粉114元/斤,简单明了地讲清楚了什么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因此,创设真实的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利用好真实的情境。
总之,教师传授知识不是简单的输出,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遇到其它问题的时候,调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