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一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现化的人,可能有人会对号入座,希望看看后,启发一下当下的我们,到底有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遗憾!
我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故事如下:我在教龄第三十个年头评上了高级教师,同年隔壁张主任升了副校长。那天他举着酒杯跟我说:“老李啊,你这辈子就当个学科组长吗?”全然没看见我教案本里夹着的特级教师申请表。
我们学校今年要争创省级示范校,迎检材料能堆满半个仓库。上周验收组来听课,我刚开口讲三角函数图像变换,手机就在裤兜震动——德育处要紧急布置消防演练。等我把学生疏散到操场,白衬衫后背早被汗浸透,粉笔灰呛得直咳嗽。最讽刺的是,当年我带的竞赛班出了三个清北学生,现在连他们家长群我都进不去,因为号码早就不是那个用了八年的工作机。
去年教师节,我女儿在电话里说班主任布置的《我的父亲》作文,她写了我开会时用红笔在文件上圈圈改改的样子。听着孩子稚嫩的声音,突然想起二十年前有个学生,因为父母离婚躲在器材室哭,是我抱着他等到天亮。那时候我们办公室还没装空调,但至少每个学生的周记本都认真批改过。
上周开家长会,后门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冲出去看见教导主任正举着手机录像,他儿子把同学的水杯砸了。我转头想提醒年轻教师注意方法,却发现老张已经对着摄像头说了半小时“现在的孩子真难管”。去年这时候,我还在家手把手教女儿解奥数题,她现在连小学的鸡兔同笼都要靠搜题软件。
昨天整理旧物,翻出三十年前学生送的手工贺卡,纸面上还沾着粉笔灰。想起前些天见到的李老师,退休金比我少三分之一,但天天带着外孙在操场捡树叶做标本。我们总抱怨工资低,可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晨读时光、课后辅导的星光、批改作业到深夜的台灯,才是教育最真实的模样。
昨晚散步遇到当年的徒弟,他现在带的是全县最差的班级。我问他还记得我们半夜备课吃泡面的日子吗?他说当然记得,但更记得某个雨天我背发烧学生去医院,裤脚全湿透了还在给学生讲解错题。这个月他班考了年级第一,奖金比我的课时费还多两倍。
今早路过校门口,看见穿黄马甲的保安大爷在教小学生跳绳。突然想起自己带毕业班那会儿,每天午休都在走廊给学生答疑。那时候没有智慧课堂,没有大数据分析,但每个孩子的眼睛里都有光。现在好了,我们的PPT能投影到天花板,但投影仪蓝光照不亮学生走神的脸。
退休酒宴上,新校长说学校今年要建六个智慧教室。我端起酒杯敬全场,心想当年要是少开三次行政会,多备两次课,或许我的女儿不会在作文里问“爸爸的办公室是教室吗”?那些被我们牺牲掉的备课时间、批改作业的夜晚、家访的路程,最后都变成了自己孩子成长路上的黑洞。
原本想写一个人的故事,从方方面面诠释,后来写着写着我就感觉还是用很多分镜头来阐述和揭露一些事情的本质比较好,到有个主线是贯穿其中的,最后的感叹才是点睛之笔!人生没有遗憾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很多身边当下的状态,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是不是愿意改变?
加油,我的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当下,不管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工作,我都奉劝一句,还是把眼下的工作做好,才是最实效的!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把孩子卷一卷,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否则一切都会在我们固有的人生遗憾里,再添新的遗憾!及早行动总是好的……
加载中,请稍候......