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老师的师生情

(2025-03-17 17:09:0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日志

本周二课外活动,学校公益社团的第一次课,我还没到教室,就有学生提前等在了门口。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就像一群渴望知识的小鸟,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这个充满创意和乐趣的手工世界。那些负责监督班级打扫卫生的同学,忙完自己的任务后,也是急匆匆地赶来参加社团活动。他们的这种热情,让我深受感动。

课还没正式开始,有些学生就已经在家里自行练习雕刻了。当我在课堂上做了示范,说明了要求,原本只需要做一片作品,可有的学生却连续做了两片。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只是稍微点拨了一下,他们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整个教室都沉浸在一种专注的氛围中。学生们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没有一个人离开座位。这一幕,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不是老师会教,而是学生爱学。

这与他们平时课堂上“摆烂”的那种慵懒懈怠或好说多动习惯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职生巨大的潜力。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无可救药,只要给予他们合适的土壤和养分,他们就能茁壮成长。这也让我们反思中职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教育更多地是从“谋业”的角度出发,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找到一份工作,能否在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这种定位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我们应该从“谋业”向“人本”进行定位转变。“人本”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在中职教育中,我们要充分调研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就像开办“自选超市”和“学分银行”一样,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实现“自助餐”式的学习,各取所需。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能够解决所谓学生“厌学”的问题。当学生学习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的动力,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其次,这也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担当。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人本”教育,我们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要实现从“谋业”到“人本”的定位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我们不能再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技能水平,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梦想和追求,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大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我们要构建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采用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老师也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立足。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财富,更在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生的幸福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点。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内心的充实。老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老师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很多老师常常暗暗地问自己:我拿什么奉献给这些可爱的学生?我们所能奉献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份关爱、一份理解、一份支持。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他们的思维,用自己的行动去引领他们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