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望江二中-陆正启美术工作室
望江二中-陆正启美术
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943
  • 关注人气:1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

(2025-05-19 09:58:12)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习情况

螺旋式三学段课程结构:指南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大学段设计了螺旋上升、分层递进的课程目标。每个学段各有侧重,又前后衔接,不断深化。《新华每日电讯》对指南进行了总结:小学阶段注重激发兴趣和培养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理解与基础应用能力,高中阶段侧重发展系统思维并鼓励创新实践。具体而言:

  • 小学阶段:通过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心和兴趣,初步认知AI的基础概念和简单应用。指南指出,小学主要让学生“感知技术价值”,通过与智能设备互动认识语音识别、图像分类等简单AI技术,在玩中学建立起对人工智能的朦胧认识。技能上以简单操作为主,例如使用图形化编程工具完成指令、尝试数据采集标注的入门实践。同时启蒙逻辑思维,训练基本的计算思维雏形,对比人工智能与人类行为差异以培养质疑意识。在价值观上,小学生阶段注重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数字伦理的萌芽,如体验AI创作的有趣与两面性,建立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总之,小学阶段课程以趣味性、体验性为主,培养兴趣、启蒙认知

  • 初中阶段:在兴趣启蒙的基础上,初中课程聚焦于“理解技术逻辑”和“实际应用”。学生开始学习机器学习的基本流程、监督学习等概念,理解数据特征与算法选择之间的关系,建立对AI内部工作原理的初步认知。技能层面更强调用AI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项目式学习完成简单的数据整理分析任务,搭建智能体并开发场景化的应用实践。思维层面培养工程思维,学会从需求出发选择技术方案并评估效果,具备系统分析和辩证思考的批判意识。价值观上深化伦理认识,让学生理解AI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并能辨析生成式AI可能带来的虚假信息风险。因此,初中阶段强化原理理解与初步应用,为更高阶学习打下基础。

  • 高中阶段:进入高中,课程目标提升到“技术战略与创新应用”层面。学生将理解当前前沿AI技术(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认识AI在智慧城市、国防安全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技能训练侧重创新实践,要求学生能够构建简易的AI算法模型并优化,提高实际开发能力;同时鼓励跨学科融合,用AI工具解决综合性问题。思维层面突出系统思维跨学科思维的养成,引导学生建立“技术原理—系统架构—社会影响”相结合的立体思维模型,在创新项目实践中统筹考虑技术与人文。价值观上强调社会责任的践行,从国家科技战略高度审视AI主权问题,在复杂伦理情境中权衡技术创新与社会风险。概括而言,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考与自主创新,培养未来AI领域的潜在领军人才。

通过上述小学—初中—高中的循序渐进设计,指南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课程结构:低龄段侧重兴趣和感性认识,随着学段升高逐步增加技术深度和实践难度,最终在高中实现从认知到应用、从兴趣到创新的飞跃。这种螺旋式课程有助于不同年龄段学生各得其所,又避免学习内容的断层和重复,体现了课程连续性和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